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80年代 > 第312章 职业技术教育

重生80年代 第312章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初雨彩虹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9:03

第312章 职业技术教育

第312章 职业技术教育

“实际上,我还有个建议,以后市里面把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安排在一个专门规划的工业区里面,安排到一个离城市远些的地方。”

“还有就是,在城市区域内,不要再建大型的工业企业了。得要逐步的考虑,将工业企业搬离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去。”

“考虑到工人的生活,可以在离工厂不远的地方,给搞一个专门的生活小镇。”

“工人在工厂里面上班,平时可以住在工厂宿舍,下班了可以去小镇上面买点东西,看看电影什么的。周末的时候,还可以坐车到市里面来耍什么的。”

好像汉斯国那边,这工厂就喜欢分布在各种小镇上面。

反倒是华国,工厂喜欢是进行集中布置,特别是大城市,那工厂就越是集中。

实际上,这种集中布置工厂,有着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产业集中。

华国实在太大了,而且很多地方交通还不便。

要是厂子分散布置,光是运输问题就够人喝上一壶。

所以说,不要用国外的经验来硬套在华国身上,不合适。

大国和小国之间,考虑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

刘秧:“你这些建议挺好的,市里面之后认真的考虑上一下。到时候,市里面划一个工业区,你可得要带头入驻。”

“放心吧,我肯定带头。”

下午的时候,陈怀庆又是和刘秧、任飞坐在一起单独进行了一番交谈,谈的内容涉及到不少东西。

陈怀庆对于他们问什么,自己就发表上一下自己的看法,有的看法对于刘秧和任飞来讲,很有启示意义。

毕竟陈怀庆说的东西,在后世都被证明可行的。

比如说办事大厅,将全部部门给放到一个地方,方便群众。

加强部门对群众的服务意识。

当然了,最为重要的一个事情,陈怀庆谈到,希望市里面能够出台一些职业技术规范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渝州是工业城市,现在以工业立足,将来也会如此。

工业是渝州不能丢也不可能丢的产业。

工业想要给发展好,那么就得要有各种的规范。

陈怀庆还以欧洲先进工业国家来进行举例,人家就有各种规范,各行各业都有规范。

而这些被人们并不瞧在眼里的规范,是人家能够在高精尖技术上面长期保持优势的一个保证。

所以,渝州想要在工业上面继续的往更加高层次发展,那么就必须得要有各种的规范。

各种职业规范都得要有,像是电工、砖工这类全部都得要进行考核上岗,不能够说以师傅带徒弟这种形式来进入到行业当中。

师傅技术上的参差不齐,带出来的徒弟在水平上也有着问题,又是涉及到一个合格工人培养的问题。

刘秧和任飞都看向陈怀庆,觉得陈怀庆提的这个,挺是不错的。

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能够有一个规范,那么也属于好事。

另外就是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这块,陈怀庆提出办一所技术大学。

专门培养百工人才。

现在实在的属于,什么人才都缺啊,连开小车都属于一项职业技术。

此时国内对职业技术教育这块,才是刚刚开始,1985年的时候,蜀川这边成立一批职业技术学校。

牌子倒是挂了起来,但是往后的发展上面,一直都不能够令人满意。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工人。渝州的工业企业想要保持在市场上面的竞争力,那么就必须得要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工人。两位领导也经常的去工厂里面去看的,也看到,现在厂子里面对技术要求上面越发的高了。可很多工人实际上很难达到工厂的要求,可我们找不到更好的人,就只能够将就用。”

“如果能够有足够多的高技术工人,那么我们的企业,就能够在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对于这点,我是感受颇深。最开始我们进入到海外市场,我们生产的摩托车和霓虹国的摩托车相比,人家生产的摩托车,出现故障的次数就比我们要少很多。”

“我们不断的加强对一线产业工人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反应到生产上面来,就是我们的摩托车故障率直线下降,已经能够做到三万公里无大修,我们才敢向消费者提出发动机三年或五万公里保修。”

墨塔集团敢公布这项保修政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发动机技术和质量的保证。

墨塔动力每一款发动机,都是经过严格测试之后才上市销售的。

不仅仅只有静态测试,还有各种装车测试,能够想到的暴力驾驶手段,都给用上,反正就是用尽一切手段测试出发动机的问题。

实际上,个人使用的话,很少会进行暴力驾驶这种。

可东西是真好还是假好,不就体现在人们不注意到的地方吗?

口碑!

普通人那了解到底那款摩托车质量好,买车的时候就看品牌和外形。

真正影响口碑的人,还是那群发烧友,这群人专门玩的,对各家厂商的东西如数家珍,各种情况都了解。

有了他们的认可,那就能够获得大众认可。

“由企业自身从头到尾的来培养技术工人,对于企业来讲,成本上面有着些大。”

“还是得要通过学校培养才行。”

“让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进入到技术学校进行学习,学习个一技之长,对于他们来讲,也是有好处的。”

刘秧和任飞对视一眼,职业技术教育现在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既然陈怀庆想要搞,让他试试自然更好。

毕竟陈怀庆的点子多,说不定还真的搞出来了很好效果。

“办这个技术学校,由你来牵头,市府这边肯定是支持的。另外每年也可以给上一些经费支持。”

刘秧一直都在基层干,对于厂子里面的情况很是了解。

现在渝州的工厂里面,技术水平在这几年时间里面提升很快。

如果说最大的不一样,那就是现在的工厂,更加现代化了。

生产设备大量的改进,引进了很多外国的先进设备。

光是引进这些外国先进设备可不够,还对这些设备进行研究,墨塔技术研究院和渝州高校一起组成联合研究组。

对这些设备进行研究之后,就是进行仿照,然后自然就是开始自己来进行生产。

甚至还解决设备在设计上面的不足之类的。

实际上,工业生产设备上面,很多真的就隔着一层窗户纸。

在研发实力上面,墨塔技术研究院和渝州各高校现在提升得相当快。

墨塔技术研究院就不说了。

渝州的高校,这几年在陈怀庆的捐赠下,以及市府资金支持下,反正并不是那么的拮据,从各地挖了不少优秀的人才过来。

此时的渝州作为全国前三的城市,可属于大城市。

大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那自然就不用多说啦。

反正要是有合适的机会,肯定得要去大城市。

职业技术教育这块,实际上国内还相当缺乏的,过去的职业技术教育实际上由工厂来承担的。

招青工进厂,厂里面安排师傅来带。

这工人到底学的好还是学的不好,反正厂里面人都已经招进来了,难道还辞退不成?

肯定不能够辞退的啊!

所以,企业就自身来承担了。

然后进入到生产当中……

本来正常来讲,工厂里面的技术水平应该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而更加高才对,可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反而变低了。

汉斯国在工业上面为什么那么的强势,很重要的原因,就因为其职业技术教育上面的成功。

汉斯国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去读普通大学,剩下的都进入到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里面。

现在属于一个最好推行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阶段,因为此时工人很吃香啊!

工人老大哥,这开玩笑呢!

社会地位上面,工人依旧保持着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不像是再过十几二十年,这工人的社会地位已经下降得厉害。

主要还是收入下滑。

华国一直以来都缺技术工人,高技术工人的缺乏已经成为限制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