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四十六章忠孤爱国!从举世皆敌,打到举世皆寂

第四十六章忠孤爱国!从举世皆敌,打到举世皆寂

派遣钦使虽然大快人心,但只是给百姓看的面子工程。

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需要设立制度。

府兵遗孤、遗孀都被锦衣卫送回丞相府妥善安置,张瑞则与审配、王凌同坐一车,认真聊起如何防范此类事情。

审配宽慰道:“丞相,贪腐之事,自古有之,再往后千年,只要还未天下大同,此类事情便不可避免。”

张瑞点了点头,这也是自己虽然愤恨不已,但没有对审配、王凌等人发雷霆之怒的原因。

作为中枢高官,审配、王凌等高官每日经手的费用数以千万计,但中枢却依旧保持了清廉之风。

无论监察御史还是锦衣卫,都没有一次上奏过审配、王凌等人贪污枉法。

但要将这份清廉推广到天下郡县却实为不易。

张瑞问道:“对今日之事,汝等有何建议,能减少此类?”

王凌率先开口,说道:“某建议加强府兵地位,由兵部设立检校法庭。日后府兵在地方犯事,郡县无权审问,需转交给军队,由军队审理。”

张瑞点了点头,后世各国都普遍设立军事法庭,地方无权审判军人,这是一项成熟的制度。

如果地方无权关押府兵,那么王虎身死的恶劣结局就可以避免。而只要王虎未死,那么一切的真相都能在军事法庭得以水落石出。

“可,诏令兵部及各州、各郡皆设立军事法庭。”

随后张瑞认真的说道:“孤打算增加军教长职权,更其名为政教长,其除教导全军文字之外,还主管全军政治,维护府兵权益。”

王凌不解,问道:“主管全军政治?军中已有军事主官,主掌军事。政教长管何政事?”

张瑞自信从容的说道:“将校管军事,政教长管生活。从忠孤爱国,到华夷大防,到忆苦思甜,关爱士卒,维护权益,组织学习,都要由其主管。”

一句“忠孤爱国”,让王凌立即明白了政教长的最关键职责。很显然,这是丞相进一步增强对军队忠心的掌控能力。

但其实王凌有些小觑政教长的存在意义了。

不否认,张瑞设置政教长,是有加强忠心教育的目的。

但随着政教长的设立,全军战斗力、组织力、凝聚力以及学习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

关西大军将凭此实现“从举世皆敌,打到举世皆寂”!

而且不仅战斗力得以突飞猛进,士卒的个人权益,身心良好都得以保证。

绝不会再次出现府兵被地方郡县审判,而无专人过问的情况。

随着关西文字的普及,全军识字率的上升,政教长这种远超时代的先进制度,终于可以尝试推行。

张瑞说道:“政教长一职致,不仅设立于屯中,而是设立于全军。自屯长以上,大将军以下,每一级皆设政教长,五军都督府设政教司。”

谈完军事,张瑞便关注向吏治,对审配问道:“王中郎有治军良策,审阁辅可有辅政良言?”

审配抚摸着胡髯,思索着说道:“适才以来,某一直在思索河东之事。河东明明有介山亭亭长这种忠贞之臣,为何却压制不住孙氏这种劣绅豪强?”

张瑞思索了片刻,不得其解,问道:“审阁辅以为是为何?”

“某以为是其势单力薄。如王张氏所言,一些忠贞之士,上午报官惩治不法劣绅,下午便被劣绅报复打压。还有何人敢维持正义?”

张瑞说道:“十三道监察御史不是正管理此事?”

审配点头,说道:“但十三道监察御史主要监管高官、豪族。似孙氏这种劣绅,只盘踞于乡里,很难被监察御史所发现。”

也有道理,而且考虑到文官们的积极性,他们能维持整体的清廉就已十分不易,像孙氏这种地方劣绅,显然不可能被一群清官大老爷所关注。

但正是这些基层的劣绅污吏,才最容易败坏民心,影响百姓对官府的观感。

张瑞问道:“审阁辅有何提议?”

审配说道:“某以为钦使便是一份不错制度。地方并不缺能臣干吏以及忠贞正义之士。只是其平日被同僚、上司所掣肘,使其无法伸张正义。”

“钦使抵达,地方很快就能将利益纠葛,陈年旧案统统了断。便是因为钦使不受地方掣肘,给了许多官吏伸张正义的途径。”

张瑞皱着眉,说道:“总不能各处派钦使?”

审配问道:“为何不能?丞相,钦使不需要有多少才能。不需要皆如崔琰一般,能令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可以率时者。”

“只要丞相每年往各州郡派遣一批钦使,令其与十三道监察御史一同视察郡县,督察各种案件。给各地刑名官员一个申诉之处便可。”

张瑞认真思索着,问道:“如何能确保,这些人便不与地方同流合污?”

审配说道:“丞相,还是需相信这世间有忠贞清廉之年轻才俊。令钦使司皆收录精于律法,意气风发之新科才子。其根基不深,而胸怀大志,不易于地方勾结。每年轮换巡视之所,为民伸冤,清查**。以两届科举为时限,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淘汰腐坏之人。”

“监察近在咫尺之钦使司,远比监察天下郡县劣绅更容易。”

张瑞看了一眼审配,这位首辅可真是老谋深算,坏到根里了。连年轻人的热血纯贞,为国为民都算计。

不过张瑞对此也十分认同,正是有青年人的热血忠诚,才有民族与国家的希望。

刚踏足官场的新科才子们,的确是更容易保证清廉。

“可,便依审阁辅之言,设立钦使司。”

钦使司与督察院职责有些相似,但运行模式还是有极大不同的。督察院是主动去监察地方,搜寻各种重大贪腐,监视官员、豪绅。是类似监察机关,法院一类的常驻机构。

而钦使司更像是巡视组,被动接受监察御史搜查不到的边缘角落。

如果说这两处机构有冗官之嫌,也的确是有些许。

但多几十名监察官员,从而减少**,张瑞觉得这种负担也值得。

只要这些年轻官员在巡视十三州时,发现一名贪官、劣绅,其所侵吞的财政、税收,就足够支付这几十名官员十几年的俸禄。

更不提还能造福于百姓,提升民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