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74章 镇之以静

红楼:我是贾琏 第174章 镇之以静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74章 镇之以静

第174章 镇之以静

现场气氛陡然高压,面对承辉帝的暴涨的气势,首辅孔照并没有选择躲闪,而是果断的平视迎上去,语气庄重严肃,抱手朗声道:“臣等不敢,陛下肩挑日月,总览乾坤,臣等深受陛下隆恩以为辅,断断不敢有惜身之念。”

平时怎么看都有点软的孔照,此刻真的就是一个合格的首辅,面对他认为皇帝不合理的行为,当面就给顶回去,并没有顺从皇帝,保全自身的想法。

这在古代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严嵩在后世被人大加挞伐,就是因为他只是皇帝的传声筒,身为首辅心甘情愿给皇帝做走狗。严嵩的行为与士大夫的道德要求背道而驰,才是他被后人诟病的根源所在。

孔照顶在前面,其他三位阁臣也不说话,安静的站在他身后。即便是孤臣张廷恩,此刻也是站在后面,以沉默来表达立场。孤臣,不等于佞臣。

事涉贾琏,张廷恩的第一反应也是要约束皇帝,不可使之借机兴大狱。

别人怎么想,张廷恩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陛下你还没这个实力。

对峙,君臣之间的对峙,双方互不相让,不是大家不知道退一步,结果对双方都好,这不是零和博弈。但谁知道结果会如何呢?如果孔照担任首辅期间,发生了皇帝大肆屠戮读书人的事件,孔照这位首辅没有做出任何反应,那真就要青史留骂名。

气压在不断的升高,承辉帝心里也很难,他不是不想退,而是不敢退。

于是,双方都架起来了,没法子落地。

关键时刻,裘世安突然冲门口喊一嗓子:“鬼鬼祟祟的看什么?有事滚进来说。”

皇帝,勋贵,文官,三足鼎立的局面,一家伙皇帝被孤立了。

现场的两个御医也是啧啧称奇,本以为最快也要等明天才会醒来,没曾想才两個时辰就醒了。都说是贾琏天赋异禀,身体棒棒。

远远的看见一处朦胧的光,贾琏拼尽全力往那里去,突然眼前一亮,下意识的抬手遮挡刺眼的光,这才想起一切来了。贾琏的第一反应,一定要控制事态。

张廷恩来到之前,贾琏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除了伤口还带着点微微的疼之外。

张廷恩严肃的点点头,起身就走。抬软轿的小太监换了一批,飞奔往回。

听说伤口有毒,贾琏并不担心,我都穿越了还死在毒箭之下,我的挂不是白买了么?

张廷恩表情肃然的凑近了,贾琏低声道:“恩师,转告陛下,事有蹊跷,当镇之以静。”

承辉帝飞快的看一眼,张廷恩立刻抱手道;“臣速去速回。”

小太监微微抬头,见他额头上红了一块,语速极快却不乱道:“贾大人醒了,要见张相。”

有挂,就是这么蜜汁自信。

承辉帝主动开口打断他:“又出什么事情了?”

醒来之前,贾琏的意识一直是清醒的,四周看不到一点光亮,一直在努力的寻找光明。

承辉帝来了一句:“裘世安,安排软轿。”

一口气突然泄掉,想再重新起来,根本做不到。此前的气氛,经历过君臣之间的博弈,一点点的积累才达到巅峰。承辉帝是真的松了一口气,毕竟连张廷恩都沉默不语,这就很说明问题。素来与皇帝一条心的孤臣的选择,承辉帝肯定是心里有数的。

张廷恩离开后的乾清宫里,气氛虽然缓和,但依旧混沌不明。

这个结果很难不让人怀疑那个平时存在感不强的太上皇。

见张廷恩进来上前关切的要问话,贾琏微微摇头示意,然后扭头对御医道:“劳驾各位出去外面等着。”御医也好,小太监也好,龙禁尉也罢,呼啦啦的全出去了。

尽管不知道贾琏为何会这么讲,张廷恩也没立刻追问。

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的进来,跪地后连连磕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贾琏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要是出事了,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肯定不能是文官集团,举人们闹事是表现,皇帝的棒子落下来,砸的能是谁?

勋贵们会怎么想,贾琏是给皇帝背锅才出事的。

矛盾只是被暂时搁置了,并没有解决。对此,双方都选择了沉默,等待张廷恩。

带回来的消息会引发什么后果,大家心里都没底。也许是再次点燃!

前后差不多一个小时,张廷恩回来了,匆匆进门的脚步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张廷恩入内后,径直走到承辉帝身边,抱手见礼后,上前低语一番。

三位阁臣竖起耳朵,也没有听到只言片语。只听承辉帝失声惊呼:“真是如此?”

张廷恩极为肯定:“确实如此,臣不敢妄言。”

承辉帝良久不语,最终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便待龙禁尉查出个结果再论。”

张廷恩见礼后退回孔照身后,承辉帝脸上恢复了平静道:“贾卿的意思,镇之以静。朕以为然!且待查案结果。”这话说的,几位阁臣脸上非常的难看。我们这些人在这费了多少唾沫都没能说服你,那边一句话就说服了?

尽管知道承辉帝很大的可能就是在恶心大家,孔照这位首辅也只能抱手施礼:“臣遵旨,臣请陛下伏允,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方介入,共同调查此案。”

这一次承辉帝没有坚持,而是很干脆的表示:“可!”

贾琏这边其实已经能下榻了,但是仔细一想,还是决定继续躺着。

只是对前来伺候的小太监提要求,让他转告夏守忠,要回家养伤。

小太监不敢怠慢,立刻去通报。不料没出门呢,裘世安先进来了。

屏退左右后,裘世安笑眯眯的坐在凳子上,关心的看着贾琏道:“陛下不便来,托我来问问,小公爷有啥想对陛下说的。”

贾琏谢过裘世安后,低头沉吟一番才道:“矛盾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琏以为,陛下应能分清楚主次,辨明利害。我年幼,认知不足,不敢妄言。另,恳请陛下伏允回府养伤。”

裘世安没说话,而是继续看着贾琏,眼神里如同在问:没了?

见贾琏笑而不语,裘世安叹息一声道:“小公爷其实可以糊涂一点的。”

贾琏听了笑道:“琏谢过裘公,奈何身有所负,不敢轻慢。”

裘世安起身微笑道:“贾恩侯好福气!”

回到乾清宫,这里已经散了,夏守忠也不在跟前,裘世安上前,低声禀报后,承辉帝听了频频点头:“诚如是!贾恩侯外强中干,贾存周有心无能,东府更是不堪的烂泥潭,为难贾琏了,小小年纪要担起这一切。”

承辉帝可以指点江山,裘世安只能假装没听到,等了一会,承辉帝又道:“让龙禁尉派人护送贾琏回府,再挑两位御医盯着。告知御医,贾琏出了半点差错,两家人陪葬。”

承辉帝不是在危言耸听,御医都是些什么情况,他大概是知道一些的。从裘世安的转达中,承辉帝已经意识到贾琏的担忧所在。只要贾琏安然无事,未来的贾府就不可能出现立场问题。贾琏不在了,贾家的立场一定会站歪。

(PS:突然想到元春省亲的过程,各位有没有觉得鬼气森森。四十岁以前,对红楼梦是带入宝玉的角度看,实在是喜欢不起来,四十岁后再看,带入的是旁观者的角度,顿觉豁然。)

视线回到荣国府,荣禧堂上,贾母穿戴整齐,手扶黎杖,安坐如山。

贾敏坐在一旁,同样是安静的等着。

贾赦、贾政相对无言,同样是默默的等着。此前贾母有言,如有聒噪者,打出荣禧堂。

这个时候的贾母格外的清醒,任何举动都要等贾琏那边的结果出来。

如果贾琏不测,贾母准备一身盛装前往紫禁城求见陛下,豁出去这条老命也要计较一番。

真就是准备好了,实在不行就一头撞死宫门口。

没法子,苦心经营这么久都没有看到贾府再兴的希望,好不容易出了个贾琏,就这么没了,老太太不疯才怪。一条老命,能把一大堆人拉下水,值!

贾琏若安然无恙,那就一切听贾琏的意思来办。

这就是贾母亲口表的态。至于两个儿子的心里怎么想的,老太太不关心了。

贾宝玉这块玉是未来的指望,哪有贾琏这个现在的宝贝来的香?

大脸宝最怕他爹,此刻站在一旁,浑身不自在,仗着平日贾母宠爱,上前来抱着她的腿摇晃道:“老祖宗,你笑一笑啊,孙儿害怕。”

贾母低头看他一眼,抬头对王夫人道:“宝玉还小,带他下去。”

王夫人赶紧起身,拉着宝玉出去,宝玉要打滚耍赖,他老子贾政一道眼神过来,顿时乖乖的跟着去了。荣禧堂内又恢复了沉重肃穆的气氛,年幼的黛玉只是走到祖母身边,伸手摸祖母的手背,脸上很努力的笑了笑。

贾母眼神里有了点慈祥,摸了摸黛玉的脑门道:“黛玉也去歇着吧。”

于是黛玉也下去了,至于其他人,连进荣禧堂的资格都没有。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一家人午饭都没吃,距离贾琏出事的消息传回已经过去了三个时辰。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待见门口赖大气喘吁吁的进来:“各位主子,宫里来人了。”

众人同时站起,旋即见一个内侍疾走而入,一点不带迟疑道:“小公爷无大碍,已经由龙禁尉护着回府养伤。”

贾母心头一块石头落地,顿时腿一软坐了回去,随即口中大声道:“快谢过这位公公。”

得了好处的内侍谢过贾母,绝不多留,转身便回去复命。

没一会又有家将入内通报,琏二爷回了东跨院自家的院内,派他来传信,请祖母与各位长辈安心。贾母听了立刻吩咐更衣,换下一身正装,吩咐人准备软轿。

贾母为首的一干女眷,登软轿出垂花门后,又换了轿夫南行一箭之地,出西角门后转东,至东跨院南角门入内,直奔贾琏的院子。

此前贾赦贾政已经先一步骑马赶到,在主人房内说话。

“可知是哪个做的?”贾赦急吼吼的发问,贾政虽然没问,表情亦是如此。

贾琏对贾赦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见贾政也是如此这般,心里更是凉的麻木。

“我去哪里知道?父亲,二叔,你们也不要去查去问,这些日子,安心在家呆着。”

知道跟他们解释不清楚,也是担心吓着他们,贾琏干脆什么都不解释。

贾赦听了怒道:“岂有此理!贾府颜面何存?”贾政依旧不说话,还是跟着。

贾琏个人的感受,伤口微微疼而已,只是不想给两位错觉,继续装着起不来道:“陛下自会给贾府一个说法,怎么,父亲还想带着家将上街发疯不成?”

本该担起责任的两位长辈,却没能发挥作用,贾琏被搞的耐心全无。

贾赦被说的脸上无光,破口大骂:“小畜生,要造反么?”

不待贾政劝说,身后贾母等人进来,见状便喝道:“住嘴,你哪有半点为人父的样子。”

贾敏倒是开口劝道:“母亲,大哥也是急的才口无遮拦。”

贾母环视一周道:“敏儿留下,余者且退下。”

待屋内仅剩下三人时,贾母才缓缓坐在榻旁凳子上,看着贾琏低声道:“吓死祖母了。”

贾琏拉着贾母的手,先与贾敏交换一个眼神后,这才柔声安抚;“事先孙儿便有预感,内置了软甲,怕的就是有人借机兴风作浪。如今朝局混沌,陛下必能看清局面,做出妥善的应对,贾家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安静的等待,必能有所收获。”

面对贾母,贾琏也只能说一些简单的道理。

老太太见贾琏无事,已经没那么着急了。听贾琏这么一番话,贾母还是有所悟,只是不多。犹豫片刻才问:“可需祖母进宫求见太妃?”

贾琏手上加了点力气,握紧贾母的手:“万万不可惊扰后宫,贾家必须无条件相信陛下!”

贾母这才道:“如此,祖母知道了,乖孙儿安心养着,所需只管让人去公中拿。”

事情说清楚了,余者此地入内,各自一番安慰不提。

待众人皆散了,贾敏却没有走,以查看可有不周的理由留下,待再无旁人时,贾敏才问:“可有定见?”贾琏也不隐瞒:“事涉两宫,绝不可轻举妄动。”

贾敏急了:“这一箭之仇,怎可不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