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十一章大军伟力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十一章大军伟力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3:02

第十一章大军伟力

自古以来人们都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推崇不已。

其原因就在于这种胜利实在是太过难得。

实力强胜的一方,有太多的方面可以突破,可以为所欲为。

而实力弱小的一方,一旦有任何一处没有防御住,立马就会演变成全面的溃败。

就比如当今的董卓,地处天下之中央。

四面八方全是讨伐他的联军。

成皋、河内、潼关、武关,任何一处没守住就会导致大军长驱直入,随即就会引起全面的崩溃。

用张瑞特别欣赏的一句话形容当前局面:“百战百胜不足以扭乾坤,一败则致祸不复。”

董卓想赢需要一路血战,先败曹操,后胜孙坚,再杀穿张邈、桥瑁、鲍信、刘宠、陶谦、孔伷、刘岱、孔融等等十几名诸侯。

以上曹操、孙坚、刘宠无一不是当世人杰,其余诸侯各佣兵数万。

就算西凉军悍勇,奋命浴血一路莽穿了一路又一路的诸侯大军,气喘吁吁的西凉将士拔剑四顾,也是心中茫然。

因为在河内还有张瑞、袁绍、公孙瓒、韩馥、刘虞、王匡、匈奴单于、黑山校尉等等数十万大军。

在南方还有王睿的荆州大军、袁术的南阳大军合计近十万。

如果整个天下都与你为敌,那真的会陷入敌人源源不绝,杀之不尽的恐怖轮回当中。

如果这是一个闯关游戏,那董卓想通关必须保持丝毫错误不犯,一路横推碾压才能活命,一个微乎其微的失误,就可能导致其被无情抹杀。

而很可惜,历史证明,董卓可能连第二关,孙坚那一关都闯不过去。

而且联军并不会放任董卓一路攻伐,云集了这么多名师劲旅,必然会主动进攻。

在巨大的地图上,韩浩为众人介绍道:“河内与河南紧密相连,隔着大河能看到对岸芒山。这里是当初十常侍劫持天子、弘农王出逃之地。芒山为洛阳北部屏障,依山涉水立有两座雄关,乃我军必下之城。分别是小平津关与孟津关。”

孟津关就在孟津渡正南方,如今众人凭河远望便能看见对岸笼罩在雾气中的雄伟关隘。

而小平津关则在孟津关西方,历史上贾诩被任命为平津都尉,便是负责守备此地。

这两座雄关便是洛阳北境门户,其中驻扎有董卓麾下两支精锐大军。

正常情况下,想要攻进洛阳,必须要拔下这两座雄关中的一座。

可两关互为犄角,沿河又摆不下大量军队,更放不下几部攻城器械,想攻城只能靠将士血肉消耗。

鹰扬将军府的参军们给出的方案是,发挥联军人多势众的优势,每次进攻都同时进攻两座雄关,决不能让敌军互相支援,发挥犄角优势。

但韩浩对黄河水纹有更深刻的了解,为众人另辟蹊径,说道:“河内、河南百姓皆已习惯于从孟津渡跨越黄河,因为此两地拥有最平坦的道路,最安稳的水流。光武帝亦在此设立关卡,以防御河北。”

“然我军精锐数十万,战船上千艘,合此伟力,已有令天地改颜换色之威能。早已不必拘束于一山一水。古人、百姓未走之路,于我却非不可行之途。便由我等数十万将士之坚足,踏破荆棘,开辟新径。”

如此激昂振奋的话语,令张瑞忍不住抚掌赞叹。

这就是我诸夏千古以来传承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若这天挡我,我就改天换地,若这山拦路,我便移山填海。

凡艰辛的路,当由勇敢者以坚硬的脚底踏开。

随后韩浩手指芒山西侧的平阴县,说道:“吾舅父为平阴县县令,某拜访舅父时,常率部曲数人泛舟划桨,直抵平阴沿岸。依某之见,既然某能划船抵达平阴,只要大军不惧牺牲,必能征服大河暗流,成功登陆平阴,绕路直取洛阳。”

张瑞盯着地图面色凝重。

这条路,历史上其实有人证明过为之可行。

这个人就是……董卓。

王匡据守孟津,结果董卓自平阴而出,渡过黄河出现在河内大军后方,神兵天降,导致河内军大败。

路过平阴县时,董卓得知县令杜阳为韩浩舅父,便扣留了杜阳,以此为威胁,派使者征召韩浩。结果韩浩不从,袁术听闻后,认为韩浩壮烈,任命其为骑都尉。

听闻韩浩之言,张瑞闭上眼已经能想象到将来可歌可泣的恢弘、震撼场面。

自己一声令下,数百艘巨大的军舰自黄河北岸起航,停泊在大河中间水流平稳处。

随后密密麻麻,难以计数的小舟被从军舰上放下,每艘小舟上载着五六名铁甲士卒。水手奋力划桨,驶向黄河南岸。

一艘艘小舟像离弦的利箭,中流击水,激射向南。

然而命运却在此刻变得截然不同。

幸运的人波澜不惊,战歌豪迈,劈风斩浪,慷慨热血的踏足黄河南岸。

而倒霉的将士,则被黄河暗流席卷,数十上百艘小舟连人带船沉入河底。

一批又一批的将士在战鼓声中前赴后继的踏上小舟,劈风斩浪,奔赴南岸。只为完成鹰扬将军一个简单的决断。

这一刻,张瑞终于知道为什么诸夏历史上的联军往往以惨败收场了。

明明清楚这个决断会使战局变的对己方有利,可还是会想,为什么要我鹰扬大军承受如此惨重的代价为尔等打开局面?

我为何不等酸枣诸侯先攻破成皋,为何不等袁绍、刘虞攻破孟津?

谁都想坐收渔翁之利。

让这数以千计的鹰扬将士白白牺牲在黄河暗流中,我将来如何面对那上千户披麻戴孝的家庭?

连自己都产生这种想法了,可想而知,联军中心思该有多复杂。

于是张瑞深吸了口气,说道:“此计可行,待诸侯到齐,孤将会与诸侯提议此份方略。”

关于如何使诸侯齐心,张瑞已经略有一份草案。

自己苦心积虑的召集义师,可不是为了拿来看的。

如果一切苦难都由鹰扬大军承担,那还要彼辈作甚?

那干脆张瑞独自引军进攻董卓不是更简单,还能独享一切战利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