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26章 我牛马也

红楼:我是贾琏 第226章 我牛马也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226章 我牛马也

第226章 我牛马也

“尊夫人有喜,孤备下一份礼物送上。”打发了传教士,听鸿胪寺的人汇报了准备工作,没一会就完事了,李亨开始与贾琏拉关系。

两江之行对于李亨而言,收获巨大。主要是看到了基层士绅的真实嘴脸。那么朝着官员,必为士绅一员,那么可以推断官员的家人们都是啥货色了。

正因为如此,郧阳府的做法,才算是震撼了李亨,并且意识到,为何贾琏受宠了。

拉到旗下做牛马是不可能了,这是亲爹的牛马,李亨只想着与贾琏把好关系维持下去。

贾琏的印象中,李亨这个人是很聪明的,出宫开府之后,成长的很快。虽说本性难移,但能够装一辈子礼贤下士,那也只能认为是真的。

双方合作中虽有瑕疵,大体上是好的。

贾琏在谈话中也不那么保持距离了,不想谈自家的话题,直接转移目标:“殿下喜好胡姬?在下可取信西域,让人挑几个好的送上门去。”

李亨心思被看破,心虚的四下看看,没人在侧时才低声道:“西域胡姬保守的紧,脸都要遮住的。这西洋胡姬,作风大胆,颇为新鲜,故而多看了几眼。”

贾琏微微一笑,低声问:“大么?”

李亨没有防备,本能的点点头,反应过来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贾琏进一步道:“我劝殿下最好不要动心思,那女的是个吉普赛女郎,其地位放在本朝,就是贱籍。如传教士所言属实,此女为娼家也。西洋贵族女性生活糜烂,其夫往往以妻有情人为荣。**导致花柳泛滥,次女没准就有。殿下想要西洋胡姬,可以找传教士要。”

李亨不是很明白,也不知道圣女的存在,贾琏也没继续解释,准备提前下班走人。

最近一直在忙,难得有休闲时间,为何要累死累活呢?

年纪轻轻的,太追求进步毫无意义,眼下不求进步,但求三十岁混到从三品,这就算是飞速进步了。年轻居高位,不是好事。

李亨有日子没见贾琏了,自然不肯放让走,死活要请客。

贾琏无奈的威胁他:“公务在身,怎么好赴宴,殿下还是多琢磨琢磨,接下来该如何处置法兰西使节之事,处置得当,必得陛下欢心,处置不当,白日宴饮就是罪名。”

李亨顿时醒悟,连忙作揖道:“还请贾兄教我!”

好嘛,都不自称孤了。

“很简单,四個字,入乡随俗。既入我朝,当尊本朝礼仪。不会也不要紧,慢慢学就是了,学会为止。总之,绝对不可出错。此事可大可小,我闻二殿下在央行干的还不错,朝臣多有赞誉之声。殿下势头刚起,切切不可大意。”

一番话算是比较难得了,以前贾琏是从不掺和的。

李亨听了顿时欢欣鼓舞,心道:“贾琏向着我了。”

这事情怎么说呢,贾琏当然希望是李亨上台,毕竟李元那边完全没接触,好像那位殿下的手下,都是看不上自己的所谓名臣,多为方党余孽。

提到李元,李亨不禁露出担忧之色:“二兄有贤王之名,我远不如也。”

贾琏听这话明显的信心不足,那怎么可以,赶紧给他鼓劲:“陛下春秋鼎盛,身为皇子,有贤王之名,可不是什么好事。哪天六月飞雪了,头上掉几片雪花,那就是王上加白。”

李亨不是很明白,一脸疑惑,贾琏四下看看,知道柱子在门口站着,压低了声音:“二殿下越得朝臣拥戴,越易被忌惮。如今二殿下在央行,审批上卡的不严格,将来一定会出事的。需知,这些人本就有钱,才能以钱生钱,家中还有人在朝为官,想想前明晋商吧。没事多翻翻《太祖实录》,定能受益匪浅。”

李亨听罢,顿做沉思状,贾琏之言,可谓指明了一条道路。

能不能继承皇位的关键,自然是在父皇身上。如何获取父皇的信任,贾琏不是说了么?

学太祖!

心中有事的李亨,也不惦记什么西洋胡姬了,赶紧回家去,让人找一套太祖实录。

至于李元那边,贾琏分析的很清楚了,得到朝臣的拥戴,并不是好事。

回到家中的李亨,很快拿到了太祖实录,仔细的看目录,很快找到了相关内容。

【时有御史奏报,晋商多有走私胡人者,太祖令龙禁尉查之,得实据,灭百余户。】

就这么一段话,看的李亨后脊梁冒冷汗。

父皇类太祖,当年太祖灭百余户晋商,如今晋商依旧在朝中有广泛的影响力,这主要得益于太上皇时期,对晋商停止了打压,使得晋商快速崛起,故而有南徽北晋并称。

央行成立时,晋商得到了太上皇的大力支持,才有了如今的晋商银行。本部在金陵的两江银行,主力则为徽商。然则晋商势大,如今多有触手进入两江。

这些消息都是李亨瞬间想到的,贾琏难道是在暗示,二皇子背后有晋商摇旗呐喊么?

李元确实优秀,行走坐卧,为人性格,非常符合文臣的胃口。

李亨想到这里,不禁暗道【我得贾琏相助,勋贵能向着我么?】

可惜,身边还是缺少谋士啊,如此纷繁的局面,实在难以看透。

开府之后,李亨采取了保守的策略,故而身边缺人。主要原因还是他这个皇子缺乏号召力。跟着他干没前途,自然没有文臣愿意入幕,想来的则是一些仕途不得志之辈。

书房内,贾琏手持一卷,放下后叹道:“《太祖实录》,细读可知当今天下。”

本朝太祖马背上得天下,可谓文武兼备的大能了。当然人都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了,只不过有的人天赋高,进步的快,有人低,进步的慢。

贾琏看来,李亨就是天赋高的,李元则是低的那种,或者说读书读傻了,被PUA了。

读书人有家国情怀,大体上是家在前。

这也算不得错,作为皇帝呢,肯定要想法做大蛋糕,而不是拼内卷。

(PS:有人说我为清朝洗地,我就搞笑了,当下的疆域版图,怎么来的?你是不是对道统两字有啥误解?**无能归**无能,那也是历史上一个继承中华道统的朝代。你非要踢出去,那就是卖国。奉劝这类人还是多读点书,免得贻笑大方。真正为清朝洗地的人,提的所谓人口四亿。丝毫不提当时的全球温度以及生活水准。吃糠咽菜这个词怎么来的?)

我大清就是一个拼内卷的典型案例,兼之非主流民族,更是做出了各种荒唐的操作。以甲午战争为例子,其实清政府更多防备的事北洋,清末新政那会,还搞出一个皇族内阁,彻底的令立宪派死心了。

贾琏观太祖实录,他比较爽,没必要为做蛋糕担心,主要是考虑如何分蛋糕。

再看太上皇秉政期间,就是一直在败家,把太祖攒下的家底,基本都败光了。嘉庆来了都要给他磕一个。为何不是乾隆而是嘉庆呢?因为乾隆给嘉庆留了个和珅啊。

扯远了,贾琏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借助达达尼昂到访的契机,推动大周走向大海。

为何是走向大海,而不是拓展西域呢?道理很简单,成本。海运成本最低。

很多人看历史文章时,丝毫不考虑成本问题,这是不行的。

任何行动都要考虑成本的,不仅要考虑朝廷的收入,还要考虑民间的收入。

任何一个皇帝在位,如果下面的人都反对一件事,那往往就意味着,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现实中你睁眼看看就知道了。(暗示:最近忙着房子维权的事情,更新往往晚一点。)

我这里说的大多数,不是指普通百姓,而是指多数的既得利益者。

你个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人士,你就别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听证会都被代表了。

次日一早,贾琏先进宫去了,毕竟领了皇命。

很顺利的见到皇帝时,觉得皇帝的眼神总是带着点讨薪员工的味道。

贾琏赶紧自我反省,最近确实不怎么进宫,这不是工作忙么?

一五一十的,说明了如何以李亨为首,处置使团的事情,又分析了使团的构成,以及西洋世俗权力与教会之间的矛盾。

“中世纪瘟疫大流行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教廷的权利受到了巨大的削弱。如今的法兰西,虽依旧以教会为尊,实则权利上已经发现了结构改变。”

贾琏说的这些,承辉帝不是很明白,抬手打断他:“说的详细点,什么文艺复兴?”

贾琏想了想道:“也就是这一百多年的事情吧,黑死病导致西方人口锐减,西洋信众原本以为教廷无所不能,但黑死病广泛流传,教会无能为力,导致民间多有哲人诞生,从各自观察的角度,开启了一场文艺运动。进而波及了天文地理等领域。西方开启大航海之后,从各地掠夺来的巨量财富,进一步推动了文艺复兴带来的各种思潮的发展。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推动了算学、物理等现代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基础理论的发展,反过来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并主要体现在航海以及军事层面。本朝看到的时,船坚炮利。”

听到船坚炮利,承辉帝微微皱眉,却很快又平息道:“你的意思,当与法兰西加强交流?”

贾琏摇摇头:“非也,区区法兰西,于西洋为大国强国,然则陆强海弱,本朝应面对整个西方,犯强者,借可学之。此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社会革-MING这种事情太过作死,贾琏是绝对不会碰的,其实太祖才是最佳人选啊。

但是贾琏不介意催生一个新的利益集团出来,用利益推着大家往前走。你不走,钱就被别人挣了,甚至本身的钱还守不住。

“西洋人善经商与海盗,臣以为,不可以正常人对待,亦不可回避之。不然此消彼长,假以时日,后代受难也。彼等要做生意,那便做,要来打劫,那就弄死他。一手拿紧俏货,一手拿枪炮,这才是面对西洋的正确之道。”

贾琏就不信了,我反复的说,一直坚持这个论调,时间长了肯定会有效果的。

承辉帝问“为何你建议使团前往奥斯曼帝国?”

贾琏道:“此帝国连接欧亚,大而不强,可以为盟友也。再者,不用本朝出一分钱,礼仪上周到一点,惠而不费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通过接触,一点一点的了解对方,知道对手的长短,此谓知己知彼。若闭关锁国,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天下之大,非中华一地也。天下至尊,当类盛唐,而不可学前明。”

承辉帝思虑一番道:“伱盯着点李亨,别让他出乱子。具体方略,出了问题唯你是问。”

贾琏怒了,出了事情我背锅对吧?好吧,你是皇帝,你说了算,先忍了。

正在此时,裘世安进来道:“陛下,大喜,大喜啊!”

承辉帝看他道:“喜从何来?”

裘世安道:“元妃身体不适,太医看了称,喜脉也。”

承辉帝果然是狠狠的一愣,自登基以来,后宫耕耘不断,却一无所获。元春的喜讯,说明他还是行的。心中狂喜的承辉帝,看了一眼贾琏,发现这厮呆若木鸡的表情,顿时心里不悦,悻悻的想:朕多年未得,竟传到他的耳朵里了?如今现实面前,知道错了吧?

贾琏简直如同天雷滚滚,原著中元春可没孩子的。

还以为是承辉帝不行了,没想到是有的地不够肥。

这事情对贾琏的冲击无疑巨大,毕竟一切都发生了扭曲,原著走向没有参考价值了。

贾琏回神后,见承辉帝不善的眼神,赶紧正色行礼:“臣为陛下贺!”

承辉帝得意的抬着下巴道:“裘世安,赏元妃父母……。”

现在就看十个月后了,要生个儿子,元春的贵妃就稳了。

贾琏想的是,元春在后宫里,能不能护住这个孩子。

不行,得加大对裘世安和夏守忠的贿赂力度了,不能像过去一样了。

这可真是意外惊喜啊,是好事,也不是啥好事。

如果生个公主,贾琏觉得是个好事,生个皇子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