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四章登基称帝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四章登基称帝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3:02

第四章登基称帝

正月二十九日,四方藩臣、属国单于们无法想象的精锐军队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清晨,随着一声悠扬的晨钟声响起,壮丽恢弘的长安城有序的运转起来。

在汉室,一向是晨鼓暮钟,孟朝新立,一切都有了新的气象,长安城以晨钟暮鼓为报时法。

伴随着钟声悠扬飘荡,长安城南城门六扇巨大的城门被士卒洞开。

一队队衣袍崭新,铠甲明亮的精锐禁军跑步进入城中。

整齐雄壮的脚步振奋人心,铿锵有力的铠甲撞击声激昂精神。

随着军官一声大吼:“万岁!”

跑步行进中的队列立即传出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万岁!”

“万岁!”

“万岁!”

旌旗如云飘起,长矛耸立如林。

雄壮魁梧的士卒列阵于长安朱雀大街上,从朱雀门前一直排列到城外祭坛所在之地,阵列绵延十余里。

一队队忠诚的将士昂首挺胸,征袍笔挺,铠甲曜日。

亲眼目睹了这如山如海排列的整齐军阵,所有属国藩臣都后背森寒,呼吸不顺。

这一刻,无数酋长国王都明白了,为什么祖祖辈辈要奉中(和谐)国为宗主,为什么要跪地臣服。

自己国家的所有男女老少相加,人数尚不及这一城之内的禁军人数众多。这种情况,还谈何抵抗?

旭日东升,朱雀门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

一队队精锐甲骑,单臂举着一面面旌旗从宫城中列队而出,甲光曜日,旌旗连绵。

绵延的甲骑浩浩荡荡,长达数百米。

而后万众瞩目的张瑞车架才在无数铁骑护卫下,缓缓从宫城中开赴出来。

在长安街上观礼的百姓、臣民瞬间传出一阵欢呼,声音热烈而又激动。

迎着所有百姓的欢呼,大量文武官员从宫门内走出,意气风发,抬头挺胸的跟在张瑞车架之后。

他们当然有资格意气风发,因为正是这群朝气蓬勃、雄心壮志的官员即将统治这万里河山。

在他们坚毅有力的步伐背后,所有人都能看到这个新的统治阶级的张扬与自信。

这是他们锐意进取、雄视天下应有的奖励,这一切的努力,即将在今日于胜利中取尝。

张瑞理应不苟言笑,但张瑞如今才二十七岁,后世这个年纪可能还在上学,也可能刚踏入职场,但大部分人都还未结婚。

着实没有什么刻板与严肃的气质,因而张瑞含着笑意同自己的臣民招手致意。

长安城百姓都能看到孟公十分阳光和煦的同自己招手,纷纷发出热烈的欢呼。

从这也能看出这个新的政权还很亲民,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威严。符合一直以来张瑞给长安百姓留下的印象。

除了长安百姓与藩臣胡酋,感触最深的便当属新科士子了。

建康三年便是三年一度的科考时间,两京十二州的科考士子都汇聚于长安。亲眼目睹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诞生,对自己将来的仕途更加充满信心。

旭日高升之时,张瑞携朝臣抵达城南祭祀天地之所,登坛受禅。

受禅之地旌旗飘扬,铁甲环绕,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

张瑞登坛,燎祭天地正神、五岳四渎,曰:“皇帝臣瑞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历世二十有四,践年四百有二,三纲不立,四海困穷,五纬错行。灵祥并见,推术数者,虑之古道,咸以为天之历数,运终兹世,凡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汉数终之极,孟家受命之符。汉主以神器宜授于臣,宪章有虞,致位于瑞。瑞震畏天命,虽休勿休。”

佥曰:“天命不可以辞拒,神器不可以久旷,髃臣不可以无主,万几不可以无统。瑞祗承皇象,敢不钦承。卜之守龟,兆有大横,筮之三易,兆有革兆,谨择元日,与髃寮登坛受帝玺绶,告类于尔大神;唯尔有神,尚飨永吉,兆民之望,祚于有孟世享。”

随着祭祀完成,张瑞正式从御史大夫郭贡那里接过汉室传国玉玺。

数万军民,四方藩臣,胡虏单于,公卿列侯皆躬身俯首,齐声高呼:“万岁!”

张瑞佩上传国玉玺,转身望向祭坛下浩荡云集的官员,思绪激荡。

自己穿越以来十一载,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时刻不敢松懈,终于初步实现了山河一统。

当然等待自己去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两京十二州名义上都已经归附。

但在扬州还有割据数郡的孙策未能平定,在关东还有大量拥兵自重,敢跟朝廷提条件的世家豪强,在塞外还有大量未曾臣服的部落国家。

以及如今那份令后世人莞尔一笑的版图。所谓的大一统王朝,如今孟朝从汉室那里继承过来的版图残次不齐。

别说与盛唐相比,就是与隋、明、元、清相比也大有不及。

出了长城基本就不复为孟朝所有,辽东半岛连官员踏足的余地都没有,西域、青藏高原以及交州、南越、夷州都是一片未知。

这些地方自己不趁着开国之时,猛将无数去打,后世子孙就要花费数倍的代价去征服。自己作为开国之君,怎么也要为后世打下一片疆域,以便将来领土纠纷提供法理依据。

当然,这些王图霸业的事情都是过眼云烟。

张瑞作为穿越者最关注的事情还是改善民生,提高生产力,推进社会产能进步。

这才是穿越者最大的责任与贡献。

虽然如今的农业技术已经远超汉室水平,但这绝达不到张瑞满意的地步。

前方雄关漫道,张瑞只能从今日起奋弘毅之志,逐一克服。

思绪片刻后,张瑞负手望向台下群臣军民,下达第一份政令:“朕既承天命,允执国家。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诏令,大赦天下。为天下免田税一年。”

大赦,免税是张瑞为百姓谋福祉,让这个时代苦难的百姓稍微缓一口气。

而回到长安后,张瑞紧接着发出的第二道政令就极具个人特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