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请叫我幻仙 > 第304章 问心求安,人世皆苦

请叫我幻仙 第304章 问心求安,人世皆苦

作者:严轻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23:09:59

第304章 问心求安,人世皆苦

第304章 问心求安,人世皆苦

从山脚下挑来清泉水,徐源长仔细洗漱一遍,清除过往疲惫和征尘,将头发梳理挽好,用一根乌木簪子扎住发髻。

拿着伴随他数十年的通体古旧暗红竹签,走进打扫干净的静室。

将画着九宫图符的白布摆放地面,徐源长面色肃穆,心如止水,双手拢着竹签,心头默神片刻,他要发起“问心卦”,以心声诘问遥远的彦山道长。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老黎陨落在他认为的自己人阴谋暗算之下,他几乎算是帮凶,此事对他打击甚大。

他不自量力要寻求一个答案,为心安,为今后寻道方向。

“巽宫,尖朝上。”

听得一声落地轻响。

竹签翻滚几圈,扑出白布边缘。

徐源长嘴角抽动两下,重新捡起竹签,喃喃道:“我尊你如师如友,你利用我的信任将老黎置于死地,使我道心有亏,今日必须有一个了结,否则幻仙戒还你,竹签和造化神功统统还你,你我各走各路,再无瓜葛。”

他心底下认为彦山道长通过竹签,准确知道老黎下落位置。

却不知老黎的神魂深处,早在八千年前被镇压时候下了灵记暗印,在某个关键时刻会被触动,从而引发杀身之祸。

念叨片刻,新起一卦,竹签仍然挣扎着翻出白布外面。

徐源长再次捡起竹签,心灰意冷,“咔嚓”一声使劲掰断竹签,二不过三,他不会再问卦,彦山道长已经表明态度,不屑于给他一个答案。

随手嫌弃地扔掉两截残缺竹签。

“啪”,竹签落在白布上摔得粉碎,粉末扭动化作一行模糊字迹。

“觀者,谛视也,我心光明,照天下以光明!”

徐源长紧盯着那行冠冕堂皇的无耻之言,他被气笑了,叫道:“你心光明,为何容不下出生入死替定洲平扫浩劫出大力气的老黎?你这样做不怕寒了人心?”

白布上字迹缓缓变动,化作新的内容。

“非我族类,其心可诛!”

徐源长差点骂娘,这句话套在每一個异类身上,大小长短皆合适。

转身往门口走去,心底失望不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彦山老道奉行的“天下道”不该如此狭隘。

那一行由竹粉组成的字迹飞上空中,绕过徐源长贴到木门板上,形成新的模糊字迹。

“他死在下界方有一线生机,飞升上界,将死无葬身之地。”

仅仅保留那么一瞬,竹粉字迹纷纷扬扬往下飘去,落到泥地上消失不见。

徐源长愣怔片刻,揣摩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彦山道长的意思是老黎没死?

再仔细回味那天与古云珠交谈的细节,他眼睛微微眯起来,古云珠的举动多少有些经不起推敲的细微破绽,那么急着离去,连半点情绪波动也无,似乎是从他转告的老黎话语里得到什么有用启发……

他拉开房门,准备飞去喊魂林验证内心猜测,突然停下脚步。

彦山老道用不着如此大费周章诓骗他,也无需照顾他的感受,他只是下界一介微不足道的小道士。

老黎能否活下去,他猜测与古云珠有关。

他若是为了满足好奇,再次前去喊魂林地宫,或许会揭破天机,老黎恐怕白死了一次?罢了,真相总会有大白于世的一天。

希望自诩在下界不死的老黎,能熬过一次生死大劫。

徐源长脸上恢复平常的淡然神色,走在庭院,沐浴秋日骄阳,身上颓气尽去,他差点为了老黎之事心头种魔,想来还后怕不已。

修行之路容不得心境有滞障尘埃,挫折磨砺往往在不经意间来临。

可怕的是自身深陷其中,被其左右而不自知。

伸一个大大的懒腰,用神识往村子里扫过,他突然发现,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日,大嫂拄着竹扫帚,看着天边絮絮叨叨记挂着蛋娃和他。

“老头子,你说蛋娃和他三叔到底去了哪?十年了,音讯全无,百林谷也荒废了,再没神仙起起落落,我这心里担心啊,生怕晚上睡过去,再也见不到蛋娃。”

“伱是闲出来的操心,尽瞎咧咧说些胡话,蛋娃说你能活到百岁,活成一个皮褶子夹死蚊子牙齿都掉光的老妖怪,不想扫地就歇着去,让管家安排祁娘子洒扫,你现在干点活又慢又拖沓,嘴里磕碎米子……”

“死老头子,你才是老妖怪,嘴巴比老娘们还稀碎,我说一句你能顶十句,不扫了。”

“爱扫不扫,家里不缺你干活,去门口看看,胜厚他们一家到了吗?”

白发苍苍佝着腰的徐大柱拿着旱烟杆,坐在屋檐台阶阴凉处吞云吐雾,随口安派着心神不宁的老婆子,不给找点事做,耳根子遭罪,没完没了。

“这回你得拿出态度,给狗娃好生定下来规矩,他家两个已经成家的娃,必须留一个在老屋祖宅打理这份家业田产,要不将没成家的三娃留下也行,不能都在镇上开铺子做生意,村里别个看咱们笑话呢。”

狗娃娘碎碎念放下扫帚,往大院门口走去。

“晓得咧,晓得咧。”

徐大柱将旱烟抽得更凶了。

那些细皮嫩肉的娃都是在镇上享福惯了,如何受得乡下土里地里日晒雨淋的苦?

他也愁啊,偌大家业后继无人,蛋娃早已经不做指望。

“呃……哎哎……”

狗娃娘走到门口抬头看到许多年不见的他三叔提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外朝她笑,惊喜得她差点以为眼睛花了,都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

“老头子,快来……你快来啊。”

“是咋啦,咋啦。”

徐大柱以为进了贼,忙吆喝管家、护院往门口跑。

徐源长一手搀扶着高兴得抹眼睛的老嫂子,他早将自己变成中年模样,特意留了胡须,显得沉稳不那么突兀,迎上腿脚利索跑得飞快的大兄,招呼一声。

“呃……是老三回来了。”

徐大柱大喜过望,见后面没有跟着蛋娃,便问了一句:“蛋娃啥时能回家?”

一迭声吩咐管家安排跑得快的人手,去镇上将狗娃一家喊回来。

徐源长将几个包袱交给护院,扶着兄嫂往里面走,道:“等不那么忙了,让蛋娃回家住些日子,他很好,你们别担心。”

“好,好,不担心。”

随着老三的回来,徐大柱家顿时热闹起来。

亲戚们差点将门槛踏破,下河村的魏东河族长和大儿子大儿媳一家子过来探望。

酒席上趁着兴头,徐大柱请有威望的兄弟做主,将徐胜厚第二个儿子儿媳留在老宅,为今后继承家业当财主做准备。

此后月余,徐源长在百林谷独自过着神仙般清静日子,隔三差五到大兄家蹭晚饭,陪大兄喝两盏家酿玉液酒,听大嫂唠叨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鸡毛蒜皮事。还提着礼物去过陡山村,探望享了二十多年老来福的二姐,石匠姐夫前些年因肺疾过世。

九月底,徐源长与大兄大嫂打了招呼,飘然离去。

清平郡城,乐水桥畔。

当年彦山道长卦摊的树下位置,坐着中年模样留着长须的徐道人,前面摆一个简陋相摊,身后树杆上挂一面布幡,写着“看相测吉凶,十文钱一次”字样。

徐道人摆的摊比较靠后,前面有耍杂、杂货、零嘴吃食、算命等长期摊位挡着,他的生意自然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而且他打出来的价格比行价贵了三两文钱。

同样是道士装扮的胡师傅,时刻斜觑着同行,傍晚收起算命摊之后,特意绕到坐了半天冷板凳的徐道人面前,居高临下笑道:“徐兄生意如何?”

徐道人合拢手中残旧古相书,道:“勉强糊口而已。”

胡师傅暗自鄙夷,哄鬼咯,三天没生意上门,喝西北风吧,一屁股坐到凳子上,道:“闲着也是闲着,麻烦徐兄算一算我三天内的凶吉。”

徐道人仔细看了一眼,道:“十步之内,胡师傅必有见血之灾,承惠十文钱。”

修行之事与旁门左道有相通之处,徐源长经过老黎指点“入微观察”,摸索着领悟出“望气”之术,用来给凡人看相推算凶吉几乎一蒙一个准。

他自己感觉修行到了一处关键时候。

他想远离战争,在人世凡尘底层混几年,接近真实的人间烟火气,在烂泥塘里打打滚,体验出污泥而不染的“入世”生活。

胡师傅一脸踩了狗屎的晦气,同行是冤家,竟然敢如此咒他?

摸出十文钱,在手心掂了掂,抛在布摊上,嗤笑着反诘道:“徐师傅,若是胡某走出十步,没有见血,你该当如何?”

看相算命卜卦等手艺,三分经验七分话术,即便学得再到家,切忌将话说死,不给自己留转圜余地。

万一稍有不慎,将招牌给砸了,还如何在这条街上混?他自己就懂看相,怎会不知其中深浅道理?

徐道人一脸笃定道:“若是看不准,徐某分文不收,卷摊子走人。”

“好,这可是你说的,胡某没有逼你。”

胡师傅站起身,往四处一扫视,气沉丹田,一步一步往左边无人的空地走去。

附近收摊的摊贩们听得两个道人斗本事,纷纷住手看热闹,有人口中大声数着:“一步、两步……五步、六步……”

十步距离,转眼便走到,胡师傅提着小心最后一步落下,屁事没有。

夕阳斜映,岁月静好。

然而下一瞬,胡师傅脚下踩实打滑,“哎呦”一声身体失去平衡,胡师傅一跤狠狠摔倒,等爬起来时候,额头破皮鼻血直流,滚了一身湿泥尿骚,狼狈不堪。

有看客惊叫:“徐师傅还真是神了,算得真准。”

“胡师傅,你没事吧?”

“是哪个娃儿在这里撒了尿,将干未干的,最是滑脚不过。”

众人的围观议论声中,胡师傅背起包袱逃也似的走了,他这一跤将自个的招牌砸得稀碎,哪还有脸留下来让人看笑话。

徐师傅收起十文钱,晚上吃素面,第二天他仍然在树下老地方摆摊,不去占胡师傅空出来的地盘。

日子便这样混着过。

生意有好有坏,他每天看书,观察人来人往的气象。

底层有底层的倾轧和戾气斗狠,为了一个铜子大打出手,恃强凌弱更是层出不穷,有青皮混混前来收保护费,他也不例外交了十文钱。

芸芸众生忙忙碌碌,不惹事的占大多数。

善良者受欺负,老实者经常吃亏,似乎成了理所当然。

偶尔有被压榨得狠了的老实人,拔刀血溅五步,结局往往不好,衙役差人总是在事后赶到收尾,将老实人绳之以法。

徐道人对“若离人世苦,难悟人间道”的诤言,有了新的感悟。

不知不觉一年混过去,没怎么用心修行的徐道人,混成了江湖众生之一员,他的造化神台没有经过喂养,自行升出第二层。

大隐隐于市,徐道人在乐水桥畔混出了一点名气。

有身穿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屈尊前来看相测凶吉,因为徐道人不接受邀请去府邸,高人嘛,多少有些怪癖。

不论富贵贫贱,官役百姓,一视同仁,看相十文钱一次。

有了名气的好处,可以不用再交保护费。

收摊之后,徐道人背着包袱走进他经常光顾的小铺,伙计都不用问了,熟门熟路端着盘子上一碟盐水豆,一碟卤肉和一碟子豆干,外加一壶老酒。

徐道人在吆五喝六的铺子里,享受着嘈杂闹市中的一片清静自得。

有汉子走到桌旁,拿出一锭银子放到徐道人面前,笑容可掬。

“道长,我家老爷想请您去府上,给小姐看相,还请您海涵,小姐不宜抛头露面。”

徐道人抬头看了一眼,道:“附近有茶楼,你家老爷不差钱,可以带你家小姐去茶楼厢房,徐某的规矩破了,看相不准,还请见谅。”

那汉子又求了几句,见清瘦道人油盐不进,只得无奈告辞离去,却将那锭银子留了下来。

徐道人没做理会,吃完喝完,会了账,背着包袱径直出门。

“道长,您的银子忘桌上了。”

“不是我的。”

徐道人撂下一句,走进暮色街道,留下一群人大眼瞪小眼,盯着银子目光灼灼。

途经一条巷子,徐道人遭遇几人前后堵住,没有反抗余地被请进一台轿子,一伙人赶在禁宵之前,将客人抬进东城一座气派府邸。

然而等员外打扮的中年男子客气赔罪,揭开轿帘时候愣住了。

是一顶空轿。

徐道人早已不知去向。

“开门,开门,衙门办案,有人揭发你们拐卖妇人。”

外面传来拍门和凶恶喝声。

院子里众人顿时慌神,相互抱怨不该招惹那道人,四处逃窜。

徐道人已经优哉游哉躺在客栈床榻上翘着脚歇息。

明天离开清平城,行走江湖去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