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51章 雪灾之后

红楼:我是贾琏 第351章 雪灾之后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351章 雪灾之后

看着地上的积雪,没心思睡觉,天没亮就起来的承辉帝面色凝重。都说瑞雪兆丰年,这个冬夜会有多少人家屋顶被压垮,多少人在寒夜中死去。

“走,出去看看!”承辉帝示意一声,换了便装出门,裘世安赶紧安排保卫不提。

出宫走一段,途中见着有人已经在铲雪,路已经清理出来一些,看清楚是御马监的人,还算满意的点点头,挨着紫禁城呢,活干的不错回头有赏。走了半个时辰,大路上发现很多人把道路都清理出来了,承辉帝多少有点意外。是谁这么勤快?承辉帝疑惑的问:“这些人干了有一会了吧?”

裘世安赶紧让人去打听,一问才知道是五城兵马司,昨晚上贾琏把几位御史都叫上开会,通知各部暂时全部在驻地里等候,又组织了巡逻队,看看满城的巡逻,有雪压倒屋顶的及时救援。四更天雪停了,五城兵马司的人全体出动,先清理主干道,随后再管各处。

又往前走一段,路面架起大锅里烧着瘦肉粥,干活的士卒轮番休息喝一口热粥,休息好了继续干。这活当然不白干的,贾琏把备用的钱全都准备用掉,给抗灾的士兵发补贴。

承辉帝一行人十几个,目标比较大,很快就被发现了并汇报到贾琏处。

避风的棚子里,贾琏正在喝粥,五个御史都在,不是大家想来,而是贾琏亲自下场干活了,大家捏着鼻子也要上。

抗灾的时候,身先士卒对于士气的鼓舞自不用提。

“大家都停下,听说我,别声张,陛下出宫巡视。”贾琏低声交代后,众御史顿时精神一振。简人达看看身上,还是太干净了点,悄悄的在墙上蹭了几下!承辉帝刚接近,看见贾琏带队等候,快步上前,仔细打量一番道:“怎么,各位爱卿都亲自动手干活?”

“昨晚上冒雪巡逻的士卒才是最辛苦的,微臣等都在衙门里烤火,雪停了挥几下铲子的事情,不值一提。”贾琏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几个下属当然不好意思自吹自擂。承辉帝满意的抬手在贾琏肩膀上锤一下:“朕担心了一夜,看见你累了一夜,朕为当初的决定骄傲啊!”

“陛下过誉了,这都是做臣子的本分。活不是微臣一个人干的,五城兵马司是一个集体,没有各位同僚上下一心,区区微臣一个成不了事。”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他不是性格外露的人,此刻让贾琏介绍具体情况。

“前面有棚子可以避风,陛下去那边坐着喝一碗姜汤驱驱寒,微臣慢慢的汇报。”

听贾琏这么说,承辉帝也不矫情,冒雪走了一个半时辰的路他也累了。

“昨夜雪压跨了八十三家的屋顶,人都妥善安置了。全体同仁四更天开始扫雪,五更天神机营的兄弟闻讯也加了进来。天亮以后,城内的百姓也不断的加入,清理积雪的速度比预想的快的多。”

见贾琏停下,承辉帝凝神注视道:“每年都有冻死的人,今年没有么?”

贾琏表情沉重的点点头:“有,微臣不敢欺君,目前一共发现三十六人冻死。”

承辉帝闭上眼睛叹息一声,微微仰面,露出痛苦之色。

你还不能说他在演戏,相比其他皇帝,承辉帝已经很难得了。看的见的地方,他是真的愿意救百姓。

“裘世安,内帑拨银一万交给五城兵马司,赈济衣食无着的百姓。有贾琏盯着,朕放心。”

贾琏听了没说话,真实情况还要严峻很多,京城有五城兵马司出动,神机营也帮忙,下面的县呢?

回头承辉帝又问一句:“顺天府的人呢?”

贾琏沉默了一下才回答:“暂时没见着!”

承辉帝脸上闪过一道怒色,上次国舅爷的事情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倒霉的是大理寺,顺天府只是严厉呵斥了一番。

“你忙吧,朕继续走走。”承辉帝脸色难看的起身,贾琏曾建议处理顺天府,当时考虑到不想闹大,所以稳了一手。

没曾想,顺天府被训斥后,依旧不改怠政的毛病。怎么说呢,当年还是王爷的时候的老部下,承辉帝还是很宽宏的。

若非韩宗不自爱,能够体会上意,不是自视甚高,如今内阁必有他的一席之地。皇帝用人,还是愿意用自己人的。即便自己人犯错,能护短的时候一定是护着的。今晨的事情给承辉帝冲击不小,比身份顺天府还能比贾琏高?一个在家里烤火取暖,一个在外率部抗灾,高下立判。

无能之辈也还罢了,还是个懒政的主。贾琏也懒,但人家不耽误事情,关键时刻总能顶上去。

贾琏目送承辉帝远去,转身对众人道:“好好表现,陛下都看见了。”

众下属面露喜色,干劲十足的继续各回一线。

去往顺天府的路上,承辉帝对身边的裘世安道:“朕是不是太心软了?此前大雨内涝时,顺天府也没什么表现。”

裘世安假装没听到,一言不发的跟着。这种事情怎么能误导当今皇帝呢?圣人犹豫的时候,说一个字都是错的。

人与人是不能比的,贾琏现代的老基层,平时懒一点没问题,出现灾情必须冲一线是刻在骨子里的概念。

裘世安没说话,承辉帝继续自言自语:“承辉初年那场大雪,冻死了八百多人,百姓生火取暖,引发火灾,又烧死了三十多人。自贾琏接手五城兵马司以来,虽然捞钱狠了点,每逢灾情五城兵马司总能应对得当。满京城那么多官员看在眼里,怕是拿他当笑话呢。御马监三万人,仅仅是清理了紫禁城周边,外面那么多地方受灾,也不肯多看一眼,朕心里不是滋味啊。”

这一下裘世安没法子继续装哑巴了,赶紧开口:“圣人不必自责,有司各有其责,各部门懒政,赖不到圣人跟前。”

承辉帝没说话了,继续往前,至顺天府见大门紧闭,终于绷不住了,掉头就走,一边走一边吩咐:“让人传口谕,回乡养老吧。”

裘世安赶紧应下,也不提什么顺天知府不过五旬,养老还早的话。承辉帝没让龙禁尉直接抄家抓人,裘世安觉得很仁厚了。

贾琏这边还有不少事情要做,特意交代下去,拨款帮助百姓修缮被压垮的屋顶,家里情况实在困难的,安排个扫大街的活。

“区区一个衙门,能力有限,只能尽力而为,救一家算一家。”贾琏说着还挺难受的,现代社会地方官要在救灾的时候后退了,政治前途基本没了。大周的官员则完全没这个概念,只要百姓不造反,或者造反了没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一般都是没事的。

这种官、僚政、治的生态,注定要出现官员与地方士绅豪强勾结在一起,对底层百姓疯狂的剥削。

做官的都是流官,一个地方干几年,直接走人换地方,不存在龙王归来的戏码。穷苦百姓的死活,与之何干呢?

最典型的就是京城了,大老爷们心善,见不得穷苦人受罪,所以城西这片根本看不到穷人,全都撵城北去了。还是那句话,那个面对万岁呼声时,回答人民万岁的伟人,五千年出一个。

什么叫初心不改,很多人在单位里做个小领导,都要把权力发挥到极致,一个公务员,坐网约车都要为难司机。

一个人身处巅峰,却依旧怀着初心,此伟人之所以伟大之处也。

贾琏从来没觉得自己伟大,觉得自个就是个俗人。有权利,不作恶,善待穷人,这是他为人处世的底线。

同样跟着一起辛苦了一夜的五个御史们,一开始心里也不舒服,慑于贾琏的淫威才跟着出来干活的。

没人觉得,贾琏是心甘情愿的吃苦受罪,都觉得是了解陛下,故意为之。

承辉帝回宫的路上,御马监也扩大了活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紫禁城周边了,好多官员都上了街。

后续还惊动了九门统制衙门,赶紧派兵上街帮忙抗灾。

结果自然是全城的百姓自发的动员起来,清理积雪。

回到宫里的承辉帝刚休息一会,裘世安来报,顺天知府前来认罪并辞行。

心情刚刚缓和一点的承辉帝挥手怒喝:“让他滚蛋,朕不想看到他。还有,顺天府官员,集体降一级。”

裘世安只好出去,委婉的劝走顺天知府。这位知府老爷,嚎啕大哭的离开紫禁城,次日一早没等过年呢,便离开京城,结束了仕途。

关于顺天府的处置,消息传的很快,周边各县很快都知道了,并且快速的行动起来。

晚不晚的不说,至少是行动起来了,只能说杀鸡儆猴起作用了。

黄昏时分,天依旧阴沉,似乎随时又要下雪的样子。

贾琏被传到宫里,面君之前,花一炷香时间,仔细的整理了官服,看上去整洁了许多,这才入内。

承辉帝看见贾琏站在面前时,人不是叹息道:“一天一夜没闭眼了吧?在外头还抽空整理衣裳,担心朕怪罪么?”

贾琏正色抱手:“陛下可以不罪微臣失仪,微臣不能不自守君臣之礼。”

承辉帝表情凝重的看看贾琏,没再就这个说话,问起后续的抗灾工作。

贾琏简单的汇报一番,提到了九门镇守军和御马监的参与进来的功劳。

承辉帝当即怒道:“他们有什么功劳?朕没惩罚他们怠政之罪便罢了。”

贾琏立刻一脸严肃的抱手劝谏:“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抗灾并非此二军的职责,他们的正职是保卫陛下的安全,有余力时才做额外之功。所以,此二部非但不能罚还要赏。至少那些基层官兵该赏,他们承担了分外之事。还有不少顺天府的衙役走吏第一时间投入救灾,不该受罚。”

承辉帝听了点点头,却没有表态,反问一句:“顺天知府辞职养老,何人可继任?”

贾琏知道皇帝不是故意的,纯属习惯所致,于是再次正色道:“陛下应询问吏部尚书,取一为官清正的官员为顺天知府。”

“朕登基十年了,时不我待啊。”承辉帝的有感而发,贾琏没法接,只能闭嘴。

“贾琏,明年的会试,可愿为考官之一?”此言一出,可见承辉帝的用人之道。好用的一定会往死里用。

“会试嘛,微臣还是别找老臣们的骂为好。”贾琏非常干脆拒绝了,这活是他能做的么?别说会试了,乡试贾琏都不会接的。

这么说吧,要做考官,贾琏只愿意做主考,副手当着没意思。受年龄的限制,贾琏要做主考,反对声浪能淹没京城。

承辉帝哑然一笑后,摇摇头:“朕欠考虑了!你累的不轻,回去休息吧。”

贾琏告辞出宫,回到家里,妻妾们上前嘘寒问暖,心疼的不行。这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等于天塌了。

贾琏安抚一番,泡了个热水澡,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汤后,倒下就睡。

一觉醒来,已经是次日正午了,香菱和袭人早起就轮流守着,见他起来赶紧伺候着。

先清理内务,后梳洗外部,贾琏总算是回了点神。这些年坚持锻炼,加之年轻,再累都是睡一觉起来就完全回血。

对着镜子看着身后梳头的袭人,贾琏问她:“夫人和两位姨娘呢?”

“要过年了,都在忙着呢。”不等袭人说话,香菱拎着铜壶进来,边说边给贾琏泡茶。

香菱非常有趣,在书房的院子里是一个人,出了门又是另外一个性子。

袭人找一下存在感,说了个八卦:“这两日,宝二爷跟前的丫鬟和婆子,挨了不少大骂,所幸人没被撵走,不然年关跟前被撵走都得寻短见。”

王夫人的心肠狠毒,原著里是有交代的。贾琏暗暗记住,回头交代王熙凤一声,家里下人就算撵走,也不能闹出人命来,需妥善安置。

好名声来得不易,毁掉却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