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13章 操之过急

红楼:我是贾琏 第313章 操之过急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313章 操之过急

第313章 操之过急

文官反抗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就是一件事情出现僵持的时候,抛出另外一件事情来。

野心勃勃的梁道元本不打算现在抛出这个事情来搞事,但架不住皇帝花活太多了,一个预算制度还没整明白呢,接着就是内阁增补,现在又是考成法。这是要逼死内阁的节奏啊,难道不能一件一件事情来么?承辉帝表示,当然不行,国家颓丧如此,恨不得一日全功。

“说吧!”承辉帝还是稳住了,总是要来的,不外乎反复拉扯就是了。把内阁全部换掉不是不行,只是这样做吃相太难看,有损君威。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当皇帝的动不动就掀桌子,只能说明你无能,御下能力不足。

“两广多名御史,联名上了一份调查材料,王子腾出任两广总督后,横征暴敛,打击同僚,任用私人,勾结西夷,组建私兵,有谋反之像。”

梁道元一开口就是个大的,这事情怎么说呢,这些御史为何没有直接上奏皇帝,而是走的内阁路线,解释也很简单,为了安全。

王子腾在两广干的事情很多,承辉帝基本上都知道,这些罪名要较劲呢,帽子也是能扣上的。要是不较劲,也不是大事。

敛财是为了打造新式水师,毕竟这是最吃钱的怪兽。按照西洋人的战舰来算,一艘战舰远近火炮上百门都是很正常的,船的价格不算,炮的价格就不是个小数字。对外贸易的税王子腾只能看看,不能伸手,怎么办呢?他还想把安南侯变成实际的。

两广农业税人头税那点收入才几个钱?如果没有对外贸易,那就是个穷山沟。你就别说秦汉了,就算是北宋的时候,湖广以南的开发都不足,何况岭南呢?也就是南宋那会,不开发不行了。

没钱又要打造海军,只能另辟蹊径。王子腾选择的是搜刮地方和打击走私,然后顺藤摸瓜的拿下一些当地士绅以及官员,坏就坏在王子腾缴获的鸦片没有销毁,而是又转手卖掉了。本就断了很多人的财路,你要堂堂正正的,别人也奈何不得,但你王子腾可不是什么白莲花。

说到搜刮地方其实也很简单,还是从打击走私起头。沿海地区参与走私的士绅不要太多,王子腾打击走私,拔出萝卜带出泥,你要秉公执法,该杀的杀,该关的关,也就是简单招人恨,最多编造一点罪名诬告一下。王子腾直接给那些士绅开价,交钱放人。

还有一件事情,王子腾带去的骄兵悍将,在当地也没少干欺男霸女抢夺田产的事情。你跟我一样是黑的!

这份黑料早就到了梁道元面前,一直压着就是留在这种时候丢出来的。

承辉帝能不知道么?知道为何不管?很简单,他看的出来,王子腾在自污。他知道龙禁尉在广州眼线众多还这么干,不是傻,而是主动将把柄交给皇帝。当初在西域的时候,更过分的事情王子腾都干过。其中干的最多的就是倒卖胡姬!不是王子腾带头干,吴玉辉哪来的那么多胡姬。

王子腾知道自己一定会被弹劾的,只是没想到弹劾来的这么晚。

说到自污的事情,王翦干过,萧何干过。只能说,皇权就是这么操蛋,只要你不想造反,又不想被莫须有的罪名拿下,主动干点坏事保命。

“让人把卷宗送到御前。”承辉帝心知肚明,但也只能装不知道。只是不知道梁道元知道不知道。

无论如何,这个时候承辉帝必须强硬,不能被梁道元丢出来的东西乱了节奏,所以很果断的补一句:“预算制度明年必须确定并执行,考成法年底前必须完善并朕核准,明年执行。”前面说的心平气和,稍稍停顿之后加重语气:“此二事,不容驳回,内阁不允,朕发中旨。”

中旨意味着皇帝与内阁在某件事情上无法达成一致,皇帝被迫行使最高权力。一旦皇帝这么做了,内阁全体成员只能请赐了。

话说到这份上,承辉帝已经不留余地了,要么接受并负责执行,要么现在乞骸骨。免得传出本朝皇帝开中旨的先河,大家一起丢人。

承辉帝还有另一层意思,预算制度你们在拖,朕很清楚,这笔帐还没算呢。

千万别觉得不可思议,皇帝能直接指挥的人不多,身边最信任的几十个大臣而已。下面的大臣与皇帝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一些大臣选择直接请辞,这活干不了,爱谁谁。一些大臣选择服从,权力太香了,没必要跟皇帝死磕。还有一些大臣选择拖,当面答应,就是不执行,或者乱执行。

第三种大臣最多了,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斗争的艺术。

一般来说,考成法这种事情,下面的官员必然抵触。我是来做官享福的,你累傻小子呢?

皇帝和内阁齐心,或者内阁足够强势,也能执行下去。比如张居正,就是谁不干谁滚蛋,老子只看KPI。

现在的就是第三种情况,在中旨的压力下,孔照起身抱手,躬身一拜:“臣等服从!”这措辞就很明确了。

承辉帝知道这老家伙怎么想的,很干脆的补一句:“明年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各位阁臣好自为之。”

很直接,不好好干,自己滚蛋,朕不留。承辉帝太了解这些文臣了,所以不留余地。

为何不直接全部换掉阁臣呢?还是那句话,面子上太难看。

事情到了这一步,除非真的不相干,愿意回家养老,内阁大臣们只能坚决执行了,而且要加速,不能给皇帝找到借口开了你。

以前的承辉帝畏首畏尾,不是他不想干,而是有太上皇为首的小忠义亲王集团的掣肘。现在打掉了最大的威胁,皇帝不想忍了。

内阁会议在苦涩的气氛中结束了,尽管细节没传出来,但是内阁五位大臣在会议之后,立刻召见各自下属中的多位大臣开会是可见的。

打着巡视的借口,贾琏在城南享受**生活的时候,邦邦邦的有人在砸门。

门口附近蹲着的社会闲散人员围上来时,门口打开,柱子看一眼便道:“是夏大爷啊,自己人!”前面是招呼下岗,后面是通报。

社会闲散人员退下,夏刚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冷汗:“这地方,龙潭虎穴啊。”

贾琏出现在院子内,看着夏刚道:“你不要造谣啊,什么龙啊虎的,注意措辞,小心我告你毁谤。”

夏刚笑嘻嘻的不当真,上前道:“我就一个人,还是偷偷摸摸来的,你这倒好,刚才门口至少十个人。但凡柱子出来的晚一会,我少不得挨一顿打,这能算冤枉你么?”“一派胡言,正经人谁砸门啊,一张拜帖都没有。”贾琏带着笑,领人进门。对于夏刚能找来,一点都不意外。

“听说没有?”夏刚一脸神秘,贾琏头也不回,进门上炕坐下:“我听说啥?你倒是说明白点。”

“早上的内阁会议啊。”夏刚直接点明了,贾琏摇摇头:“没旁听,不知道。”

坐下的夏刚不禁长叹:“这么巧今天没让你去,陛下真爱惜你!”

贾琏听出意思来了,端起酒杯先碰一个,放下杯子亲自动手满上才问:“说仔细点。”

夏刚就是来报信的,自然把知道的都说了,贾琏听罢微微发愣了一会,轻轻的咂嘴:“啧,这是真急了啊。”

“这事没法说,我觉得,你这个御史巡按,可别白当了。”夏刚轻轻的点一句,应该是夏守忠的意思。

贾琏摇摇头;“你叔叔还指挥不动我。”如此不给面子的话,夏刚并不生气,认同的点点头:“我叔叔也这么说。”

“为君分忧也要分事情,分内的事情能做,其他的事情不能做。”贾琏态度明确,夏刚也不遗憾,跟着点点头,继续喝酒。

酒足饭饱,夏刚干脆的走人,贾琏一个人靠着墩子发呆时,姐妹俩出现收拾残局。

端着茶杯一口都没喝的贾琏,烦躁的起身在原地转圈,这个事情到底该不该掺和,非常的犹豫。

整顿吏治很重要,但是在贾琏看来,应该先等预算之制度执行一年后,再推行考成法,通过这个事情先把官员筛一遍。然后再推出考成法,才能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现在属于胡子眉毛一把抓,肯定要出乱子的。

这么说吧,千万不要高看了官员的节操。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政绩,前任把数据做的很好看,拍拍屁股高升了。下一任官员出于潜规则,只能默认,面对前任留下的优秀数据,不想进步的还能躺平,想进步的只能加大压榨力度,做出更好的数据,给下一任留下更大的坑。

官员只要一味追求政绩,必定竭泽而渔。

一项制度的执行,是否能惠及地方百姓,往往要看当地的官员能不能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

就古代官员的德行,还指望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还不是上面有什么政策下来,下面就强行推进。

思之再三,贾琏决定不掺和进去。考成法只是官员累一点,又不是重新编写鱼鳞册。只要不涉及土地兼并,一时半会的还不会出大事。

不过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还是要做点事情,不说未雨绸缪,也要给那些逃进城谋生的百姓多个找活路的机会。

《促进工商,强化海贸,为来年财税增加打基础的报告》

贾琏的奏折,标题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等着来一次惊天动地的大起义来动摇大周统治根基,还不如先下手催生一个新的阶-级。

即便贾琏这辈子看不到,也要为后辈们多留一条活路走。

贾琏还是被召进宫了,不是为了考成法的事情,而是另有原因。

乾清宫,一头黑线的承辉帝把一份报告丢贾琏的脸上:“看看!”

贾琏伸手按住脸上的报告,拿起来翻开仔细看看,看完后总算彻底明白,王子腾那封信啥意思了。

“陛下,此事以臣之见,不外有二。”贾琏果断的决定要真诚。

承辉帝点点头:“说!”贾琏一脸真诚道:“海贸税收不能碰,王子腾只能走歪门邪道,不然哪来的钱搞水师,那玩意太烧钱了。二者,王子腾有自污之意,此事从西域平叛时便能看的出来。”

“你说,该如何处置,这可是梁相送来的。”承辉帝不动声色的说明情况,贾琏听了顿时陷入了沉思。

你要不推考成法,人家能这么干么?你不是闲的么?那陛下受累处理一下这个事情,臣实在压不住了。

贾琏都能想到梁道元说的话。

沉默了好一会后,贾琏没有就王子腾的事情发表意见,而是转移话题:“考成法能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但同时官员为了政绩搞出各种摊派。底层百姓苦不堪言,活不下去只能先卖土地后买儿女,最后卖自己。三年吧,最多三年时间,土地兼并的严峻情况必定加速。所以,陛下的考成法,到底该如何修改完善,很重要。臣这里有一份奏折,将来能起到一定的缓和效果。”

贾琏从袖口里摸出奏折,双手奉上。

承辉帝接过仔细的看了起来,好一阵才表情错愕的看着贾琏,怎么说呢,这厮看问题的角度确实全面。

思索一番后,承辉帝看着贾琏道;“朕记得,当初你就提过要给工商业解绑。”

贾琏点点头;“确实老调重弹了!”

承辉帝没表态,放下奏折道:“容朕想想,你先回去,不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