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宗室大会(一)
朱瞻基在晋王进京后的第一时间,召见了这位叔叔辈的藩王和他的长子朱美圭,多年的沉浮苦难让这位刚刚恢复王爵的藩王变得谨小慎微,规规矩矩的给朱瞻基行完君臣大礼之后,说道:“臣一早就想进京来拜谢陛下恢复臣晋王名位之恩,朱济熿狼子野心,幸亏陛下发现及时,不然可就酿成了大祸。我朱家不能再次同室操戈了。”
“王叔说的不错,我朱家子孙就该团结一致,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太祖高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得国之正古未有之。我们这些后世子孙不能丢了他老人家的荣光,大明要在我们的手中更加的光耀四海,威服四夷!”
“陛下圣明,有古之明君风范,大明在陛下手里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盛世。”
朱瞻基被这个马屁拍的很舒服,虽然在另一个位面自己也有个仁宣之治的美誉,但是现在想来这个盛世还是有些虚了一些。
若不是因为自己废弛边防,也不至于让瓦剌一步步做大,从而成了土木之变的诱。
“王叔也别捡好听的说,你从太原来,给朕讲讲山西的情形!”
“陛下!山西表里山河,形胜之地,也就造成了山西山多地少,由于少经战乱,人口偏偏还多。尽管是在洪武朝经历了几次人口外迁,依然改变不了人多地少的境况。
依靠种地山西已经无法养活山西的人口,一些头脑灵活之人,便开始离开家乡,四处游商,如今晋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听说陛下重开了对草原的互市,这些嗅觉灵敏之辈马上就嗅到了商机。
就在今年秋天的东胜卫互市贸易上,这些人可是大出了一把风头,甚至有些人已经决定在东胜卫设立商铺,长期的在东胜卫与蒙古人交易。”
“只要是正当的生意,朕就鼓励,凭本事挣钱不丢人,不过若是想歪门邪道,偷逃赋税、走私违禁物资牟利,一经查处就是从重惩处。
山西是个好地方,北方是大明边墙所在,以前这里是军事重地,未来将会成为商贸重地,大明与草原的互市会越来越紧密。
通过互市物资的选择,让草原各部与我们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只要他们有什么不轨行为,我们只要把互市收紧,一个经济制裁就会让他们哀鸿遍野。”
朱济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根本不知道皇帝为何要跟他谈这些,可是皇帝肯定不是闲得无聊,不过皇帝希望自己做什么呢?
“陛下需要臣做什么?”既然猜不透那就直接问吧。
“有没有考虑换个封地,一个有兵权,还能自己做主的封地。”
朱济熺吓坏了,这是觉得晋王府有什么不轨之处了吗?换个封地还想染指兵权,皇帝不怕再来一次靖难吗?
“臣不敢,太原就挺好了,臣很知足,若是陛下觉得臣的封邑太多,给臣减一些臣也没有什么意见。”
朱瞻基知道朱济熺是这么多年被幽禁的变得谨小慎微了,这也不难理解他能第一个到京城的原因了。他是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天子绝无二心,当初说自己对太宗不满那是朱济熿陷害的。
“王叔误会了,朕没有要削晋王封邑的想法,只是朕觉得当年太祖高皇帝分封诸王为塞王的做法很好,朕打算重新捡起来,封诸王为塞王,为大明拱卫边疆。”
分封塞王,朱济熺心动了,不过转念一想,哪有那么多的好事啊!这皇帝是出了名的对宗室刻薄寡恩,从登基到现在就没有给过藩王一粒禄米。
现在跟自己说什么分封塞王,可是往哪里封,人口多少,封邑几何?给兵多少?这些不说清楚自己哪敢随意应承。
“陛下打算如何分封?”
“王叔觉得河套之地如何?”
“膏腴之地!”
“朕把河套之地封给王叔,王叔敢去吗?”
“河套之地现在是在蒙古人手中,臣如何去得?”
“在谁的手中不重要,重要的是朕拿回来还得守得住,那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不过也是蒙古人梦寐以求的牧场,想要长久占据河套,没有一点本事可是不行的。”
朱济熺的老眼中闪出一丝光芒,做为朱棡的长子,跟着朱棡不止一次的出塞扫荡蒙古残余势力。对于塞外的情况那是非常的熟悉,河套地区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水流在这里变得平缓起来。
黄河两岸是黄河冲积的平原,这里就是河套地区,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只要开发出来,那一定是一块膏腴之地。
可是正因为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汉人很难在这里立足,就算是打下来,迟早还是会被游牧民族推平。
皇帝这是打算要恢复太祖当年对河套地区的控制了,若是想要控制河套地区,单单一个东胜卫城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构建一系列的防御城池。
“陛下若是让臣去河套,不知能给臣多少支持?”
“若是王叔改藩河套,朕恢复王叔三卫编制,保证全是精锐之兵。同时卫兵家属一同前往河套屯垦,三年之内朕不收回王叔原封邑的赋税。三年之后收回山西封邑之赋税,改食河套之食邑。能有多少食邑,就看王叔能够拉去多少愿意去河套的百姓。
这一次的封藩是实封,除了军国大事之外,你的藩国政事朕一概不插手。”
这个实封的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即使在太祖时代都没有过实封的藩王,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一旦封国之后,就意味着晋王府就能够开府自己任命官员了。
除了国相,长史由朝廷指定,其他的官员完全是由自己做主,这是相当于列土封疆了。
这么大的事,朱济熺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既然皇帝不是强迫自己更改封地,那就好好的想一想,回去跟儿子仔细参详一下。
朱济熺告退之前,朱瞻基敲打他:“朕今日跟你说的话不得对任何人讲,若是朕听到什么风言风语,朕会再次将你降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