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要不要认贼作父?
第212章 要不要认贼作父?
爱因斯坦年的庆祝活动,排场搞的很大,那可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活动现场,来了大批的学者,几乎都是欧洲和美国的学者,亚洲学者寥寥无几。
很多国家的物理学会,倒是派了人过来,先不说这些国家有没有拿得出手的物理学家,单说重在参与这股子劲,肯定是拉满的。
另外一大群体便是记者,除了日常就关注科学的记者之外,还来了很多时政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德国总理施罗德,也会参加这次活动,有总理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记者。
这个爱因斯坦年,本来就是施罗德倡议成立的,他自然要亲临现场,不仅会发表致辞,还得出席整个上午的活动。另外等到闭幕式的时候,他还得再来一趟。
除了施罗德之外,这次活动另外一个重量级嘉宾,就是斯蒂芬-霍金!
霍金毕竟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物理学家,纪念爱因斯坦的活动,他当然要出席,而且还要发表演讲。
霍金只有三根手指能动,他的演讲是提前录制好的电子音,等到了演讲的时候,将他推到主席台上中间一瘫,然后播放录音即可。
虽然是录音,但该鼓掌的还得鼓掌,所以每播放一段录音,便会暂停一下,让台下众人给这个瘫老头送上掌声。
不远处的记者区,十几個摄像机排成一排,闪光灯更是时不时的亮起,对着瘫老头一阵输出。
一位五十多岁的记者拉近了镜头,霍金歪着脖子咧着嘴的样子,很清晰的出现在了照相机的屏幕上。
“可惜了,如果不是疾病的话,霍金教授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的。”旁边一位年轻记者开口说道
“对,他就是个中国人。”
而一百年后,这位张伟教授同样发表了三项科研成果,也同样让生物学跃升了好几个台阶!如果说有第二个爱因斯坦的话,那必然是这个张伟教授了!”
“五年前,我采访过霍金教授,他的病情好像比五年前严重了啊!”这位记者开口说道。
“那可未必!”五十多岁的记者笑着说道。
……
第三个记者则马上回应道:“第二个爱因斯坦?还差着远呢!我之前总听人说,霍金是爱因斯坦的继承人。但是我刚刚认真阅读了爱因斯坦的生平,才发现霍金距离爱因斯坦,还差得远呢!
“是不是比爱因斯坦更厉害,这我不好下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说有谁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那最有机会的,便是这位张伟教授!”老记者开口道。
这么牛逼的人物,岂不是天生的素材,这要不写一篇长篇报道,都对不起老记者这半天的瞎哔哔!
“张伟?听名字像是中国人啊!”
没办法,在事实面前,实在是杠不过!
介绍完毕后,老记者接着总结道:“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发表的三项科研成果,使得物理学跃升了好几个台阶。
“我不懂生物学,就算他的研究成果像你说的那么厉害,但肯定也比不上爱因斯坦。一百年前的爱因斯坦只有26岁!跟现在的我一样大。”年轻记者已然是杠精附体。
“一年能发表三个科研成果的科学家多了,难道各个都比肩爱因斯坦!”年轻记者抬杠道。
别的不说,就爱因斯坦1905年的那五篇论文,所取得了的三项伟大成就,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人能像爱因斯坦那样,短短几个月内,就取得那么多的成果,我想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爱因斯坦了!”
这个时候写篇报道去蹭爱因斯坦的流量,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
“不如写这么一篇文章点评一下,现在的科学界,谁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最好做一个评分排名,这种事情一旦有排名,肯定会引起争议,也会引发读者讨论的兴趣,说不定能成为热点文章呢!这是个好题材,等回去我就去搜集资料!”年轻记者已然想好了文章的主题。
“我没有骗伱,这就是事实,张伟教授出生于1985年,今年只有20岁!而且他今天也来到现场了,就坐在前排。一会你如果看到一个非常年轻的中国面孔,大概就是他。比较年龄的话,他比当年的爱因斯坦更加年轻,所以我才说,他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
某间休息室中,金丝框眼镜笔直的站好,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脸上则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表情。
更何况这个素材,还能蹭到爱因斯坦的热度!
《读者》《意林》等中国报刊杂志喜欢蹭爱因斯坦的热度,外国的报刊杂志同样如此,标题上带上个爱因斯坦,总会比较容易吸引到读者的目光。
年轻记者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已经产生了一个新颖的想法。
“听你这么一说,这个张伟岂不是比爱因斯坦还要厉害?”年轻记者一脸吃惊的道。
更何况这里还是德国,是爱因斯坦的老家,民众对于爱因斯坦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有着更多的关注。在德国蹭爱因斯坦的热度,收益是最高的!
“26岁是很年轻,可如果我告诉你,那位张伟教授今年只有20岁呢?”老记者笑呵呵的问。
“如果人类能够攻克大部分的疾病,并且将寿命延长到200岁,能不能比得上相对论?”
“什么惊人的壮举?”记者的好奇心,让他本能的问出了这句话。
“我说的不是霍金,我说的是另一个人,一个名叫张伟的科学家。”
“一个月内,他同时在《自然》、《科学》和《细胞》这三大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20岁?这不可能。你肯定是骗我的吧!”年轻记者尖叫一声。
“一百年前的爱因斯坦,可是发表了相对论!难道这个中国人的科研成果堪比相对论?你别逗我了!”年轻记者继续抬杠
“所以我才说,他发表的是三项伟大的科研成果。”老记者着重强调了一下伟大这个词,接着道:“这三个成果对于人类的意义,堪比爱因斯坦一百年前的那三项科研成果。”
面对年轻记者的嘲讽,老记者不以为意,他淡然的笑了笑,然后开口说道:“看来你们平时不是跑科技新闻的,否则肯定听过他的名字,他是一个生物学家,今年已经发表了三项伟大的科研成果了。”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时间。张伟这次拿出的三个科研成果,都是关于IPS细胞的,而IPS细胞是他在上个月刚刚发表的科研成果,也就是说他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做出了三项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老记者则继续补充道:“就在最近几年,这位张伟教授还做出一件惊人的壮举,现在已经传开了,这个会场里,大半科学家都知道。”
其次三大科学期刊的收稿要求是很高的,只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才能在三大期刊发表,这也就意味着,这三个科研成果,都必须是世界一流的。很多科学家,一辈子或许只能做出一个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而张伟一下子做出了三个。
“当然很厉害!世界上从未有人能做到过!”老记者开始科普起来:“首先,你要知道,同一个科研成果,是不能在不同期刊上发表的。这也就意味着,你需要有三个不同的科研成果。
望着老记者一脸认真的表情,年轻记者没有再抬杠,而是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而且现在刚好有个爱因斯坦年的纪念活动,就连德国总理都出席了,有关爱因斯坦的话题,必然会带有比较高的舆论热度。
“这很厉害么?”年轻记者显然是个学术小白,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含金量。
“哈哈,你别逗我了,中国人还停留在做衣服鞋子的阶段,能拿出什么像样的科研成果?更别提跟爱因斯坦相提并论了?爱因斯坦可对做衣服和鞋子没有兴趣!”
老记者说着,便将核苷修饰、基因剪刀和IPS细胞这三项科研成果介绍了一遍。
“怎么?难不成你还指望霍金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三个科研成果?他有渐冻症的,只有三个手指能动,连话都说不了。你还指望他能搞科研么?”
此时的他,正在等待霍金的接见。
而在这个房间里,足足有十几个人,他们的目的跟金丝框眼镜一样,都是在等待霍金的接见。
霍金虽然是个瘫子,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瘫子,就冲着霍金的名气,每天想要跟霍金见面的人,没有小几千,也有大几百。
但霍金的身体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以霍金那可怜的小身板儿,显然是不适合天天见客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即便是去剑桥提前预约,也很难见到霍金。
如今想要见到霍金,大概就只有两种方式,一是某些知名的学者拜访,霍金会给个面子见一面;
二就是一些重要的活动,霍金不得不参加,这个时候可以跟霍金见上一面,运气好的话还客气亲自到霍金跟前打个招呼,说几句问候的话。
金丝框眼镜排到的,就是这种机会。他打着中国物理学会的名号,提出想要跟霍金见上一面,送上中国人对霍金的祝福,这还真的为他争取到了一个机会。
大概也是霍金觉得,十几亿人的祝福,分量挺重的。
于是金丝框眼镜便被安排在这间休息室里,跟十几个人一起,等待霍金的接见。
对于金丝框眼镜而言,这一次面见霍金,也是挺重要的一件事情,能够对着霍金说几句话,哪怕对方压根不搭理自己,也是值得吹一辈子的事情。
要是再留下几张照片,那就更好了,回国以后发几篇新闻,那全国人民都知道,自己跟霍金是认识的,这逼格可就拉满了!
金丝框眼镜的脑海中,正在模拟见到霍金时,该说些什么,只见外面走进来了一个东亚面孔的年轻人。
这人正是张伟!
张伟没有跟其他人打招呼,而是直接找了个角落位置坐了下来。
“张伟,他怎么也来了,难道他也要见霍金?”金丝框眼镜顿时一脸寒意。
见霍金这种提升逼格的事情,当然只能让自己独享了?多出来一个人,那逼格可就拉不满了!更何况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仇家。
张伟其实也看到了金丝框眼镜,但他没有上前打招呼,只是冲金丝框眼镜微微点了点头。
张伟并不认识金丝框眼镜,也不知道这家伙就是卡自己经费的那个人。看在对方是中国人的份上,所以才点头表示了一下礼貌。
然而金丝框眼镜却恶狠狠瞪了张伟一眼。
张伟有些纳闷,自己的礼貌,竟然换来了敌意,难不成是判断错误了,这家伙是个韩国人,所以才这么没有礼貌?
就在此时,主办方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休息室内,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了过去。
“看来是霍金教授有时间了,要见我们啊!”有人忍不住激动的小声嘀咕起来。
然而这位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却扫过每一个人,最后将目光停留在金丝框眼镜身上,然后直接走了过来。
“难道霍金教授要单独见我?我能有如此殊荣么?”金丝框眼镜心中一喜,但随后又打消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丝框眼镜跟霍金非亲非故的,人家霍金凭什么单独见他!
然而那名工作人员走到近前,开口说道:“请问您是中国来的学者么?”
“对,我是中国来的。”金丝框眼镜连忙点头。
工作人员立马露出了微笑:“张先生,霍金教授想单独跟您聊一聊!”
“单独跟我聊一聊?美梦成真了!”金丝框眼镜的内心顿时被惊喜所淹没,但下一秒,他突然意识到,对方称呼自己为“张先生”,可自己不姓张啊!
于是金丝框眼镜立刻问道:“抱歉,请问霍金教授是要单独见我么?”
“是的,张伟先生,霍金教授对你最新的研究成果非常感兴趣,就是那篇无病毒载体诱导IPS细胞的论文!”
听到“张伟”这个名字,金丝框眼镜的表情瞬间拉跨。
“我不是张伟!”他又一次重复了这句话。
至于内心重击,已经习惯了!
“您不是张伟先生?”工作人员也是一惊,这房间里就这一个中国人啊,这都能找错人?
“我是张伟!”一个声音从角落里响起,只见张伟起身站了起来。
工作人员这才看到,原来角落里还坐着一个中国人。
“抱歉,张伟先生,我刚才没有留意你,霍金教授想要跟您单独会面,探讨一下您最新的研究成果。”
工作人员说着,上下打量了一番张伟,心说这也太年轻了吧!
“好的,请带路。”张伟说着又望向了金丝框眼镜,用中文问道:“你要不要跟我一起来,就说是我的助手,至少不用排队!”
“你的助手?”金丝框眼镜血压顿时飙到了180!
“让我当你的助手?你知道我是谁么?”
张伟却一脸大气的说道:“我不知道你是谁。虽然我们互不认识,但大家都是中国人嘛,你不用客气!咱们讲中文,老外听不懂,一会你告诉我一下你的基本信息,我好跟老外介绍。”
金丝框眼镜的血压顿时超过了200!
这要是当了你的助手,那跟认贼作父有什么区别!
在金丝框眼镜听来,张伟这就是在问自己,要不要认贼作父?
张伟说完,跟着工作人员走出了休息室,然后他发现金丝框眼镜没有跟过来,只是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还真是个正直的大叔,不愿意走后门呢!看在大家都是中国人的份上,本来想帮你一把,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反正我是进到本分了!”张伟心中暗叹道。
片刻后,那位工作人员又一次的出现在休息室中。
“各位先生,非常抱歉,霍金教授要工作了,所以今天回见,全部取消,各位也不用再等候了!”工作人员开口说道。
“取消?我们等了两个小时了,怎么说取消就取消了!”立刻有人不满的说。
“因为霍金教师要工作。”工作人员冷着脸说道。
“可是就在刚刚,他不是还见了张伟吗?还是你亲自带过去的!”这次说话的是金丝框眼镜。
“刚才那位张伟先生是世界著名的学者,跟学者交流,就是霍金教授的工作!”
工作人员说完,头也不会的转身离去了。
唯独金丝框眼镜,恶狠狠的攥了攥拳头。
“张伟!又是这个张伟!要不是他,我今天就见到霍金教授了!”
下一秒,一股莫名的悔意,突然浮现在金丝框眼镜的心头。
“早知道这样,我刚才就跟着张伟进去了!现在岂不是早就见到霍金了?反正张伟也不认识我,我编个假身份,不久蒙骗过去了!”
但随后,无地自容的情绪就占据了金丝框眼镜的内心,他狠狠的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天杀的!我竟然因为没有认贼作父而后悔!我都堕落成什么样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