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常平仓及永安仓城
瑞雪兆丰年,看似十分美好。
但在小农经济时代,却也十分容易演变成谷贱伤农的灾难。
张瑞不得不提前预防,转向司马芝问道:“今岁大雪,明年冬小麦必然丰收。粮价保护制度设计如何?”
司马芝立即答道:“民部官员已有草案。”
“哦?且略述要点。”
“民部欲令各州郡县设置常平仓,置常平监。各郡按人口多少,量留上供赋税一二百万钱至三四十百万钱为买粮之资财。”
“每岁夏秋谷贱,则增市价三五钱收粮。遇谷贵则减价卖出。若三年以上未经卖出,即回充粮廪,易以新粮。”
考虑到张瑞最讨厌模棱两可的政令,什么叫夏秋谷贱,何为粮价太高,若没有统一章程,基层官员必然糊弄了事,甚至作奸犯科。
司马芝特意强调道:“因各地粮价略有不同,不宜中枢设置统一粮价标准。故民部欲将指导权限下移于各州常平监。由州常平监官员调研各郡谷价情况,设置各郡粮价标准,从而确定各常平仓是收是卖。”
民部的官员的设计显然是考虑了贪污**的情况。
虽然无法保证州一级官员必定清廉。但官员官位越高,人数也就越少,私下与士绅串联的概率也就越低。
若由各常平仓官员自己决定是收是卖,大量基层官员具有决定权,官绅勾结乃必然之事。一项善政也会被这些基层官员变成暴政。
而且随着人数减少,督察御史与锦衣卫的监察范围也会缩小。强有力的监察能显著减少官员贪污**。
依法治政的好处就在这里。官府将各种政令明确而又具体的公示,官员各司其职即可。
今岁政令规定谷价低于二十钱则入,当谷价低于二十钱,各常平仓官吏便立即批量收粮。若谷价高于三十钱则出,各常平仓官员便立即向市场卖粮。
条文清楚,数字明确,能减少许多官员的私下操作空间。
张瑞点了点头,说道:“可。还有其他举措否?”
“常平仓之设,乃是由上而下,管控粮价。官民部官员欲设义仓制度。鼓励各闾里设义仓,自行稳定仓储,躲避灾年。”
“义仓?”张瑞来了兴致,民部官员无疑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竟然主动上奏,请求推广施行一项制度。
这意味着张瑞本人的压力将会大减,而征西将军府却更加昌盛。
张瑞只要从容稳坐,各位官员将会上奏一份份奏章,请设各种制度,请推行各种法令。例如请禁裹足令,请推行互保法等等。
很多张瑞一人未曾思考到的制度,官员们都会逐一补充,从而使制度更加完善,府库更加富裕,百姓更加安定,势力更加昌盛。
民部提出的义仓制度,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司马芝详细解释道:“征西将军府治下,皆按贫富为差户出谷一石以下,储之闾里以备凶年赈给,名为义仓,凶年赈给或贷民为种,待秋熟后纳还。”
义仓的形式很简单,便是丰年储备,灾年赈济。
以法令的方式,规定各户百姓在平时纳粮储备,以免百姓不加节制,将粮食全部吃光,没有存粮度过灾年。
而且是各闾里百姓自己储存的粮食,官府无权调度,也不用担忧官员**。
这一制度能极大程度补充常平仓制度,令百姓度过灾年。
张瑞笑着称善,说道:“此制度可行,稍后总结造册,上奏孤与内阁审视之后,即日推行。”
“明年粮食必定丰收,民部可多设谷仓以储粮,再及时推广常平仓及义仓。”
司马芝走到一旁的地图前,为张瑞详细介绍道:“关于府库仓廪,主公可放心无忧。民部已在治下修建三处仓城,六处大型府库。”
“在长安城北侧,民部修有关中最大之府库,名为永安仓城,东西长五百丈,南北长两百丈,占地八百余亩,内设粮窖七百座,可储存粮草一千一百六十六万石。”
随后司马芝手指河东风陵渡口北方黄河沿线,说道:“在河东,民部修有黄河以北最大之府库,名为含嘉仓城,东西长四百丈,南北长两百五十丈,内亦设粮窖七百座,可储存粮草上千万石。”
“在河内,民部则修有回洛仓城,东西长三百五十丈,南北长两百八十丈,内设粮窖六百座,可储存粮草九百余万石。”
“另外在太原郡晋阳县、雁门郡马邑县、西河郡离石县、河东郡平阳县、弘农郡华阴县以及长安县,修有六处大型府库。仓城及府库,足以储存明年赋税总额四千万石。”
“常平仓及义仓开设之后,亦能储存粮食数百万石。”
司马芝之言,令张瑞心情极为愉悦。
深挖洞、广积粮,这就是种田党最大的快乐啊,因而问道:“粮窖工艺如何?能储存粮食多久?”
司马芝笑着解释道:“粮窖乃是科学院教习所设计,工艺很是高明。于通风干燥之处挖掘环形基槽,粮窖内径四丈、外径五丈、深四丈。”
“窖壁分三层隔离。先以火烧烤整个仓窖窖面,烧烤完成,在窖壁上涂一层青膏泥。次于墙壁上铺设一层木板。最后于木板外面固定一层席子。层与层之间皆填充草木灰以隔绝湿气。”
“科学院教习言,以此为用,粮窖存粮可保证二十年不腐不烂。”
张瑞抚掌,说道“善。民部官员恪尽职守,鞠躬尽瘁,能为孤尽善政务,使孤府库无忧。调钱三千万以作嘉奖,凡民部官吏无论职务高低皆有其分,由民部自行统筹分配,年终之际,新年之前发放。”
“今后年终之时考核功绩,五部中作风最廉洁、政绩最突出者,量府库之存余,予以嘉奖。”
三千万钱即便对征西将军府而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若因为三千万钱而成功激励官员勤勉处政,减少贪腐。无疑是一笔极为划算的支出。
司马芝立即拱手,回道:“某仅替民部官吏向主公谢之。”
全部事宜处理完毕,审配与司马芝便一同起身告辞。
心情愉悦的张瑞打算去找蔡琰探讨一下生命的奥义,还未出门,从事杨修便说道:“主公,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刘胜、督察院副都御史傅巽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