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请叫我幻仙 > 第357章 杀恶行善,对云惘然

请叫我幻仙 第357章 杀恶行善,对云惘然

作者:严轻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23:09:59

第357章 杀恶行善,对云惘然

闪躲腾挪,进退出击,脚下步伐越发顺畅从容,老主持游走大厅,手中木棍不时戳去。

令人毛骨悚然的“噗噗”骨碎,混杂着垂死“呜呜”闷声,使得前一刻还吆五喝六的厅堂成了人间炼狱。

油灯泼地上很快烧起火头,一个个平素杀人不眨眼的强匪,脸上充满扭曲恐惧,和不顾一切的歇斯底里往大门冲杀,各种暗器发出破空风声,往挡住大门和两边窗户的老道士身上招呼。

老主持手中的木棍特意用破柴刀砍出陀螺尖锥状,凭着步伐走位,躲闪暗器和寒光刀刃绰绰有余,戳杀的招式一如既往简单、快速,几乎不用补第二下。

他从不用木棍去磕碰抵挡劈杀的刀光,心绪出奇平静,似乎不是收割一条条鲜活性命。

左手突然探出,用三根指头轻巧接住一柄弧形激射的柳叶飞刀。

冰冷金属质感往手掌传递,老主持有些许愣神。

“似曾熟悉的……感觉!”

“嗤啦”,闪避稍有不及,被一柄斜刺刀锋割破衣袍,差点被豁开肚腹,老主持身如旋风,接连闪过几道暗器攻击,棍子几下连戳。

见那黑胖光头汉子躲在后面,往石壁上敲打摸索,像是要寻找机关暗道逃跑。

老主持左手腕本能一抖,柳叶飞刀发出一声尖啸,白光一闪。

“噗”,穿过众多身影空隙,将黑胖光头汉子钉在石壁上,再次接住一柄飞刀,反手一甩,刀光将躲后面发射暗器的年轻书生打扮的汉子头颅洞穿。

丢刀跪地讨饶强盗一个也不放过,老主持非常冷酷无情,手起棍去,“噗噗”声终于消停,一场杀戮不到刻钟结束。

前面院子守门的小喽啰早已听到隐约惨叫和怒吼、刀兵声响,以为几个当家发生争吵斗殴,没有当回事,更不敢去看热闹,反而往远处躲一躲。

山上当强盗的没几个好脾气,偶尔还火拼出二三十条人命。

直到看见火光熊熊,将窗户烧着了,才惊觉不对劲。

老主持快速从几名匪首身上收刮出钱袋,将几柄飞刀收进袖内,就近拿了一个掉落地上的猪肘,朝躲在另一边角落处瑟瑟发抖面无人色的数个年轻妇人道:“还不跑,等着被大火烧死?”

他当先出门,前院传出守门喽啰惊恐呼叫。

“快来人啊,有贼子闯进浑山堂!”

“大当家、军师被贼子杀了。”

黑夜里山顶上顿时乱做一团,剩余匪徒不知杀进来多少官兵。

乱糟糟的群龙无首,有悍勇者呼喝着挥刀往大院赶来。

老主持大口咬着手中猪肘,两个纵跃便冲杀到十余丈外的院门口,“噗噗噗”,解决想逃跑的小喽啰,继续往外面走去。

几个妇人咳嗽着跑出令人作呕的大厅。

火光烧到屋顶,熊熊烈焰冲破黑夜,数十里外亦能看到。

青袍少年不知从哪里搞到一壶酒水,斜卧空中,翘起二郎腿,喝酒看着下方人影晃动鬼哭狼嚎般的杀戮大戏。

“这家伙杀了五六十个强盗,心绪不受丝毫影响,如此下去,还是不能彻底‘入凡’。”

少年突然偏头看一眼西边,呵呵笑道:“火光引来了两名走夜路的‘神仙’,还是官府修士,且看他如何收场?”

举起酒壶,朝下方躲避着箭矢追赶强盗的老主持敬了一个。

两道身影飞临浑山寨上空,看着那名浑身看不出本色、头发花白扎着道髻老者,用一根杀得血糊糊的木棍,戳杀着四处逃遁喊叫讨饶的汉子们。

神识扫视过去,触目惊心,所有倒毙的尸体都是留下棍子戳出的痕迹。

“住手,统统住手!”

腰间挂着金色牌子的中年修士,显身在低空喝道。

挥手间有大雨倾盆而下,很快便浇灭烧到二进院子的冲天大火。

“神仙……神仙爷爷,救命啊!”

“我们投降,不要再杀了。”

“神仙爷爷救命!”

山顶上残存的十余个吓破胆的匪徒丢掉刀、锤、弓箭,从房屋、树木后钻出,跪地上磕头求饶,那杀得血流成河的老头切断了下山路口,他们无处可逃,而守着弯曲通道的其他山匪们,早就吓跑下山逃命去了。

老主持柱着木棍,微微喘息着恢复体力,暗自庆幸吃了一个猪肘子、几个油饼垫肚子,方能厮杀到现在。

他也累得精疲力尽,步伐没有先前那么灵活,身上衣袍出现多处破口,毕竟岁月不饶人。

所幸没受伤,抬头盯着悬停三十丈外低空的两名男子。

书籍中神仙传说多不胜数,今日算是亲眼目睹了。

呼风唤雨,法力无边啊。

心底并不如何惧怕,神仙也要讲道理嘛,他杀的都是该杀之人。

“兀那老头,你枉顾人命,为何要造下如此杀孽?”

另一个年轻男子腰间挂着青铜牌子,指着杀人如麻敢直视他们没有半分敬意的老道,厉声喝道。

老主持左手拢袖内,捏着两柄令他心安的飞刀,目光低垂,不紧不慢道:“神仙大人容禀,此地名为‘浑山寨’,盘踞百余强盗匪徒数十年,为祸三府乡民商贾,贫道所杀皆为恶人,杀恶即为行善,造再大杀孽又如何?”

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

上空斜卧的少年龇牙笑道:“这家伙的道理,骨子里带来,了不得。”

也唯有这种时候,方能窥听到几句真话。

暗自感慨徐源长身具无人能及的胆气,和诡辩的才能。

他不担心被下方“神仙”听去。

中年男子神识扫视附近十余里,但见山中有枯骨,不见其它人烟村庄,心下明白荒山野岭聚集如此多好汉,刀枪弓箭齐备,凭险而守,确实是一群打家劫舍强盗无疑。

对那胆气颇壮老道起了些许好奇。居然能讲出“杀恶即为行善”的话来,见识不俗,修心有成,可惜年岁太老了。

中年男子故意刁难问道:“山上也有强盗抓来的无辜村民和女人,你如何分辨谁是恶人,谁是村民百姓?黑灯瞎火的,不怕杀错了无辜?”

老主持辩解道:“这山上向贫道攻击者,皆为恶人,杀之无辜!被抓来种菜种庄稼的村民,他们躲在后山窝棚,夜间不敢外出。”

好简单的道理,中年男子一时间无语。

年轻男子有些不喜老道的无礼态度,咄咄逼人质问道:“你为何不上报官府,由官府派遣士兵前来剿灭山匪强盗?你代官行事,便是不对。”

老主持抬起头,嘴角扯起一丝讥讽,又低下头道:“神仙大人明鉴,官府派兵围剿浑山寨,不下十次,浑山寨至今山匪为患,大人若是不信,可以随便问一问求饶的匪徒。”

“前些日子,五名浑山寨强盗夜袭贫道所在道观,被贫道生擒活捉,递交给县城衙门,由县尉大人亲自审案,最后将贫道打发回转,没有任何回应,待贫道夜间返山,发现破旧道观被烧成一片白地,贫道咽不下这口恶气,便干冒性命之危前来浑山寨,替道祖讨回一个公道。”

十余苟延残喘的匪徒,差点气得吐血。

一个个在心底将惹出祸事烧掉道观的家伙,骂得狗血淋头,问候其十八辈祖宗。

惹谁不好嘛,偏生招惹回来一个灭门灾星。

害得他们跟着掉脑袋,太冤枉了。

年轻男子继续刁难追问道:“你既然有本事,为何以前不出手,任由山匪横行乡里,不除掉为祸一方的山匪贼窝?”

当然以他的修士手段,自是瞧不上老迈道士的江湖把式。

老主持内心嗤笑对方的胡搅蛮缠,一板一眼回答:“贫道不是本地道士,两年前从五千里外的千林观云游至此地,在夕水观挂单,与前任主持交谈相投,受郝主持托付接管道观,不了解五十里外的情况。”

他没有正面回复,对方似乎不满他的态度。

他没觉着自己的态度有甚么问题,难道要他像地上磕头求饶的匪徒?

他除了跪拜道祖,这世间还没有谁能让他下跪恭敬。

他不认为自己冒险上山诛贼,有甚么错处?

官府要是能指望,地方上不会闹几十年匪盗。

中年男子一个眼神阻止手下还要发难,百年暗界大战,各王朝缺乏修士镇压气运,导致各地戾气滋生,此地匪患便是疏于管理之失。

“老道长仗义出手,为民除害,倪某佩服,待明日白天,替老道长向官府请功。”

“不敢,贫道不敢居功,再则方外之人图清静,不喜闹得人尽皆知。”

老主持欠身委婉拒绝。

不给他扣上“代官行事”等乱七八糟罪名,他就谢天谢地。

他不想和官府打交道,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有理,太累人了,他只想将道观重新修建起来,清清静静念经修行。

中年男子没有勉强,问道:“道长怎么称呼?”

老主持再次欠身,道:“贫道俗家名叫徐源,此地事已了,贫道先行告辞。”

得到允许后,柱着木棍退后三步,转身往山下曲折小道缓缓而去,据守山路各处险要的匪徒早已跑光,他一路顺利,摸黑往西南山间走了。

路过一处溪水,用空酒壶装了些清水喝,停下来将木棍仔细清洗一番,洗手净面,一双布鞋沾满血泥,回去得好生洗涮。

返回道观山下已是翌日清早。

在山洞好生歇息一天,将衣袍鞋子等物洗净晾晒干,隔天走去镇上采买物品。

遇到不良人队正,那叫石诚的队正很是惊喜,将老主持拉去路边。

“徐道长,你还不知道吧,浑山寨的山匪贼窝,已经被官兵一夜间彻底剿灭,据说山顶上杀得尸横遍地,没处落脚,活捉了十六个山匪,目前正在四处搜捕捉拿贼人的眼线,你不用东躲西藏了。”

“唉,贫道那几日在县城,夕水观被强盗一把火烧光了。”

老主持与队正说一阵话,道:“贫道立了些许功劳,得了些赏银,欲将道观重新修建起来,石队正你人头熟,想拜托你帮贫道找些工匠人手,道观不用修得太大,比照以前规模式样即可。”

“道长放心,石某帮你找几个可靠工匠头,将烧毁的道观重修起来,也是功德一件。”

队正满口答应,他可以叫自家族人去承接活计。

后面数月,老主持暂时居住在后山洞窟,他每天做完功课,必定上山亲力亲为参与修建道观和后院,眼见着一座简陋小道观渐渐从无到有,赶在隆冬大雪前完工。

支付了剩余工钱料钱,打发工匠学徒们下山。

老主持布置一番,挂上匾额,将定制的道祖像请进大殿正堂,上香念经,完成简单仪式,夕水观重新恢复香火。

将菜园和庄稼地再次开辟出来,清清静静,功课修行,劳作品茗,并不觉清苦孤寂,去城里买回各种道家经书典籍,闲时写字画符看书,自得其乐。

来年春上,青黄不接时节。

五里外的邻村,有黑瘦汉子送来一个十岁男童,请求道长慈悲,给孩子一口饭吃即可,留在道观做什么都行,不听话尽管用枝条往死里抽打。

老主持确实也差一个能跑腿能下地干活做厨的道童,当即写下两份文书,答应收留名叫“董行”的小家伙到十六岁,签字画押摁指头印,给了汉子一百文救命钱,打发千恩万谢的汉子下山去了。

隔一天,又一家吃不起饭的男子送来一个名叫“陈相”的九岁男童,老主持照收不误,支付铜钱后,言明今后再送山上的小孩不收了。

道观是清静地,养不起太多道童。

自此以后,老主持抽出时间教两名黑瘦道童认字、看书,平素带着他们种菜、作田、烧饭、制香等,慢慢地将手艺传授出去,半年后,他便有了更多空闲时间修行看书喝茶。

偶尔站立在简陋凉亭内,抚摸着柳叶飞刀,看着天边白云发呆。

进而陷入深深惘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