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接战
绰罗斯·脱欢不愧是一代枭雄,几句话就将明人加入鞑靼一方对瓦剌各部造成的恐慌心理消除下去,各部首领都是振臂高呼:“干死南蛮子!恢复祖宗的荣光!”
“干死南蛮子,恢复祖宗的荣光!”
绰罗斯??脱欢挥挥手压下高呼口号的各部首领,大声说道:“现在汉人和长生天的叛徒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勇士们敢不敢拿起你们的弓箭,挥起你们的弯刀,将这些敌人斩落马下,让鞑靼的牧民为我们放牧,让汉人百姓为我们耕种粮食,让汉人的成为我们的奴婢!”
“杀!”
“杀!”
“杀!”
“好!勇士们,既然大家都不怕,都愿意随本太师战胜强敌,本太师宣布从现在开始一切行动以军令行事,令出必须遵守,如有违反军令者格杀勿论!”
“谨遵太师之令!”
战前强调军令这是应有之义,各个首领都是应声领命。脱欢很满意各个首领的态度,微微点头道:“这一仗要打就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正面之战,我们要在正面击败他们,让汉人与他们的帮凶鞑靼贱种看到我瓦剌的军队,就会瑟瑟发抖。
现在敌人离我们已经不到十里,再有一个时辰就会到达交战距离,斥候汇报汉人有二万多人,鞑靼部有五万人。我们只有五万人,看起来是敌众我寡。可是在本太师看来,那个贱种带领的鞑靼牧民已经没有了作战的勇气,只要我们在正面上快速击败汉人的军队,鞑靼人就会不战自溃!
现在本太师命令:五万人分成两个部分,三万人为攻击部队,用于进攻汉人部队,以三万对付两万,在局部形成优势。剩下的两万人用来牵制五万鞑靼军队,不是本太师瞧不起他们,一群惊弓之鸟,两万人在本太师看来都有些富余了。”
“太师说的不错,一群奴才而已,两万人确实有些多,要我们说有一万人就够了!”
瓦剌一方对鞑靼充满了轻视,几次与鞑靼交战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让瓦剌一方对阵鞑靼时充满了心理优势,从心底里瞧不起鞑靼军队的战斗力。
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战场情况也越来越透明,这时候联军也弄清了瓦剌方集中了多少兵力。
经过夜不收的多次侦查确认瓦剌一方只有五万骑兵,这让只有两万人马的陈懋和金忠长出了一口气。他们只有两万人,六千联合部队只能用作预备队,不但要随时增援可能出现的不利战事,更要暗中防备鞑靼部的突然反水。
两军在相距一里的时候,不约而同的都停住了脚步,这个距离是骑兵冲锋的最佳距离。马匹跑出一里路后才算是达到最理想的攻击状态,双方都是以骑兵为主,自然会选择一个好的出发阵地。
停止行军后,羽林军开始构建阵地,一万人的羽林军拥有的骡马一点儿都不比骑兵少。这些骡马在管理后勤的官兵指挥下,快速卸下车辆将车辆围成了一个椭圆形的车阵。
车阵外面是火炮阵地,车阵内是火枪阵。一万羽林军分为四个协,每个协的战兵负责一个方向。其余警卫人员被临时编制成预备队,随时对各个火枪阵进行增援。
别看羽林军只有四个协一万人马,可是拥有统一制式的后装火炮一百门。每门火炮配备六个子铳,若是这一百门火炮同时射击,打一个瞬间的饱和攻击,一次性就能打出一百发五六斤重的铁弹。
而且在打完第一发后,也就几息时间之后就能够发射第二轮射击。一口气打完一个基数的弹药,能够在短时间内向敌人倾泻六百发炮弹。
这么多炮弹砸到进攻者的头上,多少人都不够砸的。
脱欢站在马上打量着羽林军的阵地,心中一阵抽搐,这些南蛮子就不能堂堂正正打一场吗?一个野外作战也要弄的跟攻城一般,是在显摆大明搭建工事的厉害吗?
看着明军的车阵,脱欢一阵冷笑道:“汉人就会做缩头乌龟,根本不敢跟草原勇士正面的打上一场,他们以为躲在哪个王八壳子里面,本太师就拿他们没有办法了吗?”
说着脱欢用手指着一个首领说道:“带一万人马,准备火箭,绕着汉人的王八壳子驰射,只要点燃汉人的车辆,胜利就是我们的。”
首领会意,那些车辆都是木头做的,只要点燃,草原上风大,想救都救不下来。
很快一支万人规模的骑兵出了本阵向着明军奔去,这支骑兵并直接冲阵,而是打算绕着车阵进行驰射。
然而想法是好的,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这一万骑兵刚刚越过中间位置,第一轮炮弹就带着呼啸之声砸了过来。
这么近的距离都不用进行计算瞄准,直瞄着打就能打到瓦剌骑兵的队伍中去。为了保持射箭的准确度,瓦剌骑兵的速度并没有多快,很快就到了明军的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
这时候一排炮弹落进了瓦剌骑兵密集的队伍当中,带起了一蓬血雨。五六斤重的炮弹,带着炙热的温度,只要挨住一点儿,轻则骨断筋折,重则当场毙命。
就算当场不死,被炮弹砸过的地方也会因为感染而死。就算命大活了下来也基本成了废人,以后的生活也已经没有了希望。
还不如一死了之,给家人多挣一点儿抚恤。
好容易挨过两轮炮弹损失了上千人之后冲进了百步以内的距离,这个时候火枪兵的机会来了,只见带队军官手中代表着开火的红旗狠狠的挥了下去,一声令下:“开火!”
第一排士兵一瞬间扣响了手中的扳机,车阵中升起了一阵白烟,这时候等待灭火的士兵,手里拿着已经被雨水浸透了的破衣服,警惕的观察着瓦剌骑兵的动作。
偶尔有那么一个大车因为插上火箭而燃烧起来。就被手里托着的湿透了的破衣服的士兵上前将破衣服盖在了火点之上,火焰还没等烧起来就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