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一百三十章确定提亲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一百三十章确定提亲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3:02

第一百三十章确定提亲

穿越汉末数年,张瑞的的改变极多。

不知不觉间,已经学会了一切事情都要考虑政治影响。

婚姻,最应该考虑的本应该是爱情。

但张瑞考虑的各个方面,却全是政治。要避免联姻导致朝堂失衡,又要通过联姻稳固忠诚。

就是没考虑正妻本人如何,是否漂亮,是否有情愫。

这本是一场纯粹的政治联姻,但张瑞无疑是幸运的。

最符合政治需求的少女,恰恰也是张瑞心慕已久的女神。

符合张瑞政治联姻需求的,正是赵云之妹,赵虞女神。

赵虞家庭背景简单,只有两名兄长,赵丰与赵云。

赵丰官居录事参军,是征西将军府传达文书政令的基层官吏,没有与任何高官显贵有牵连。

赵云则身居锦衣卫都指挥使,是亲兵首领,更是监察高官。独立于军队、文官之外,其不具备掌控朝政的政治基础。

无论文官还是军队都不会同意一名不属于自己派系的锦衣卫高官执掌朝政。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符合张瑞的另一点需求。锦衣卫不可能与文官、军队沆瀣一气,一位姻亲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绝不会屈从于其他权臣一起颠覆自家的统治。

锦衣卫不叛变,张瑞亲军犹在,其他权臣就构不成威胁。

五千锦衣卫,随时可以发动突袭,将任何权臣斩杀。这能极大震慑官僚的不臣之念。

这也是明朝的皇后多为锦衣卫千户、指挥使、都指挥使之女的原因。

张瑞明年正式加冠,也是时候正式三书六礼,准备婚礼流程了。

著名的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描写了一个凄婉故事,女主角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为君妇。却被公婆嫌弃,被遣送归家。

结果被庐江太守得知其名,遣主簿前往下聘礼。于是兰芝哥哥便逼其改嫁。最终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而死。

兰芝嫁的人是府吏,是太守之子。

一个相当于征西将军府府中的文吏,一个相当于征西将军府治下太守之子。

二者地位与堂堂征西将军、并州牧、万户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而作为嫁妇的赵虞,其资质亦远超兰芝,虽然容貌没有办法一较高低,但同样十七岁的赵虞,可不仅仅能织素弹琴,更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礼,儒雅贤惠。

因而礼仪必然更加隆重,绝不是遣一名主簿就能下聘的。

为此张瑞请来了自己的长辈张瑾,以及三位内阁辅臣,详细商量一番礼仪制度。

理论上嫁娶这种事应该由父母操办,但张瑞的便宜父亲张牛角是个坑崽的,早早去世之后,还所托非人,差点导致张瑞死于张燕之手。

这导致如今诸多事宜,皆没有了主导之人。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汉末诸侯在嫁娶上都有强烈的自主联姻意向。

刘备娶糜竺之妹,刘表娶蔡瑁之妹,显然也都不是父母之命,而是与麾下谋臣仔细盘算后做出的抉择。

张瑞已打定主意娶赵云之妹,来稳定群臣的忠诚。毕竟任何时候,有人谈及赵云叛变,都是一件会令人不禁莞尔一笑的事情。

但还是需要跟麾下主要谋臣商量一番,看看有没有人强烈反对。

四人落座后,张瑞便说道:“明岁孤便加冠成人,亦是时候立一正妻,为家国天下之表率,稳定伦理,调和内外。”

四人同时颔首,审配说道:“君侯所谈乃谋国之言。君侯可心有所属?”

“孤欲迎娶锦衣卫都指挥使赵云之妹,君等以为如何?”张瑞看向四人问道。

听闻张瑞之言,张瑾笑容和蔼,贾诩默不吭声,审配毫不在意,只有裴潜开口说道:“主公何不广选秀女,择其中贤惠得体者?”

张瑞看向裴潜,微微一笑,问道:“裴阁辅以为,秀女应出自何处?”

“自是各官员士绅家中贤惠淑女。”

张瑞默不作声的看向裴潜,所谓官员士绅,得利的全是那些官员、豪族,士人阶层这么快就盯上国本了?

如今征西将军府重视法度,提倡务实。最不受欢迎的就是那些大谈仁义礼教,而无真才实学的腐儒。

但士人中,恰恰以儒家子弟居多。

显然彼辈已有曲线救国的打算,改变不了张瑞的思想,就改变储君的思想。

若储君出身豪族,显然会对豪族更加宽容,其母族出身士人阶层,储君也会更亲近士人。

任何一名臣子大权在握后,都想推行自己心目中的政治理念。

很显然裴潜就是一名典型的儒学官员,相比于法度严禁,其更倾向于推行教化,稳定伦理。其心中完美国家,绝不是以律法约束百姓,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张瑞不会因为一名官员的政治理想不同,就将其驱逐。裴潜自效力以来恪尽职守,不曾有任何懈怠,其所愿也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能包容兼并,才是一个势力壮大的重要气质。

思考了片刻,张瑞坚定回复道:“如此大张旗鼓,恐有扰民之忧。如今天下未定,暂不宜如此张扬。”

暂时不宜,算是给裴潜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安抚。

在这个夭折率极高的年代,作为一方主君,生育更多子女,保证势力后继有人,就是对势力最大的贡献。

所以张瑞将来必定不止于一妻一妾,必然会娶各个阶层、各个民族的女子,以稳固人心。

听闻张瑞之言,裴潜不再坚持,算是选择了附议。

见再没人反对,张瑾笑容满面的说道:“婚嫁迎娶乃是喜事,宜早不宜迟。早日为张氏诞下后人,亦好令老主公含笑九泉。”

“依某看,应当立即选一名德高望重之人作为媒人,登门纳采。”

贾诩赞同,说道:“录事参军赵丰曾为狼孟县县令甄揾故吏,担任狼孟县主簿一职。可请甄揾出面说媒。”

审配亦起身,拱手说道:“若君侯不以某为鄙,某愿与甄县令一同前往赵府提亲。”

“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