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三十一章粮食丰收,粳稻丰积

第三十一章粮食丰收,粳稻丰积

凉州战事的进行,并没有影响右将军府内政事务的继续运转。

六月上旬,右将军府治下十余郡范围内,广袤的冬小麦开始收获。

这是极为壮观,又极为赏心悦目的一幕。

烽烟四起的乱世中,在汉室疆土西北方向广阔土地上,布满了大片金黄的麦田。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同时忙碌在丰收的大地上,一捆捆金黄的麦穗被运送回百姓家中,一石石饱满的粮食填满了百姓的私仓。

而官府府库前也已经排出一列又一列推车前来缴纳赋税的百姓。

一座座粮仓被堆满,一处处府库被丰积,占地极广的储粮仓城中一队队士兵开始巡逻,严格检查各个粮窖。

一直忙碌到六月下旬,近一个月的时间,民部才统计完各地税赋。

民部中郎司马芝一脸兴奋的向张瑞汇禀道:“贺喜君侯,今岁秋收极为丰厚。所谓瑞雪兆丰年,去岁十月开始便大雪不断,转到今年又风调雨顺,是故良田皆获丰收。百姓秔稻丰积,公仓私廪俱为丰实。”

张瑞面露欣慰,穿越四年了,百姓终于遇到了一个平平安安的年份,没有旱灾、没有洪涝,可以收获大量粮食,缓解一下多年的粮食短缺情况。

而后张瑞问道:“民部核算百姓收粮多少?还清此前欠债之后,可还有富余?”

久困必有欠债,连续多年的粮食短缺,使大量百姓都有所借贷。有人是向官府贷粮,有人则是向豪族借债。

今岁丰收,百姓将要用大量的粮食用来偿还债务。

司马芝十分笃定的回道:“君侯但请放心,今岁秋收,百姓亩收皆在三石五斗左右,五口之家即便近半良田休耕,亦能收获一百七十五石粮食。偿还债务之后,至少还能剩下上百石粮食,能支撑全家用度两年。此外除了秋收,百姓还会轮种其他作物。今岁粮食富有盈余。”

“常平仓亦能佐证某之所言。荀文若下令,常平监调查粮价,公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后,各地常平仓陆续收购有粮食六百余万石。”

六百余万石。闻言张瑞极为惊诧。

右将军府府库里的粮食在经历了凉州战事后,全部存粮也没有六百万石。

如今只常平仓的村落就有六百多万石,可见今年粮食极为丰收,否则百姓不会如此大量的出售粮食。

张瑞问道:“常平仓所设粮食保护价格为多少?”

司马芝打开册文翻看了片刻,说道:“各地价格略有差距。长安设定价格为每石二十三钱,河东为每石二十二钱,太原每石二十一钱。其他各处亦相差不大,最高者为雁门郡,每石二十七钱,最低者为弘农郡,每石二十钱。”

这个价格相比于去年石米五十钱便宜了一半有余。这使常平仓六百万粮食的收购总值才只有一亿三千余万。

相对于右将军府财政每岁近四十亿的收入,这一亿钱的支出,对财政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谈到了财政,张瑞关切的问道:“如今民部府库如何?孤麾下可有何变化?”

这一点司马芝有详细的准备,立即开口答道:“禀君侯,今岁并州安稳,变化不大。主要变化还是在司隶,确切而言是在关中。”

“并州如今有籍二十九万三千户,口一百三十二万人。比去岁增加二十四万人,主要是西河后续安置之难民,以及俘获鲜卑人数万。共计开垦有良田两千七百余万亩。”

“司隶在册户籍便有五十七万余户,口二百七十三万人。比去岁增加五十余万人,主要是河南与凉州难民。此份数据,并未录入右扶风、左冯翊以及近来流往关中之凉州难民。”

“此外益州新拓巴郡与汉中两郡,共有户籍二十七万户,一百二十一万余人。”

这份数据与一直以来天下人对张瑞的印象其实略有差别。

天下大部分人都将张瑞视为盘踞并州的诸侯,是守卫边境的将军,类似于公孙瓒那种形象,部队能征善战,而内政薄弱困窘。

但数据才能反应事实,相比于人们感官的错觉,数据真相更符合地理、水纹、人口密度等各项情况。

天下人都以为张瑞是以并州为根基,其实并州的人口只占了张瑞统治人口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并州九郡,大部分郡国都是新附之地,类似上郡、云中、定襄等郡都只有寥寥数万人。

而再稍早一年归附的雁门郡、上党郡人口也只有一二十万。

真正支撑并州人口的只有太原与西河,人口达到了五十万左右。

自古以来,并州一带一直是地广人稀。后世整个并州所在的陕(和谐)西,全省人口只有三千七百万人。而长安,一个市便有一千五百万人。巴郡所在的山城更是一个市就有三千万人口。

这是气候、水纹与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司隶地势平坦,降水丰富,所以河东、河内、京兆尹、弘农郡都是人口五六十万的大郡。

即便如此,这几个郡的人口也只占了鼎盛时期的一半左右。关中能养活六百余万百姓,而三河骑士所在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都是有县二十个左右的大郡,人口可以轻松超过百万。

相比于河南郡人口两百余万,河内、河东的五六十万,还远不是上限。

就连右将军府只占了两郡的益州,人口都几乎与并州持平。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出自巴郡,后世山城养活了三千多万人,如今的巴郡也成功养活了上百万人,只是官府还没能详细的统计到每一个躲在深山险远里的羌人、氐人。

待战事结束,官府稳固了对巴郡的统治。右将军府治下益州人口会立即一跃超过并州。

彼时张瑞这个名义上的并州牧,就会变的名不副实,并州户籍将成为右将军府户籍总数中占比最小的那一部分。

这种情况,对一个开拓进取的势力而言算是一个良好的趋势。只有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治下文武才会积极开拓进取。而不是将精力都浪费在了内耗当中。

蜀汉政权,东州派、益州派官员矛盾剧烈,益州派与东吴世家一样,都自视尊贵,鄙视外来者。

但在张瑞治下,没有任何益州官员敢朝张瑞展露一丝这种念头。谁敢对张瑞说,我益州官员天命高贵。张瑞就能立即将其免职,让其收拾行礼滚蛋。

这是因为张瑞治下领地广袤,并不以益州人治理益州。相反,有大量益州官员被调往了其他州郡任职。

利益的交换是相互的,他州人士占了益州的官职,同样益州的官员也出任了其他州郡官职。

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失,官员们就能放下利益之争,心胸更加宽广,着眼于天下,开拓进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