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四十七章俘虏安置与屠杀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四十七章俘虏安置与屠杀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3:02

第四十七章俘虏安置与屠杀

凉州的情况是诸夏苗裔或逃亡或隐匿,或者像豪强一样结坞自守。而羌、氐两族则有大量部落混居在各处。

高顺率四万大军犁地而过,如马超、庞德、黄忠一类猛将都曾率领本部千人频繁出击,涤荡胡虏部落,将一串串的俘虏捆绑,牵到俘虏营地。

在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么文明,屠杀司空见惯。著名的帝国坟场,毛熊、米帝都无法征服。但大唐与阿拉伯军队却可以轻松镇压,就是因为任何反抗都可能招致军队犁庭。

军队或许解决不了问题麻烦,但能解决制造麻烦的人。

张瑞问道:“俘虏有多少人?”

“安定、北地、左冯翊、右扶风四郡,共俘获羌、氐两族族人十四万五千人。其中青壮一万八千人。”

张瑞三观还是比较正常的,做不来大肆屠杀俘虏营地的事情。问道:“如今在如何处理?”

“正在分批处理。男子被押送至左冯翊铺路修桥,参与兴修永济渠。为修永济渠,至少还需要十万俘虏。”

像修建永济渠这种遍布整个关陇的大型水利设施,肯定少不了征用大量青年男子。用异族俘虏,总好过用诸夏百姓。这也算是用异族的骸骨,铺就诸夏繁荣富庶之路。

“而成年女子则被征发,参与军粮运输。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既然掀起叛乱,所有人皆需出力赎罪。”

“但如今面临问题是,老人及孩童当如何待之?”

张瑞看向众人,问道:“诸君有何提议?”

良久也没人吭声,要抚养数万老人、孩童,要耗费几十万石粮食。将这么大一笔财富,白白消耗在胡虏身上,所有人都感觉不值。

张瑞看向审配,说道:“内阁有议政之责,辅政之要。难道就没有任何提议?囤积大量俘虏在营地,白白消耗粮食,这是什么解决方式?靠拖延能解决问题?”

大概今天所有人都要挨训,这转了一圈,终于轮到自己了。审配只得无奈起身,拱手回道:“并非内阁拖延,不予处置。内阁早便曾建言,将胡虏老弱坑杀。如此既可绝其风俗,又能断其苗裔。可谓最佳方式。但次日便被驳回。”

“请君侯恕内阁愚钝,实在找不到更好方案以安置胡虏老弱病残。只能将彼辈圈禁在俘虏营地当中,数量越攒越多。”

原来绕了一圈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难怪民部要请示如何处理,张瑞思考了片刻,说道:“凉州境内尚有数十上百万胡虏,还需给彼辈留下一个榜样。若投降即死,还有何人敢降?孤不可能供养俘虏经年,派教习进俘虏营地教化胡虏吧。三月内,能学会我诸夏语言或者文字者,编户齐民。三月后,既不能精习文字,亦不能使用汉话者,尽皆处死。”

审配庄重严肃的提醒道:“君侯,此非一劳永逸之法。仇恨一经种下,早晚会爆发。这些俘虏营中归化百姓并非真心诚意,早晚会掀起叛乱。”

张瑞点了点头,所谓民族融合,不就这么回事吗?臣服,叛乱,杀戮,然后再臣服,再叛乱,再杀戮。几经波折后,融为一体。

“孤知晓。但孤相信还是诚心归化者多,再经历一次叛乱,心怀怨恨者死去,存活者尽将融入我诸夏。凉州百万胡虏,审阁辅总不能全部屠杀一空。筛选、杀戮两三次过后,最少亦能剩下三十万人编户齐民。”

归根到底,还是张瑞足够年轻。有时间,有资本,亲眼监督着胡虏逐渐融进诸夏当中。只要自己高坐朝堂,凉州就不可能爆发大型叛乱。与三十万编户齐民的百姓相比,张瑞可以忍受一两次小型叛乱这种代价。

每个人思维都是不同的,审配慷慨豪迈,不太在意三十万百姓。还是觉得高举屠刀,将所有胡虏斩尽杀绝一劳永逸。

但问题是凉州实在太缺人了,那么大的土地,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总要有人耕种吧。

这个问题,民部有详细情报。司马芝说道:“除却胡虏,在四郡中还有十四万百姓。左冯翊有一万两千户,五万三千人。右扶风有九千户,四万一千人。安定郡有四千户,两万一千人。北地郡有四千七百户,两万五千人。”

偌大个安定郡,四千户人家,两万人口。

这是一个郡啊,这些人口即便都堆砌到一个县里都显少。主官只能称为县长,称不上县令。

张瑞的封地孟县,一个县就有两万户人家。而渤海郡八个县,每个县都是人口过万的大县。

将安定、北地两个郡的人口加在一起,还不如渤海的一个县,不如张瑞封地的一半。

凉州必然需要充实人口,不然那么大的面积,只靠区区四万人劳师远征,断然守不住。

张瑞问道:“关于充实凉州户籍,民部有何提议?”

司马芝回道:“民部提议迁河南难民五万户,以充实北地、安定两郡。”

北地、安定都是六郡良家子所在郡国,就气候而言并不算苦寒,百姓迁过去不会受苦。

迁百姓充实凉州,大汉王朝以及后世历朝历代都做过无数次了。政策上是可行的。

张瑞关心的是河南难民,还有五万户吗?

“孤前番去过弘农太华山下,据孤所见,太华山下已安置近二十万难民。自函谷关而逃亡关内之难民,还有五万户?”

司马芝答道:“长安城中还有数万力士在修建城池。民部建议,击溃叛军后,以俘虏置换百姓。令胡虏修建城池,令百姓前往凉州安置,再每月收拢函谷关难民数百上千户,两年内实现安置五万户百姓于凉州。”

“可,民部此提议颇为稳重,孤心甚慰。”

关于安置百姓,兵部中郎王凌开口,说道:“适才提及胡虏老幼安置之事。某亦有一事请报于君侯知晓。”

“何事?”

“据兵部军籍统计,军中遗孤已有四百余人。其父祖皆死于王事,母亲亡故,因而幼无可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