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135章 三封奏折

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135章 三封奏折

作者:码字手痛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23:51:05

第135章 三封奏折

第135章 三封奏折

四月初七,早朝日。

煌煌大日破开夜幕,一重重琉璃瓦庑殿顶熠熠生辉。

正午门左侧的钟楼敲响五声大钟,百官们顺着汉白玉拱桥,进入正午门中,向着金銮殿而去,不少人都微微侧目还跪着的梅清臣。

“可惜了。”

很多人在心中一叹,或许梅清臣昨日不吃那碗饭,今天就能够逼得圣上临朝,但终究是被周家子坏了算计。

百官们进入金銮殿,今日虽然陛下还没有临朝,但是掌印大太监薛明浩已经提前到了。

他面白无须,看上去三十来岁,两道法令纹极重,让人看上去十分不好相处。

等百官都到齐了,掌印大太监才宣布道,“诸位,圣上有旨。”

百官们按次序站好,躬身拜道,“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言部侍郎司马亮,枉顾圣眷,纵容子嗣,阻拦兵驾,延误要事,为祸天京,幸得诛神司总旗周铁衣察其祸根,诛灭其族,使其凶顽,灭于无形,令刑部再审其三族,若有作奸犯科者,流徙八千里,钦此。”

辉煌的大殿之中,百官们沉默了片刻。

一位言部侍郎,就这样在昨晚的政斗之中身死族灭,没有一点生息,这就是天京。

大司民最先开口道,“臣等接旨。”

他一说话,就代表百官们认可了这个结果,大家纷纷开口。

掌印大太监这个时候才露出微笑,“今日圣上要听道,诸位如往常一样吧。”

司民董行书眉头皱起,不是因为圣上不早朝,而是今天掌印大太监薛明浩的话语。

以前虽然圣上不朝,但都会假托生病,但今天,是装都不装了。

薛明浩自然不敢随便说这话,说这话肯定是圣上说的,这也意味着昨晚的争斗胜了一局,让圣上坚定迈出最后一步的决心。

此乃天下之大不幸!

百官们将折子递到三司手中,然后按照惯例,退出了金銮殿。

承恩殿中,今日三司没有像往常一样轻松说笑,大家都先沉默不语。

片刻之后,董行书看了看堆积如山的折子,说道,“今日这折子,都如实上奏如何?”

今天这些折子里,有太多他儒家的手段,他这个大司民反而不好下笔。

而他也需要拦着另外两人下笔,免得在这个时候被法家,兵家背刺。

当然,这也是给圣上一个小小的警告,您虽然在这天京如日月凌空,但是这天下还需要百家来治理。

司律青空规沉吟许久,又看了看折子,说道,“好。”

右将军尉迟破军也沉吟了良久,若他当日接纳了周铁衣,今日断然会拒绝此事,但现在三司已经隐隐站在一起,他自然不能够再内讧。

不然在天后和周铁衣双重夹击之下,三司的权柄会急剧缩小。

昨夜之后,他们三司也不敢再小瞧周铁衣了啊,果然不愧是圣上选出来的过河小卒。

“就这么办。”

······

圣上听完了道,练完了拳,今天精神抖擞来到了御书房内。

天后如往常一样,早已经恭候多时。

圣上笑道,“今日没有什么要紧事吧?”

天后答道,“要紧事倒是没什么,但三司们好像都病了。” “病了?”

圣上的笑意忽然变冷。

天后继续说道,“今日的折子,三司都没有批复。”

圣上呵呵一笑,“看来他们还是不甘心啊,这有病就得治。”

他毫不在意,就算三司不批复又如何,有自己的贤内助在,批复的结果一样不差,甚至会更好!

天下人都以为天后是因为圣上宠幸才得到如此大的权柄。

但是圣上自己知道,当日自己之所以敢兵出落日关,奇袭万里,乃是妻子之良策!

天后笑道,“一般的折子,我都写了注疏,不过有几本,倒是不好落笔。”

听到皇后已经做到了自己想的,大夏圣上也不得不在心中感叹,自己的妻子有的时候太完美了,就像自己的另外一面。

“我倒是要看看有哪几本折子,我的皇后都不敢批复。”

圣上带着笑意,坐在御座上,天后率先将那几本她没有动的折子拿过来。

一本是天京卫冷子政请罪的折子,大体上就是说昨日周铁衣请兵制巡山,遭到了阻挡,他没有第一时间带卫兵赶到,实乃玩忽职守之罪。

圣上冷笑道,“他还知道自己玩忽职守啊。”

随后朱笔落下,“准。”

第二本折子,是太子的上书折。

这本折子什么正事都没有讲,就是细心将自己太子府内这段时间的事情,一条条列出来。

但言语之中,颇为赞赏太子府官员们处事为人,听上去是为了给自己官员们请功。

圣上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太子府不就是‘小朝廷’吗,自己儿子这话,就是委婉说大臣们还有用,别大动肝火。

圣上对此也不恼,第一,他昨天是赢家,不是输家。

第二,太子列出的事情,说了学部尚书叨扰晚茶,这就是儒家托太子之口服软。

第三,太子是自己的儿子,是储君,做这种事情是‘仁厚’,也是给自己下的台阶,不做才是心思深沉。

“他这些年的书倒是没有白读,还算不错。”

圣上感叹了一句。

随后想了想,批注道,“功有赏,过有罚,古之明君,皆是如此。”

他将这折子合上,对司民董行书的怒气已经悄然消了不少。

第三本折子,这也是学部尚书唐安世上书的,这是一封举荐的折子,说参政赵观山学识渊博,勤勤恳恳,做事谨慎,为人谦恭,实乃国之大才。

圣上心中冷笑,这是给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啊。

他当然不想要顺着儒家的想法去做,但是余光又瞟了一眼旁边温柔贤惠的妻子,妻子无声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事,就算给她家人请赏的折子,也没有为儒家求情,也没有暗中影响,这是好事。

所以就算夫妻一体,但也不能不赏。

古之明君,过有罚,功有赏!

于是笑道,“朕不是给他儒家面子,是给皇后面子。”

说罢,他在这折子上落笔朱批,“令赵观山代领天京卫政事,以观后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