第四十九章孟朝平叛的特色
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剧烈冲突,牵扯了凉州叛军太多的精力。
这使得叛军行动力大为迟缓,迟迟无法汇聚,进而攻城略地。
张瑞见惯了王图霸业、攻伐杀戮,这却还是首次亲眼目睹民族融合与价值观念的普及过程。
有种亲眼见证一个时代,目睹时代特色的既视感。
而这个时代的特色显然不止民族融合,还有更具特色的府兵军府。
当叛乱兴起,各地羌人、氐人开始在豪杰汇聚下,烧杀抢掠,攻杀诸夏百姓。
各地军府的折冲都尉,立即以冬训的名义开始汇聚府兵。
虽然现在还是夏天,说要进行冬训,显得古怪异常。但是各地军民士吏都默契的选择了装聋作哑,府兵迅速开始集结。
此时孟朝军事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完美体现。各地折冲都尉虽然有调兵权,但没有统兵作战权。
哪怕一个又一个的军府集结完成,也没有任何一个折冲都尉敢私自带着府兵离开辖地。当然就算折冲都尉下令,府兵们也不敢越境。
还是那个问题,军队的忠诚才是帝皇将相最关注的一点。
制度之下,只要军队忠诚不可能发生叛变,那么朝廷才会大力武装军队,不会采取以文制武方针。
府兵的军府制度经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验,所以朝廷对其充分信任。
在各个折冲府府库中,都存有府兵作战用的铠甲、长槊、橹盾、弩箭等。
这对叛军而言,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这意味着,只要府兵完成集结,就是一支齐装满员的野战军。
而孟朝野战军,是真的能做到徒卒一千能击胡骑数万。
这一点毫不用怀疑。正规军与叛军、义军的差距可谓天差地别。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在河北组织了二十万义军,骚扰安禄山后方。安禄山打下了潼关之后,抽调一支精锐,轻松就能平定这所谓的二十万义军。
各项制度加持下,孟朝府兵的战斗力,比之安禄山叛军战力要高出太多。
所以当行动迟缓的叛军初步摆平价值观、道德伦理的掣肘,开始进攻诸夏时。直接被一顿迎头痛击。
无数叛军被打的支离破碎,碎裂的尸骸、残肢断臂横尸十余里。
凉州叛军用他们的性命,向天下展示了一个真理。
那就是孟朝徒卒一千,真的能大败胡人数万。
面对身披重铠,全副武装,弓弩齐发的孟朝府兵,叛军们在铜墙铁壁前撞的头破血流。
有的折冲都尉兵法高超,直接于辖区内设伏。毕竟选择在何处冬训的权力,折冲都尉们还是有的。
叛军以为朝廷平叛大军还未至凉州,大大咧咧的行军,一头撞进了府兵埋伏之中。伏兵四起,叛军不战而溃,被追杀一路。
有的折冲都尉则剽悍勇烈,带着上千人就朝上万叛军发起了猛攻。一路摧枯拉朽,直接将叛军阵形打崩溃。乱兵自相冲撞,践踏而死者无数。
最不济的折冲都尉在枝阳县。这位折冲都尉比较呆板,率领大军守在辖区边界,意图以邻为壑。将叛军驱赶到其他人辖区。
结果叛军看出其心虚,一拥而上,对着府兵猛打猛攻。
密密麻麻的叛军如汹涌浪潮,几乎淹没了府兵的阵形。
谷 但就在这灰暗的叛军浪潮下,府兵阵列就像是一道闪耀着银光的钢铁防线。
战事自清晨至日暮,甲光曜日的府兵阵列纹丝未动,阵前却堆满了残肢断臂,一地血腥狼藉。
灰暗的浪潮最终在钢铁防线前土崩瓦解,无数溃兵吓得精神崩溃,哀嚎痛哭着逃离战线。
叛乱发生四天后,凉州指挥使司汇集军队的命令下达给各军府,此时所谓的叛军大部分已经被砍的支离破碎。
溃兵不顾一切的逃回了家中,烧掉带血的衣袍,掩藏好缺口的刀剑,再也不敢想叛乱之事。
叛乱发生第五天,五军都督府派出左威卫大将军庞德,前往凉州指挥战事。
庞德领到军令后,立即丢下禁军步兵,带着轻骑一人三马,一天一夜抵达凉州安定郡,接手过凉州两万府兵的指挥权。
这位大将军以勇冠三军而闻名,作战风格刚烈迅猛。
在初步了解了凉州战事情况后,立即抽调各部骑兵,组建了一支规模八千人的骑兵部队。
然后将骑兵分为三队,其中两队扫荡各地叛军,自己则带着四千主力长驱直入,直冲叛军根据地武威郡鸾鸟县。
有大量小型叛军不敢主动进攻府兵,因而汇聚在此地,投入到一位名叫李金的豪杰营中。
然而这位凉州豪杰,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刚刚在武威郡打起大旗。四方义军都还在向鸾鸟县开赴的路上。
朝廷四千铁骑就跨越数百里神速奔袭而来。哪怕大地在马蹄下剧烈震动,营中士卒听到蹄声如雷,也没想到这极速而来的竟然是朝廷铁骑。
一众胡人豪杰还在营中切食羊肉,凌厉威武的铁骑就已经踏破了营帐,将无数豪酋彻底踩为了齑粉。
这可真是愁坏了左威卫大将军庞德,因为他实在没办法将那一堆烂肉进行区别,认不出哪个是叛军的首领。
明明阵斩叛军首领,有斩将夺旗之功,却无法向陛下告捷。这可真是太痛苦了。
总不能把一堆烂肉收集起来,盛进盒子里,送到陛下那里,对陛下说,这就是叛军首领。
那自己就别想领功了,不被陛下扔进大牢里就谢天谢地了。
于是暴怒的庞德带着铁骑对叛军一路追杀上百里,一直杀到张掖郡境内。
庞德进军神速,以至于那些在凉州西部的叛军还不知道东部胡人大军已经发生大溃败。
一支支小型叛军扛着武器,唱着胡人歌曲,兴高采烈的行军中,就被铁骑俘虏了。
无数人直到被俘掳了一两天,才确定自己已经战败被俘。
不是他们后知后觉,而是他们一路上见到了太多叛军,挤挤挨挨,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他们很难相信,这些都是被俘虏的同袍。更宁愿自欺欺人,觉得这些人是在往某个地方转进。
尤其许多挤在中间的胡人,虽然被首领收缴了武器,但真的是连朝廷铁骑什么模样都没见到。
这仗普通胡人打的是稀里糊涂。怎么走着走着,就战败了?
只有那些叛军首领知道,自己在行军路上,遇到全副武装的朝廷铁骑意味着什么。顽固抵抗,只会被铁骑彻底碾为齑粉。
这些首领掀起叛乱,是因为民族为了子孙后代。而不是为了让族中青壮毫无意义的死亡。
在军队被突袭,阵亡三四成后,很多首领就下令跪地投降。导致后方的士卒,完全没有交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