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80年代 > 第425章 大建一千万套

重生80年代 第425章 大建一千万套

作者:初雨彩虹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9:03

第425章 大建一千万套

第425章 大建一千万套

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川,在此时的华国还并不那么的耀眼。

常住人口不过160余万,GDP不到200亿。

当然,在人均GDP上面,深川的数据还挺不错的,今年能够过万!

一个城市经济想要发展,人口必须得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行。

没有足够的人口,说明没有足够的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当一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高端人才,那么这座城市的经济再怎么的,也是会有不错的表现。

如果能够将人才潜力给发挥出来,那么经济就直接一飞冲天那种。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面,深川的人口基本上都是十万十几万的增长。

陈怀庆知道,深川在未来,人口可是达到了1700万。

是现在人口的十倍!

所以,这是何等概念呢?

在参加了羊深高速建成仪式之后,陈怀庆和孙从萱也没有急着回香江,而是就在深川停留了下来。

看着眼前的高楼小区,这里是养老基金公司修建的公租房小区。

整个小区由二十四栋28层住宅楼组成,小区建得和正常的商品房小区并没有什么区别。

超大的绿化、地下车库。

在小区的边上,还有新星中学。

公租房小区的边上,就是东盛地产开发的商品房小区。

东盛地产是深川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没有之一。

在深川有不少香江那边的房地产公司,可是像是东盛地产这样,将主要精力放在内地的房地产公司,还属于一个少数。

孙从萱看着小区门口那养老基金公司的标牌,笑着道:“现在养老基金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楼主了吧?”

反正孙从萱感觉,现在国内城市当中,到处都能够看到养老基金公司的标牌。

孙从萱去的城市,一般都是大城市。

像是申城、京城。

而养老基金公司本身,也主要投资在这类大城市里面。

陈怀庆:“差不多。这些年时间里面,养老基金公司总共投资了一百六十多亿的资金,修建了三十多万套公租房,每月租金收入在七千万的样子。”

孙从萱简单的算了下:“如此的话,光是收租的话,差不多得要20年时间才是能够赚回成本。”

陈怀庆笑道:“你不能够说光是看租金啊,还得要看以后的房价上涨。养老基金公司修建的公租房小区,可不是廉租房,小区的修建标准,可是要比现在的商品房小区都要好。”

就说超大的绿化面积,带地下车库之类的,就是现在的商品房小区没有的。

当然了,这也会让建造成本提升不少,可是如果将来这些房子进行出售的话,也是可以卖得起价的。

出售的话,肯定不会出售的。

当时作为出租小区的话,这种能够叫得起价。

小平房一个月几百,那这种小区的租金怎么也得要上千。

“还有,你得要考虑到随着物价的上涨,这房租也是会上涨的。现在的房租,平均下来也就两百多块钱,以后可能能够涨到千把块钱的。”

到时候就这三十多万套房子,一年光是收租就三十多亿。

几年时间就能够将建造成本给收回来。

“在接下来,养老基金公司还会继续的建造公租房。我定了一个小目标,在未来二十年时间,在全国建设一千万套公租房。”

一千万套公租房,如果一套房子住一个人,那就是一千万人。

如果住一家三口呢?

那就是三千万人。

养老基金公司的公租房小区不会往小城市发展,主要还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

算下来的话,真的建一千万套公租房,在一二线城市里面,占比上面还挺高的。

基本上每座城市里面,有一百多万能够住上。

当然,想要建这么多的话,那就需要近万亿的资金。

万亿的资金呢!

这可并不是一笔小数。

“你没有开玩笑?”

“伱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孙从萱不得不提醒陈怀庆道:“这可得要花上万亿的资金。”

陈怀庆:“我知道。但是,我觉得还挺是值得的。”

有了这么多公租房的存在,会不会让房价变得更加理性呢?

最少,极大的遏制一下投资性买房这类。

当房屋失去了投资价值,社会上面的大量资金,除了存银行之外,那唯一的去处,好像就是股市。

股市啊!

西南证券交易所能够容纳下如此多的资金吗?

好像还真的可行。

将那些互联网公司给放在西南证券交易所上市……

按照西南证券交易所的规矩,一家企业出现亏损,是不会被退市的,只要达到营收要求就行。

所以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在西南证券交易所上市属于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要资金进入到了股市,收割起来实际上更加方便来着。

所以,接下来养老基金公司得要多拿地多建房。

在外面看了下公租房的情况,此时小区里面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住户。

陈怀庆和孙从萱并没有进到小区里面,而是去了四象科技在深川设立的研发中心。

朱雀研发中心主要是负责通信芯片的研发。

陈怀庆在客户名单里面,意外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

中为!

中为公司的大名,是个人应该都听说过的。

在华国所有的企业当中,能够称之为伟大的企业,唯有中为。

当然,那都是陈怀庆记忆当中的事情。

现在的墨塔集团,也是能够称之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墨塔集团的发展,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个奇迹。

当人们了解到墨塔集团的时候,都有些不敢相信。

这是真的吗?

华国居然还有这样的企业。

唯一一家进入到世界五百强的华国企业。

是的,就是唯一一家进入到世界五百强的华国企业,而且在排名上面,还挺是靠前的。

毕竟几百万辆摩托车的产销量,光是凭借这个,就能够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家中为公司要的芯片还挺多的,他们自己开发交换机?”

作为四象科技在深川这边的负责人,魏元洲自然对自己的客户资料都了解的。

四象科技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发的,研发出技术之后,会获得一笔奖金,可是真正的大头在于技术商业化之后的分红。

如果技术没有办法商业化,那么大家就将会少了一大笔钱。

如此制度下,大家自然是盯着市场来进行研发。

市场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

而且拿出产品的速度,还必须得要快。

因为市场稍纵即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