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15章 贾雨村不办糊涂案

红楼:我是贾琏 第215章 贾雨村不办糊涂案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215章 贾雨村不办糊涂案

第215章 贾雨村不办糊涂案

现阶段赖二对贾珍的忠诚毫无疑问,这一路不敢懈怠,紧赶慢赶。

开始他还一路极为小心,遇见驿站,绝对不敢露,一定先住下。

就这么走了半个月,发现也没啥事情嘛。这一路去襄阳,比去辽东可安全多了。走辽东,隔三差五的能遇见马贼的骑哨,那真是稍微人少点,马贼就敢过来抢。

官兵来围剿,马贼变成了百姓,可谓烦不胜烦。还是持证上岗,朝廷认可的羁縻部落。

一路顺风的到了襄阳后,再往西没几天的路程了,赖二总算是放松了心情,没那么紧张了。毕竟这一路紧张过来的,人绷的久了,一旦松下来就很难紧回去。

休息一夜后,迫不及待的赖二立刻上路。此行顺利,三日可至郧阳,继续一路顺利,眼瞅最后一日了,赖二心里盘算着,两千顷地,赖家没下一成,不多吧?这就是二百顷,回头留下几个人守着,置办点家当,每年五百两银子的进项,不难。

这便算的正好呢,路上却一直没有遇见驿站,这一下赖大有点慌了,这毕竟是治安重灾区。见天色渐渐暗去,眼瞅着绝望的时候,赖二看见了山脚一处有幡子在风中摇曳,顿时喜出望外,果然是天无绝人之路。

店内小二出来迎客,笑嘻嘻的在围裙上擦手:“客官要住店么?”

赖二见他身材弱小,不像是那种干没本钱买卖的好汉,顿时心安了一些。

进入店内,见一妇人在案台前端坐,看见赖二还抛个媚眼儿。

赖二顿觉这荒山野岭的,遇见这么个妇人,倒也颇有一份别样风姿。赖二定了上房三间,又要了几斤鹿肉,两斤浑酒。七八人一顿好吃,不断的与妇人**之余,并不曾有任何防备你,席间一下人去了茅厕,再回来时听到有人在说话,好像是堂前的妇人。

“丁大头领何必费事,就这几個废物,请他们吃一顿板刀肉便是,何必好酒好肉的招待。”

“你不懂,行有行规,送人上路,总得给一顿断头饭。”

下人听的张大嘴巴,怕发出声来,拳头塞进去,想跑路,腿又软软的没力气,缓了好一会才恢复起立,蹑手蹑脚的找后门,突然见一男一女手拉手,同样小心翼翼的往外跑。

两边碰上后,两边都屏住呼吸,没有喊出声来,一阵手势比划后,知道都是在逃难的。男女在前,下人在后,一路悄悄的走后门出来,钻进路边的林子里,才敢说话。

“小的是这里的店家,闹民乱的时候,贼人毁了驿站,官府后来也没顾得上。小的便起了糊涂心思,在这开一家店,想必买卖不错,前一阵也还好,今日却天降横祸,如不是他们怕血腥味太重惊了来往客人,我夫妻二人也活不成。”

这下人道“劳驾带我去郧阳府报信,必有重谢。”

正说着呢,但见店内一阵伙伴晃动,有人在喊:“跑了,人跑了,快追!”

三人顿时一阵狼奔豕突,在林间乱窜,没一会就跑散了。

那下人慌不择路,一口气跑了半个时辰才停下,看看四周一片漆黑,绝望的瑟瑟发抖,寒风中在原地扛了一夜,天明时分再看四周,发现不远处就是官道,顿有绝处逢生之感。

郧阳府,贾雨村正在大堂处理一桩百姓纠纷的案子。

堂下一个妇人跪地讲述:“那白员外哄骗我家汉子去吃酒,席间灌醉后,拿他的手在契约上按的手印。我家汉子醒来才知被骗,人一急便吊死了。奴听乡人说,贾大人是青天,一定能还奴的汉子一个公道。”

“你放屁,明明是你男人赌输了银子,拿三十亩地做抵押,转租给别人。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不知道你家汉子好赌?”白白胖胖的白员外,中气十足的辩解。

堂上的贾雨村想起贾琏的交代,只要是百姓与富人起冲突,偏向百姓即可。贾琏在的时候,这些地主豪绅不敢造次,换了个知府,一定会生出事端来,一点一点的试探,陛下在开头就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念及于此,贾雨村又动了打劫白员外的念头,顿时拿起惊堂木狠狠一拍,啪的山响,顿时一片安静。贾雨村这才问那白员外:“本官让你说话了么?你这是藐视本官,来人,先掌嘴三十。”说着丢下一枚令签。

下面的衙役都是贾琏留下来的本地人,跟着贾琏时,没少收拾士绅。新来的知府老爷的脾气没摸清楚,一时半会也没人轻举妄动。

贾雨村一开口,这帮衙役便有了谱,一拥而上,给人夹住,不给他废话的机会,拿起令签就往脸上抽,啪啪啪的一顿抽,有人数数,这帮衙役是真的坏。

为了试探贾雨村,还故意数错了,从二十开始重来。

掌嘴三十,生生给掌嘴四十。就着,贾雨村也只是面带冷笑的看着,并未生气。

待这白员外被抽的一嘴牙没几个,话都说不出来的时候,贾雨村才道:“好了,现在你可以自辩了。”那白员外哇哇哇的一通乱叫,贾雨村却一脸认真的听着。

外面看热闹的百姓看的明白,衙役们更是明白,这位知府大人是真的黑。

贾雨村转头交代身边的书吏:“记下,被告犯口疾不能言。”

转头再看那白员外,整个人都气傻了,还有这么黑暗的地方么?

身后就是正大光明的牌匾,伱亏心不亏心。

“蒋氏,你可有证人?”

妇人哭道:“奴并无证人,奴家汉子总不会无端寻死吧?”

“来人,去查一下,当日在哪吃酒,都有那些人陪坐。今日便审到此处,被告收押,蒋氏可可有去处?”贾雨村又取了令签,衙役接了便去查问。

堂下妇人道:“奴家住在乡下,城内并无去处。”

贾雨村看看堂下围观百姓,顿时叹息一声道:“来人,带她去林家铺子住下,等待重审期间给她一份零工干着,不可使之流落街头。退堂!”

行至后门处,外间突然一阵百姓高呼,如同于无声处起惊雷:“青天大老爷!”

一股热流自后脊梁起,顺着蔓延到全身,贾雨村站住回头,朝百姓拱手致意。

如此又折腾了一会,贾雨村才回到后院,师爷急忙上来道:“东翁,祸事了。”

贾雨村听了一惊道:“何事?”好心情也顿时没了。

师爷上来一通低语后,贾雨村顿时皱眉不已,暗道:“真是晦气,贾家东府的管家,如何不招呼一声便来郧阳,好歹提前来个信,让我也好派人去接一下,事已至此,莫要吃了小公爷的抱怨才好。”

“先把人安顿好,我叫衙役去查,看看到底如何。”

师爷道:“那下人说了,如厕回来,偷听到一个妇人说话,提到丁大头领。”

贾雨村顿时惊道:“竟是这贼,赶紧去告知岳统领,丁达木下山了。”

派出去的衙役晚间回来汇报,确凿无疑,城东三十里弯的小店被一把火烧了,店家夫妇失踪,火场里发现八具尸体,数字对上了。

衙役还道:“那对夫妇倒是厚道人,做买卖从不骗人,不料飞来横祸,怕是那夜没跑掉。”

贾雨村愁眉不展,只好连夜书信一封,让人快马送往京师贾府。

至于尸体,再烧一回,抓几把骨灰放在坛子里就是了。

是夜,白家人求见,贾雨村见了礼单,颇为动心,但身边师爷一句话:“东翁,这张礼单,对于白家不过是九牛一毛。”

贾雨村顿时拍案道:“不错,白家藐视本官,罪加一等。”

心里默默的补一句,就五百两银子也想收买本官?本官手里可是有六千顷官田的。

五千两银子,说不得才好通融一二。

上任郧阳后,贾雨村最大的感受就是地面上外来百姓变多了,外地来租种官田谋生的。

此事令贾雨村颇为纠结,官田租给百姓,没几个好处。但这么多人,却是想留下的。毕竟空着的官田,那就只能长草不是?

经历过民乱的郧阳,人口急剧下降,比起动乱之前,不足一半了。

此事,贾雨村思之再三,也在心中对贾琏提了一句,等待他的回信吧。

因为加急的信,来回也就是二十日的工夫,贾雨村已经审完白员外的案子。结果可以想到,那白员外被定了个欺诈逼死人命罪,外加一个藐视官府的罪,两罪并罚,归还三十亩官田租约,赔偿蒋氏一百两银子,并处罚金五千两,以儆效尤。

白员外得以放出来后,当夜便气急败坏脑淤血,一命呜呼了。

经此事后,郧阳的士绅们又老实了。这位新来的贾大人,比此前那个贾大人更加的狠毒。

绅不聊生,绅不聊生啊!

有关系的找关系,开始运作弄走贾雨村,不然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做士绅的,不能欺负百姓,不能把百姓的田变成自己的田,不能把百姓的老婆女儿收入房中,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话说京城的贾琏接到信,顿时一脸惊恐,对身边的王熙凤道:“赖二出事了,我去告知东府。”东府这边见到贾珍后,拿出贾雨村的信来,贾珍看罢顿时急道:“赖二误我!”

贾琏叹息道:“我也不料他如此大意,千叮咛万嘱咐,拿了我帖子,在襄阳找知府帮忙,派人送一程,不料他竟不照我说的去做。赶上巨寇丁达木下山,时也命也。无论如何,郧阳知府贾雨村不可推卸责任,让他赔钱。”

贾珍听说有钱可赔,失去赖二的心疼便淡了三分,追问道:“多少?”

“贾府的管家,说不得要赔五千两。”

贾珍道:“少了,至少要一万两。”

贾琏顿时沉默,贾珍见状不免尴尬:“这不是还要安抚赖家么?银子不是我一个人的。”

尤氏在一旁把脸扭开,心道:你这解释,真不如不解释,这不是拿人当傻子么?

贾琏点点头:“我试试吧!行不行再说。”说完丢下一句话,掉头就走,傻子都看的出来,贾琏极为不悦。贾珍心知不好,赶紧对尤氏道:“还不追上去,帮忙说好话。”

尤氏也不反抗,只是低声道:“我下贱,将来你带了绿头巾,别找后账。”

贾珍也不说话,只是挥挥手,心道:你当你值一万两么?想什么美事呢?若真的成了事,今后找贾琏弄钱的路子更多,岂不美哉?可惜,尤氏快三十了,人老珠黄,怕是难有机会。早十年光景,应该没问题。

哎呀,忘记提郧阳土地的事情,回头再等机会吧,今日恼了那厮。

话说尤氏没怎么追便跟上贾琏。

“知道你要追来,我等着呢。”

“家里下人多,人多眼杂,你当心点。那厮厚颜无耻,拿了把柄,回头不断找你要钱。”

尤氏是真的绝望了,贾珍的态度太明确了。

贾琏听了冷笑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尤氏道:“过几日,我要去馒头庵还愿。”

郧阳这边,贾雨村接到回信,意思很明确,贾珍索赔一万两,酌情处理,不给也没问题。那个下人护主不力,不用回来了,留在郧阳做农民,或者给他安排个生计。派人给骨灰送回贾府即可。其他的,不必在意,区区一介管家,说是管家,实则为家奴,厚恤其亲属便可。此人因为没听贾琏的交代,导致路上出了事情,雨村兄不必往心里去。

贾雨村看完心头一阵暖意,果然是自己人了。不会因为一个家奴问罪。并主动给了说辞,因为不听贾琏劝告。说起来,东府西府之间的关系,倒是有的说道。

至于一万两银子的事情,虽然心疼,但可以给,毕竟还能苦一苦郧阳的士绅。

手里的官田,卖个高价不难的。

赖二家人得知消息,顿时哭声一片,贾珍丢下一百两银子了事。

倒是贾琏也登门安抚道:“事情虽不怨我,却因我而起。不做点事情,心里过不去。”

说着贾琏留下五百两银子,又许诺,将来孩子长大了,如读书不成,可以安排事情做。

赖二留下三个女人和六个孩子,几百两银子对赖家而言,也不是啥大钱。只是两个老爷的做法,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赖二是为贾珍办事死的,你就给态度?

东西二府的下人们,嘴上不说,心生兔死狐悲之感,贾琏为首的西府大房,因此向心力大涨,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贾琏在家休假两月,即将结束之时才发现一个问题,我上哪去报道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