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 > 第333章 050332:冲锋倒计时

第333章 050332:冲锋倒计时

第333章 05.0332:『冲锋倒计时』

当清晨的第一抹日光照射在白雪与焦土杂糅的战场上,广袤的大地上黑与白相互交融,星星点点的暗红色血迹则为其增添了第三抹颜色。

漫长的战线上,分布着残破的铁丝网,倒塌弯曲的陶钢胸墙,从高空中看去,好一副衰亡景象。

叛军沿阵地的几乎每一寸角落,都散落着炮弹的破片和完整程度大小不一的人体遗骸,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硝烟和烧焦土壤的气息。

宛若蛛网般密布的堑壕深深地切进大地,少量脉络被圆形的焦黑色深坑所打断,在星球的地表上留下丑陋的伤痕。

刺骨冷风卷起雪花在弹坑中旋舞,吹过被炮火犁过的土地,吹过裂开的无数沟壑,最终沉甸甸地默默压在每个角落中残喘的幸存者心头。

战场上一片寂静,远处的果林中,偶有几声未知的禽类鸟鸣伴随着晨曦自远方传来。

不列颠第一旅的堑壕中,身穿猩红军装的不列颠星界军士兵精神抖擞,整齐地在两侧站成两排,在中间留下一道通路。

这些人都很年轻,普遍在二三十岁左右,在不列颠星球上算得上最年轻力壮的优质人力,而军士们则将近四十,带着从战火与死亡中淬炼过的凌厉气质。

穿着白袍的国教随军牧师高举着十字天鹰徽,首先踏上这条通路,高声吟唱的祷词伴随着士兵们窸窸窣窣的呢喃祷告声,其后跟着泼洒圣水的灰袍侍僧,从人群中走过。

在牧师走过后,各排军士各自站在了道路中间。

身穿甲壳甲,头戴沙科高筒军帽,腰间缠着红色军官绸带的不列颠军官一手拿着印有纯洁印记的羊皮纸军令书,一手掐着怀表,默数着秒钟的滴答声,直至怀表的指针指向军令书上的时间。

“刺刀预备!”军官大喊道,军士们口头接龙,此起彼伏的呼和声将命令传到了整个有连级规模的排中。

士兵们整齐划一地从腰间刀鞘抽出锋利的刺刀,从枪口处的多功能卡座插入。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与敌人对垒而挖的战线中的几十条堑壕中。

在过去的一个夜间的机动调度中,不列颠第一旅从三个营中各调度了数个连参与第一波攻势。

整条战斗宽度延绵数公里。

第88步兵团和第79装甲侦查团的线列步兵,趁着夜色,在战线后方两公里跳下卡车,有序地沿着壕沟走道奔向预备地点。

最终摩肩接踵地站在同一条堑壕里,只有领口和袖口不同的团色贴边才能将他们区分出来。

不列颠步兵班由20人组成,再由一名下士带领。

一个排有9个步兵班和一个排部,由一名少尉或中尉担任排长,战斗步兵人数大约200余名,计划中负责的战斗宽度约300~350米。

一个连包括5个排和一个连部,由一名上尉领导,其中一个排为负责火力支援的重型排。整个连总人数约为900,负责战斗宽度1~1.4公里。

而蓝星上的一战英军一个排大约72人,一个连有三个排,步兵连战斗人员总人数才近250人。

堑壕里的军官们看着提前统一校对过的秒表,心里默念着倒计时。

星界军进攻前30分钟。

“炮兵的小伙子们,奏起你们的交响乐。”

随着炮兵军官的高声呐喊。

战线后方十多公里,传来了雄厚的隆隆炮声。

堑壕里的士兵纷纷抬头看天,在他们闪亮的瞳孔里,无数拖曳着黑烟尾迹的炮弹划破天空,传出死亡的尖啸,狠狠砸在前方几公里的敌军阵地上。

三个营的炮兵部队根据自身装备的撼地炮口径大小与战术有效射程,在不同地点布设了多个炮兵阵地。

一辆辆满载着弹药补给的卡车从前线作战补给基地向着阵地进发,一个个木箱被搬到拖车上,送抵炮位,再被挨个撬开。

赤膊的壮汉抱着粗壮的澄黄色炮弹,不断送进炮膛。

经过一整晚的炮战,打空的黄铜炮弹弹壳在各阵地上都堆成了一座小山。

炮兵们脱下了平日里体面的制服,光着汗津津的膀子进行装填、瞄准、发射。

不列颠的炮兵穿着与众不同的蓝色制服,与装甲骑兵、线列步兵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标志着一种额外的荣誉。

他们的炮兵和工程军官的军衔就像帝国海军一样,不可通过‘捐官’渠道购买,而是通过内政部军械所的选拔进行任命的。

只有那些在专业工程与炮科学院毕业的高知识分子,才能掌握这种非常有技术门槛的部队指挥权。

密密麻麻的炮弹落在了叛军的阵地上,驱散了风卷的雪花,掀起了漆黑的冻土,震颤着大地,摧毁着壕沟。

哀嚎,尖叫时不时隔着空旷的无人区传来。

叛军那边反应不大,在不定时炮击炸了一整晚后,很多人已经开始麻木了。

起初,每一次炮击,他们都以为是星界军要进攻了,在炮击结束后就急匆匆跑出掩体,顶着延时引信炮弹的弹片与气浪杀伤严阵以待。但每一次准备都落空了。

叛军中的很多人都在星界军或行星防御部队服役过,都知道星界军中优势火力学说大行其道,也许这种连绵不断的炮击会炸上个两三天。

他们也观察不到星界军堑壕的情况。

不列颠人的堑壕是用大型堑壕机掘刨出来的,加上排水渠,总共深达3.5米。

只是从略高一点的地方,视角根本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随着炮弹的呼啸,进攻前的准备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与前线士兵一样,山顶上的旅指挥部中的军官和参谋顾问们也正屏着一口气。

通过长筒望远镜,霍雷肖看见反斜坡后,来自第1皇家装甲团第二骑兵中队的黎曼鲁斯发动了引擎。

这种形似一战英军的马克四型坦克上加了个旋转炮塔的高大坦克,是帝国星界军装甲力量的中流砥柱。

长7.08米,高4.86米,星际战士在它们面前都显得矮小玲珑。

画风非常像他在前世玩过的一款叫《合金弹头》游戏里敌人开出来的载具。

它结构简单耐用,正面装甲称得上皮糙肉厚,车体正面拥有斜向150毫米装甲板,炮盾装甲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0毫米。

而据不知真假的传言道,它装备的那神奇的HL230 V12多燃料发动机引擎,往里面撒泡尿都能让这庞大的车体跑一阵子。

耐用性极高,且易于生产,本身的底盘可以用来做各种各样的改装以满足不同的战术需求。

但代价就是,它的机动性太慢了,公路速度大约只有30公里每小时,而越野行进速度更是只有可怜的18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居然和更大更重的马卡里乌斯重型坦克速度几乎一致。

这也导致黎曼鲁斯坦克经常与其他机械化部队脱节,其速度只能作为‘步兵坦克’使用。

考虑到其本身如此巨大的短板,装甲指挥官必须审慎布置其攻防位置。

因为一旦出现意外,以黎曼鲁斯坦克的机动性根本做不到战场救火,只能眼睁睁看着阵地被突破,然后徒劳无功地收缩防御。

更加致命一点的是,因为各个星界军团被刻意划分为功能单一的作战单位,加上黎曼鲁斯缓慢的机动性与战略级别的稀缺性。

星界军士兵在每场战斗中配合的黎曼鲁斯车组和班排单位都可能不一样。

这意味着几乎每次步坦协同作战,双方都要重新磨合。

尤其是机械化步战车部队,步兵反而更习惯没有黎曼鲁斯支援的情况。

在黎曼鲁斯坦克后方半公里处的林地与伪装网下,来自第79装甲侦查团机械化连的阿里翁,与第1皇家装甲团重龙骑兵连的奇美拉步兵战车也做好了准备。

前者类似奇美拉的大八轮版本,其公路速度大约100公里每小时,越野速度60公里每小时。

奇美拉的机动速度也足够优秀,最大公路速度70公里每小时,越野速度55公里每小时。

因为采用履带式结构,因此奇美拉在越野速度上与轮式的阿里翁差不了多少,甚至在部分恶劣地形上跑的比轮式还快。

只可惜,过于突出的高机动能力换来的,往往却是与毒刃、马卡里乌斯、黎曼鲁斯等重装甲力量的脱钩。

不过,作为步兵的好帮手,奇美拉步兵战车在很多时候才是步兵们真正的‘装甲力量’

——除了轻步兵以外,常规步兵连通常带有奇美拉固定编制,因此有专门针对奇美拉步战车的协同作战训练,而且它那100毫米厚的正面装甲在大多数情况下也算够用。

虽然在战略上同样稀缺,只有为数不多的幸运儿步兵单位能分到它。

但机动性优秀的奇美拉步战车往往能在步兵最需要火力支援的时候,及时赶到战场,在带来重火力的同时,快速部署一支10人精锐步兵班,与一个双人重武器小组。

因为这种‘吃不上猪肉但至少能看见猪跑’的情况,对于大头们而言,看到奇美拉反而是最现实的幸福。

因为黎曼鲁斯坦克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战备。

就算装甲与火力哪样都比不上黎曼鲁斯坦克,但星界军步兵们仍将‘可靠的老伙计’称号送给了奇美拉步战车。

韦尔斯利爵士站在山顶上双手抱臂,食指有节奏地敲击着。

“表演开幕了。首先,让我们先观赏一番,霍雷肖先生带给各位的开场秀。”

(不列颠的炮兵与工兵)

享受6折的高级VIP用户可能出现全订了,但点数不够进全订群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以加书友群,然后私信我一下全订截图,我来拉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