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一百章最终决战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一百章最终决战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3:02

第一百章最终决战

许攸、田丰的建议最终还是没有被心高气傲的袁绍所采纳。

袁绍作为曾经作为联军的盟主,威加四海的天下英雄,如何肯懦弱的守在城墙之后,看着关西大军在城下耀武扬威?

于是正月初一,举国欢庆新年的时候,袁绍正式誓师出征。率领信都主力大军六万,向南抵达了巨鹿郡广宗县。

这里为交通要冲,一隅之地,而锁安平、巨鹿、清河三郡之钥。

袁军位于清河西侧,据界桥而迎清河国境内关西大军主力。

高顺在探查到了袁绍军动向之后,迅速收缩兵力,从巨鹿、清河、魏国、赵国等地将兵力集结于广宗县。

除了张辽率领的右骁卫大军等近五万人,从南向北一路打穿了冀州,攻入了中山国之外。

剩下的十五万关西绝对主力,都在陆续向广宗城附近开赴。

这一次与淮南之战不同,关西大军没有任何以少击众的打算,就是要集结主力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

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一战,在正月十二日爆发。

关西大军的行进速度远超河北军,几乎是袁军抵达广宗的同时,关西大军也迅速收拢了战线。

除了距离太远的部队未能抵达战场外,高顺成功汇聚了十二万大军,跨过了界桥,主动攻向了袁军。

广宗城地形平坦,大军列阵能排开数十里。

当年扫平黄巾的决战,广宗之战。皇甫嵩鸡鸣驰赴其阵,战至晡时,大破之,斩人公将军张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焚烧车重三万余两,悉虏其妇子,系获甚众。

袁绍与公孙瓒的首次决战,界桥之战也发生在这里,双方各出动大军数万人。

这就是一片最合适决定天下归属的天然战场。

今日这里再次旌旗密布,长矛如林,重甲如墙,厚重的军阵无边无岸。

这种平原大决战,让人首先想起的就是蒙古西征,在多瑙河畔,蒙古铁骑与匈牙利军、日耳曼军、波兰军、萨克森军组成的十余万联军激战一场,大败欧洲联军。

在这种宽广的平原上正是骑兵用武之际。公孙瓒在这里的界桥战场上,以骑兵骑射扰乱袁军的战术并没有失误。

之所以界桥之战败得那么惨,完全是因为公孙瓒骄傲大意。改骑兵骑射战术,让骑兵正面冲击步兵的堂堂之阵。

当时公孙瓒瓒兵三万,列为方阵,分突骑万匹,翼军左右,其锋甚锐。

袁绍令麴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

公孙轻其兵少,纵骑腾之。麴义兵伏楯下,一时同发,巧合射死骑兵指挥官严纲,并获甲首千余级。

自古以来,骑兵大败于步兵,都少不了一个让骑兵正面冲击步兵堂堂之阵的主帅。

高顺作为关西将领,麾下强军无数,对步兵的坚韧善战,骑兵的机动骁勇,都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所以关西虽然有独步天下之铁骑,高顺也没有以骑兵为锋锐,去冲破袁军阵型缺口。

而是摆出了恢弘浩大的堂堂之阵,一队队精锐甲士列阵严整,旌旗蔽日,正面徐徐如林的推进向袁军。

骑兵尽数牵马而行,跟在步兵方阵之后。打算在步兵交战之后,从两翼杀出,从左右两侧袭扰包围袁军阵列。

对面的袁军也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布置,大阵层层叠叠。

只是为了防止关西大军铁骑的包抄,袁军阵型特意进行了前后延展,前军三千余人举盾架弩。中军三万余人列阵在三里之外的一处矮坡上。左军、右军各万人相距中军数百步。

双方大军接近二十万,占地方圆数十里。

随着战鼓雷鸣,关西大军率先向袁军发起进攻。

浩荡的钢铁方阵全线展开推进,旌旗甲胄,光照天地。

高顺的中军设在十几里外的一处山坡上,将台高筑十余丈。

将台下方是浩浩荡荡的的步兵大阵,这是驻队将士,列阵防御。全军甲胄森严,列阵齐整,旌旗飘扬。

将台上除了高顺还有十几位参军与数十位持令旗肃立的传令官。

这里的旌旗,将是指挥方圆数十里战场十余万大军的核心之一。另一大核心则是将台下方,规模宏大的军乐队。

仅看将台周围的陈设,就知道双方在军事素养方面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识旌旗,闻金鼓,所以大军调度顺畅,进退森严。

高顺放下眼前的远望镜,由衷的发出感慨,这真是战场指挥的利器。

袁绍还对十几里外的军情一无所知时,自己已经能对前方战况了如指掌,并及时下达了作战指令。

袁绍军焉能不败?

在观察完战场局势后,高顺对一旁的参军法正、荀攸探讨道:“袁军以前军三千人为支点,意图以小搏大,待我大军合围猛攻其前军三千人时,中军杀出。与其前军里应外合,大败我军主力。”

法正面露嘲讽,说道:“不自量力。其区区三千人就想拖住我关西强军?正适合杀鸡儆猴。”

高顺点头,说道:“某亦是此意。敌军所有部署皆依托前军为支点,意图以中军主力彻底击溃我军。故中军厚重,而两翼薄弱。某打算趁其前军败绩,军心惊恐之时,掩杀其两翼。汝等有何建议?”

荀攸说道:“某以为大将军之部署,必能击破敌军。宜令骑兵与步兵协调进攻,无需节省马力。”

法正想了片刻,说道:“某附议。如今我军以泰山压顶之势而来,当有必胜之信心。宜尽早展开骑兵,在两翼袭扰敌军,及时展开追杀。力争一战覆灭河北主力。”

既然两位关西最顶级的参军都是如此建议,高顺便从善如流。下令道:“树旗,令两翼改为进攻阵列,立即发起猛攻。”

“令中军列箭阵,以全弓弩之阵,立即击破敌前军。”

随着将台上令旗变换,漫长阵线上步伐整齐,徐徐如林的大军,阵型猛然一变。

左右两翼最前方的弓弩手整齐止步,侧身而立。在弓弩手之间留出的甬道内,一队队举着橹盾、长矛的士卒迅速向前。随后橹盾长矛架起,密集的方阵迅速向前推进。

而中军将士则站在了敌军前锋阵前百余步的位置,面对敌方架弩、持盾的密集阵列,无数士卒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