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86章 今夜有事

红楼:我是贾琏 第286章 今夜有事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286章 今夜有事

第286章 今夜有事

这事情根本经不起推敲,明明皇帝抬了手,给一个外放的机会。大过年的史家兄弟还去老太太跟前哭穷,这是丢谁的脸呢?原本好好的等年过了外放三年,一任下来别太贪了,十万两银子轻轻松松。现在是摆明了得寸进尺,希望贾家出力,官复原职,不用外放。

京城里呆着多舒服啊,离家近,钱也不少挣。问题是史家兄弟才罢官几天啊,就想官复原职。皇帝的脸面何在?这哪里是来求人帮忙的心思,这是抱着坑人的心思来的。坑的还是贾家现在的顶梁柱贾琏。

贾府西边,贾母的宅院内,尤氏与秦可卿来的稍稍晚了点,人还在院子里就听到在贾母中气十足的骂人:“你回去告诉两个黑了心的废物,败了史家还不算,还要连累我那乖孙。求人帮忙还要讲价钱,有本事靠自己,他们不要脸,我还要脸。”

二人进堂上,见史家来的管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贾母一脸怒气的站着,抬手指着地上的人破口大骂:“主子不懂事,你这个做下人的也不劝他们学好,真敢到贾府来传话。揭不开锅的话也敢说出来糊弄鬼,真当我老糊涂了?”

史家管事被贾母大骂一通后连连磕头告罪,连滚带爬的去了。

尤氏与秦可卿上前问候时,秦可卿好言相劝道:“老祖宗,何至于此。都是自家人!”

贾母听了叹息道:“正是自家人,才要好好的骂一通。几十岁的人了,做事不过脑子。乖孙琏儿在陛下跟前卖了好大的面子,才算是求情成功,罢官改外放。他们两个跟着别人闯的祸,却要乖孙擦屁股。史家交在他们手上,败亡怕是不远了。”

秦可卿听出来了,贾母更多的是为史家的今后担忧,便安抚道:“老祖宗一通骂,振聋发聩,必能骂醒他们,从今以后励精图治,将史家发扬光大。”

贾母听了这才好受了一些,眼神却一直在王熙凤身上转悠,适才王熙凤一直沉默不语,坐在一旁沉默不语,贾母担心她心里不痛快。回头告诉贾琏,因此伤了祖孙二人的感情,那才是大大的不妙呢。要知道,二房没有她的支持,如何能安居荣禧堂。贾琏孝顺不假,心里难免没疙瘩。今天的事情,但凡有点偏心,贾琏心里又记一笔,今后没准便家无宁日。

曾几何时那個低眉顺眼的乖孙,如今也要看他脸色行事了。

贾母内心五味成杂,当初偏心二房,有贾赦不争气的因素,也有二房夫人王氏、元春的成分在内。初衷是维持贾家的荣华富贵,谁能想到贾琏说起来就起来了呢?

早知如此,就不该让贾琏娶王家女,如今这姑侄俩面上还能维持关系,暗地里不好说。斗不斗的不知道,换成自己做媳妇那会,婆婆倒是能忍,婶婶绝对不忍。也就是乖孙媳妇顾全大局,非但没主动争斗,反而将李纨拉来帮着管家,这才维持了内部和谐。

别看贾母明面上总是夸秦可卿最得她的意,实则心里最看重的还是沉稳大方的王熙凤。

没错,王熙凤进门后,给贾母的感觉就是如此。

女人之间的关系,贾母自己怎么过来的,心里能没点数么?尽管出身史家,贾母还是很清醒的,贾家才是她的根基所在。

史家的管事出了西边的院子,被人叫住在前院等了一会,但见王熙凤被丫鬟扶着过来,语气温和道:“祖母说话重了点,别往心里去。史家有难处,贾家不能旁观,这点银子拿回去,算是贾家的一点心意。”

史家兄弟这边确实是被人撺掇,年前去北静王府送年礼的时候,年轻的北静王态度热情的招呼他们。看似随意的提了一句,贾琏在皇帝面前说话管用。

并不愿意出京的史家兄弟,记住了这句话,回去后便一番商议,决定派个管事去贾母处探一下口风。成不成不要紧,万一成了呢?这就是所谓的人性自私。他们完全没想过,如果贾琏受迫于贾母的压力去求皇帝,后果会如何?管事的回来,兄弟二人赶紧询问结果,了解情况后不免失望。不过也不亏,拿到了一万两银子,过年的花销有了。二人也没多想这银子拿了会有啥后果,反倒称赞王熙凤大方。

此事贾琏当日回来后,听了也就是付之一笑,至少面子上没看出任何端倪。晚一点去给贾母请安时,非但没生气的意思,反而安抚贾母别动气,也没提一万两银子的事情。

年前送年礼的事情,往年都是贾琏去做,如今自然不用亲往,安排林之孝与来旺去做。

说的难听一点,比贾家门户高的,让贾赦去出面就是了,其他的也轮不到贾琏主动。

眼瞅着小年到了,公务缠身的贾琏日日坐镇五城兵马司,主抓京城治安、卫生,这是当下看着最要紧的事情了。

这日东平王大摆宴席贺寿,贾琏自然是不会去的,反倒一大早进宫求见。

承辉帝屏退左右,身前只留一个裘世安。君臣说话时,裘世安跟前伺候茶水后,主动的退了出去。站在外面的裘世安,小心翼翼的检查,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君臣独对时,贾琏直言不讳道:“满城要员多在东平王府!一旦有事,后果不堪设想。”

承辉帝听了忍不住叹息道:“朕也不希望看到有事,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何不可呢?”

对此贾琏很不客气的打醒承辉帝道:“陛下所想,奢望也!所谓欲壑难填,陛下退一步,他们就进一步。顶层权利资源就那么多,陛下让无可让时,必然起争斗。”

贾琏昧着良心说话,实际上是承辉帝一直在咄咄逼人,又是清欠,又是整顿京营。忠义亲王,四王八公,哪家晚上能睡的着?也就是贾府一个例外。

“爱卿所言极是!朕不能再退了,这国家非朕一人的国家。”承辉帝说着自己都信了,唯独贾琏没信,腹诽:这是你的国家吧?皇权再怎么温情脉脉,贾琏都不会完全信任的。到了贾家这个阶段,感情不重要,利益关联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贾琏的因素,王子腾不会放弃京营的兵权,也不会离京万里。

承辉帝见贾琏低头不语,等待指示的恭敬姿态,也懒得继续装了:“正月十五放花灯,那是放花灯么?那是障眼法!东平王借寿诞大宴宾客,未尝不是在打配合。恐怕东平王早就安排妥当,一旦有事立刻出城去通州,静观局势变化。又或礼花为号,铁骑进京,清君侧。”

能说出这番话,说明承辉帝根本不信东平王。想要获得承辉帝的信任,此刻的东平王就该在山东老实的呆着,而不是借口生病回京,又大办寿宴。要知道,东平王寿诞,带兵的勋贵们,绝大多数都要去赴宴的。

“陛下,臣已经严令神机营枕戈待旦,一旦有事,一个时辰内,保证京城可以到达京城任何一处要地。同时,臣撒出去数百探哨,少有异动,第一时间上报。臣出宫后,坐镇神机营,以防有变。”贾琏非常严肃的告知自己的安排。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道:“以防有变,说的好啊。朕看是一定会有变的,从现在到正月底,没有哪天比今日更适合兵变了。”看来承辉帝早就笃定是今天了,又或许他有别的消息渠道,确定了今天。

“如此,臣这便告辞,安排应付一切。”贾琏抬手重重的敲打胸膛。

“去吧,万万小心。”承辉帝叮嘱一句,贾琏重重的点头:“一旦有事,臣即率部杀向西华门,确保陛下无事。”

“紫禁城的安危,爱卿无需多虑。一旦有事,首重乃破敌主力。朕不怕他们杀来,就怕他们离开京城,或关中,或关外。届时,想要再剿灭,必定大费周章。”

听到此处的贾琏点点头:“臣明白了,臣还是坚持,一旦有事,遣五千精锐至西华门,紫禁城一旦出事,臣的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

承辉帝听罢表情微微一怔,随即凝重的挥挥手,示意贾琏可以走了。

出了紫禁城,贾琏依旧先去五城兵马司,日常交代一番后,借着巡视的理由离开。

从时间和经验上判断,如果要兵变,最合适的时间就是入夜后,届时城门关闭,主要有内应,城外的军队进城,守住九门,承辉帝无处可逃。两代皇帝的心思都差不多,绝对不能让对手跑出京城。

年关的京城大街上热闹非凡,到处都是正在置办年货的百姓。巡视的贾琏没坐车,也没骑马,直接便衣走在人流中。基本可以确定,兵变就在今日。

唯一没想明白的还是那个无尘,这个女人在水月庵蹲守的目的究竟何在。难道说,只为了认识一下自己,能勾引则勾引,勾引不成则寻机行刺?不对,要行刺也不是现在,好歹等大军进城后吧,提前行刺只会引起承辉帝的重视,坏了布局已久的大事。

为何说布局已久呢,这大概要从四王八公为首的勋贵集团站出来争功开始。东平王去了山东,看似气不顺的承辉帝,拿史家兄弟开刀。勋贵们意外的没有团结起来反抗,是牺牲史家兄弟么?贾琏现在认为不是。而是有人在背后压住了众人。

无论如何,过了今日,真相大白。

贾琏前脚出了乾清宫,后脚裘世安便向承辉帝禀报:“圣人,元妃要生了!可需奴婢唤回贾大人。”承辉帝听了先是一喜,随即又面色平淡道:“告诉皇后,元妃不可出事。派人往贾府知会一声,贾琏那边,自然有人知会,他也知道该怎么做。算了,朕亲自去一趟。”

承辉帝直接去了元春处,到的时候周皇后已经在了,并且拦住承辉帝道:“陛下止步!”

承辉帝也没硬要往里去,叫上周皇后一道,在附近走了走,交代了一干要紧的事情。尤其重点让皇后转告元春,皇帝来过,回去等结果了。

夫妻同心,周皇后知道承辉帝的心思,让他安心去等结果。

回到乾清宫的承辉帝,看见等在外面的夏守忠,吩咐他跟进去。

贾家,得知元春进了产房后,贾母跟前立刻汇聚了一群人在等消息。

其中王夫人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说话的声音都提高了一个音调。

众女人议论纷纷,都在说元春一定会生个皇子,从此母凭子贵,连带贾家跟着富贵。

王熙凤难得安静的坐在一边,看着众人围着贾母和王夫人说话。心里想的却是贾琏私下里说的话,元春最好生个公主,生皇子未必是好事呢。

【无所事事】的贾琏在街上转了一天,很多人都看见他东游西荡的。一直到贾琏回到五城兵马司,才见到贾家来报信的人,知道元春进了产房。

贾琏借机离开五城兵马司后,上了一辆马车,悄无声息的到了神机营驻地。

杨副将在此等了一天了,见到贾琏颇为严肃道:“卑职奉命在此坐镇一天了!大人有何吩咐!”贾琏大步流星的进了中军帐,看看外面天色黯淡后,交代一句:“都安排好了?”

杨副将道:“军令已经下达,年前所有人天黑前必须回营,以防有事,违令者斩!”

这是很正常的一道军令,当兵的过年不得离开军营,防备可能发生的变故。差不多每年都有这么一道命令,只不过看下面的执行。往年的执行基本是走形式,外界也习惯了。今年情况不一样,杨副将再三严令下属,从小年到大年三十,都必须严格执行纪律。

等年后了再轮流休假!下面的人对于杨副将的命令表示理解,毕竟新官上任,谁不想进步呢?

天黑之前,出营的将士陆续归队,高级将校进了中军帐,看见坐在中间的贾琏时,心里都会咯噔一下,气氛不对,恐怕今夜有事。

贾琏对着所有人道:“营门已经由本官亲卫把守,各位想出营也不能,还是都安心的等待。我也不想有事,更不想杀人,只是不得不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