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28章 金陵行

红楼:我是贾琏 第128章 金陵行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28章 金陵行

第128章 金陵行

贾母喜极而泣,想说点啥却怎么都张不开嘴,就是想哭,拉着贾琏的手,哆嗦着说了一句:“祖宗保佑,老爷保佑。”老爷自然是贾代善。

祖父是个啥样子,贾琏全无记忆。以孝为先的贾琏,挨着贾母坐下,陪着她掉泪。

总有那么一炷香的样子,贾母缓过来了,接了丫鬟递过来的热毛巾擦了擦脸,问了一句;“怎么不见老大!”嗯,这次贾政在场,只是站在一旁,刚才都没说话。

贾琏赶紧解释:“祖母,父亲应该是去了王家,为我的亲事定个日子。”

贾母脸上很明显的一怔,很想说着急个啥,却还是没有说出来。贾母的心思与贾赦是一样的,贾琏中了状元,轮不到贾家着急上火的去商定婚期。

一旁的贾政倒是心里默默在想,老大竟有这般心胸?怕不是去炫耀的吧。

因为贾琏的状元,整个东西二府再次沸腾,张灯结彩,大白流水席,过年都没这么热闹。

贾母眼睛里须臾离不开贾琏,断断续续的拉着贾琏的手说话,都是一些陈年旧事,你祖父当年如何。贾宝玉好几次靠过来抱贾母的腿,都被贾母让奶娘抱走。

贾琏倒也没无视宝玉,毕竟是原著的主角嘛,发现这厮惯会讨好贾母,被抱走也没哭闹。

贾琏看了后便选了个八月初八的日子,并给了个合理的解释:“新科进士,朝廷有省亲假,长短视个人情况而定。明日我去吏部换告身,三日后启程往金陵祖坟拜祭先人。来回长则半年,短则四个月。期间家中可以提前准备,婚事时从容一些。”

且说贾赦去了王家,王子胜也没想到,这都快天黑了,贾赦不在家中高兴,跑王家来作甚?无论如何,也是要出门相迎,并连连道喜。

这年月跑长途非常的要命,大运河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坐船一路南下,比起骑马走陆路,不知道舒服多少倍。缺点就是慢,非常的慢。优点是从运输的性价比而言,水路最优。

王子胜都听傻了,贾琏才中的状元,我这还在准备贺礼,待会登门去道喜。还在寻思,是不是先把婚期商定了,没曾想贾琏先王家一步,贾赦登门来谈婚期,这是多迫不及待啊。

王家后宅,得知贾赦登门,就为了定下婚期的事情后,整个后宅炸窝了。

无论如何,传出去都是王家备有面子的事情,王子腾也不敢拿乔了,笑眯眯的应下道:“亲家,此事不妨如此,明日我走一趟钦天监,选几个好日子,由亲家定夺如何?”

衣锦还乡,装B如风,真所谓人之常情,如此安排,可见古人的智慧。

贾赦有一点很好,对外的面子功夫做的十足,感慨一声便道:“哎,是琏儿让来的。说是赶紧把婚期定下,嗨,为人父的不争气,只能多跑腿。”

结果就是学完秘籍,平儿都要起来准备热毛巾,老受罪了。

王子胜还想矜持一下,问一句:是不是着急一点。

两人之间虽然不算盲婚哑嫁,仅有的这点接触时间,却算是被贾琏玩出花来了。古代的闺中女子,哪里见过这个?一颗心被贾琏填的满满的,恨不得婚期就是明天的王熙凤,见到母亲时,想的也是如何多要点彩礼带过去,别辜负了贾琏的一片情深义重。

真就是礼尚往来,诚意满满。贾赦自无不可,点头答应下来,又坐了一盏茶的工夫,贾赦起身告辞,王子胜一路相送到门口:“亲家且先行一步,在下随后就到。”

到祖坟去祭祖,这事情自然是最大的,别的事情都要让一让。

一直在家中休息,没有出去浪的贾琏自然要出来见客,拜见泰山之后,王子胜拿出一张纸,上面写了日子,让父子二人选一个。

想想还是没说出口,真要问了,没准晚上姑娘能急的满地打滚。这俩小人感情真好。

“恩侯兄不在家中迎客,如何来了寒舍?”王子胜很好奇,直接就问了。

原本贾琏娶王熙凤,现实地位有点低就高的意思,现在一個状元郎横空出世,反过来了。只是没想到,贾琏还是如此着急,真就是太喜欢王熙凤,才会如此屈就。

最了解王熙凤的平儿人都麻了,这些日子,王熙凤可没少拉着她一起睡,两人在被窝里研究王母偷偷给的秘籍。用王母的话讲,做大妇的要端庄,却也不可太保守。男人都喜欢新鲜感,时不时的换个秘籍,男人兴致更高。

王子胜自我不可,连连点头:“贤婿考虑周详,就定这个日子。”

数日后,热度稍微降低,王子腾登门拜访,拿来几个日子,请贾赦定夺。

素来性格强势的王熙凤,此刻却安坐闺房。此刻的王熙凤就一个念头,我不需要出去显摆,就在这等人来道喜。

这一趟来回至少四个月,沿途的治安还算不错,毕竟都是人流稠密的地段,但还是免不了个别路段有水匪出没。不能把个人安危放在水匪不敢抢官船上,所以要带够保卫力量。

对于贾家而言,贾琏现在是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的。

王子胜那边更是上心,这么好的女婿,半路上出点差错,他能气死。王家这边,早就准备好了家将十人,马匹二十,都是多年从军的悍卒,结实沿着运河跟随护送。

贾家这边更是认真对待,送走王子胜后,贾母在荣禧堂端坐,无论东府西府,平日里不怎么现身的家将们齐聚荣禧堂前。自打上一代老人走后,家将们便没了用武之地,身份变成了护院。别看他们年龄都不小了,谁身上没有十几个疤痕,真的上阵那也都是敢死战的勇士。

贾琏跟在贾母身侧,巡视这群年龄都在四十上下的家将。

“琏哥儿要回金陵祭祖,沿途安危,老身拜托各位了。至于能不能选上,看各位与琏哥儿的眼缘了。”贾母的一番话颇有深意,贾琏现在就是东西二府的顶梁柱,各位家将能不能入他的眼,为家人再挣一份家底,贾琏说了算。

贾琏一直在观察,发现一个络腮胡子的汉子,不像别人那样穿的格外光鲜,好像眼睛都没睁开,宿醉才醒的样子。于是便多留了一份心思,待贾母说完了,众人齐齐叉手称“诺”后,贾琏上前看一眼此人道:“你叫什么?”

“回二爷,小的唤作焦大。”此人先是一愣,一脸横肉错愕之后,很快做出反应。

贾琏听了点点头:“我知道您,给东府老太爷做过亲兵,此番南下,算你一个。”

一干家将眼神里露出羡慕之情,却也没有嫉妒的意思。焦大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尸山血海里护着东府老太爷杀出重围,挡过不知道多少箭,他入选无话可说。

点了焦大之后,贾琏回头问贾母:“孙儿就点这一个,其他人孙儿不知详情如何,还请祖母决断。”贾琏把选择权交给了贾母,这让老太太心头一阵暖意融融。

看看,这就是我乖孙,任何时候都把祖母放在前头。

贾母当然是早有准备,一口气点了二十个家将上前,还特意说了一番话;“尔等皆有成年之子,家中也不止一子。此番南下带上长子,上阵父子兵。将来如何,由琏儿决断。老身有一句话要讲,琏儿要是出了点差池,尔等自己跳江了断,老身自会善待尔等家人。”

众家将齐声道:“诺!”废话不多,就一个字。背后的含义,大家没死绝,贾琏没事。贾琏出事了,大家陪葬。

贾母说完后退,让位贾琏说话,这一进一退,东西二府的人都看的清楚,这贾府变天了。

贾琏见状,当仁不让,挥手示意,自有家丁抬出三个箱子,打开盖子,露出雪白银锭。

“每家五十两安家银子,都是好汉子,要银子自己动手。”贾琏的做派很对家将们的胃口,似乎回到了当初跟随贾代善出征的日子。每次都是出征前,贾代善先发安家银子。

五十两银子多么?很多,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够包尤二姐十个月的。

贾琏无疑是出了个高价,并且是刻意如此,就是要让贾府上下看看清楚,贾家库里的银子,贾琏想用多少,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家将们也不客气,次第上前取了银子,贾琏宣布散了,众人各自回家准备。

家将们找回了当初的精神头,唤长子,背鞍马,取刀弓,套内甲。

为首的家将,贾琏按照贾母的意思,定了个叫张三的。年龄虽然大了点,但是经验丰富。焦大作为东府唯一入选者,平时不代价他的贾珍,特意单独交代一番。

对于贾珍的交代,焦大听了也没听,贾琏对于贾家的重要性,还需要贾珍废话么?

倒是贾蓉特意的等一个单独面谈的机会,塞给焦大一百块银元道:“焦大,我知道你好酒,这些钱你收着,此行南下,沿途先忍一忍,待安然归来,想怎么喝都管够。”

焦大是个明眼人,不受待见的时候,会吐槽贾府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

贾琏在贾家二府中的名声最佳,老爷们即便没成家谁没几个陪床,贾琏却只有桂香一人。

贾蓉受到贾琏的影响,在焦大心目中也是个不错的老爷们。

“蓉少爷只管放心,焦大不敢令东府颜面有损。”焦大郑重的接了银元,并做了保证。言下之意,要死那也是我先死。

贾母这边还不放心,表示贾琏一定要带上两个丫鬟随行伺候,贾琏表示,带上桂香一人足矣。沿途行船,带那么多丫鬟也不方便。

出乎预料的是,临行前日,贾琏亲自去王家一趟见王熙凤时,得知贾琏只带桂香一个丫鬟随身伺候,王熙凤便面露心疼道:“那怎么行,让平儿陪着去吧。”

贾琏赶紧安抚道:“沿途辛苦,你也离不开平儿,还是算了。”

王熙凤想想也没坚持,只是抱着贾琏,久久不肯撒手。

出京师,到通州上船,一路南下,贾琏专心赶路,沿途没有节外生枝,最多是停船时在上岸走一走,活动一番身子,再无其他事端。

随行的桂香虽然辛苦,却也是格外的尽兴尽力。过门不入,另辟蹊径,伺候周详。

有这么一趟随行,桂香的地位彻底稳固了,即便是将来王熙凤进门,需给她三分薄面。

真正是贾琏身边最离不开的人,以贾琏在贾家的地位,谁敢怠慢?

一干家将自然也是尽心尽力,别看官船上挂着“贾”字大旗,一般的贼匪不敢放肆,那也架不住遇见几个愣头青不是?

为首家将张三是个老江湖,每日安排十骑前出三十里,至靠岸夜宿时,前出家将提前准备好一切。夜间安排好值班,确保万无一失。

算上王家派的人,这一趟陆地水上,加起来有五十余刀马娴熟者在护送贾琏。

就这阵势,一般的盗匪看见了都得躲着走。

一路顺风顺水,专心赶路的贾琏,路上只用了二十五天,远远的便见到扬州码头。

作为大运河上最重要的码头之一,扬州码头上桅杆林立,热闹非凡。

贾琏的官船自然不用去挤民间的码头,停靠的官方码头。

不等官船靠岸,先到一步的家将张三,已经站在岸边等候。

身后的家将们背弓挎刀,昂首挺胸,气势拉满。

以贾琏的身份,沿途自然有不少官员主动贴上来,贾琏交代家将,专心赶路,谢绝应酬。不然二十五天肯定不够,着急赶路的原因,自然是为了扬州的林如海。

稳稳的迈步下船时,贾琏抬眼一看,前方不远处的棚子下,一干身穿官服的人涌出。

为首者面带微笑略显病态,举止儒雅,看官服就知道,来的是巡盐御史林如海。

贾琏不敢怠慢,大步流星,抢上前去躬身行礼:“侄儿贾琏,见过姑丈,如何敢劳姑丈大驾亲临。恕罪恕罪!”

林如海哈哈大笑,一把抓住贾琏的手道:“贾家的麒麟儿来到扬州,林某岂敢不迎?回头你姑母抱怨起来,可不好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