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86章 你以为我是班门弄斧?其实我是墨子

第186章 你以为我是班门弄斧?其实我是墨子

第186章 你以为我是班门弄斧?其实我是墨子!

清大的宣传部最近很忙。

几乎每天都有欧美国家的科研院所,派人来考察基因剪刀项目,有些还直接签了购买协议,而每一次有老外来访,宣传部都要赶紧写出报道,然后投给各大新闻媒体。

清大是国内最高学府,平时少不了来参观访问的外国学者,但老外跟老外也是不同的。

柬埔寨老挝的是老外,日韩的是老外,英法的也是老外,美国的同样是老外,待遇能一样?

最起码,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一样!

几个大鼻子的卷包白人老外,往那里一站,肯定比一堆小日子拍出来唬人,也更有牌面。

宣传部办公室,刘主任望着手下发过来的文章,皱起了眉头。

“小张啊,你过来一下,你的写的这篇文章,太平庸了,重点不够突出啊!你看这里,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代表团来我校访问,并洽谈采购基因剪刀技术,然后就开始介绍详细情况,这篇报道可不能这么写的。

我们知道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很厉害,是世界排名前十的顶级大学,可老百姓未必知道啊!你得突出一下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有多牛逼,让读者知道,这么牛逼的学校,都得跟我们清大的买专利,这样才能衬托出我们的能耐。

我记得爱因斯坦就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的吧?就把这一点着重强调一下。老百姓肯定知道爱因斯坦是谁,也知道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母校来我们这里购买专利,得有这样的噱头,懂了么!”

“主任,我马上去改!”手下开口说道。

不得不说,金丝框眼镜的嗅觉不怎么灵敏,此时他还以为报纸上的连篇霸道,是清大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顺便在媒体上邀邀功,制造一些舆论影响力。

就连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体积看起来有些小,公知们都会一本正经的告诉你,这是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大脑切片!

最近几天,金丝框眼镜已经在报纸上看到过好几篇类似的报道了,内容都是某国外大学或者科研机构,来清大购买基因剪刀技术,顺便吹一波基因剪刀技术有多厉害,是多么伟大的科研突破。

每每看到相关新闻,金丝框眼镜心中总会生起一缕恼怒的情绪,他会想起当时要求署名却被拒绝的事情,虽然他已经成功报复了张伟,但最终他连一个署名都没有拿到,不能说是两败俱伤,也是啥好处没捞着。

……

他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盘棋,就是冲着他来的。

也正是因为有“爱因斯坦”这四个字,金丝框眼镜立刻便看起了报道内容。

不过这种事情,就算是上了《七点联播》,顶多也就是一条简讯,说两三句话就结束了。您说的是,就算是简讯,也很重要。您放心,我肯定会努力的争取!我一会儿就拿着材料,亲自去一趟央视。”

《爱因斯坦母校来华求购前沿专利》,这个新闻标题瞬间吸引了金丝框眼镜的目光。

金丝框眼镜正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

“不就是卖个专利么,至于这样么?还天天登报宣传,这是想出名想疯了!生怕全国人民不知道你们搞出了科研成果么!”金丝框眼镜不屑的撇了撇嘴。

那可是爱因斯坦啊,在中国的舆论场上,是自带吸流量圣体的,放在现在那就是在国内很火的外国网红。

此时的张伟,已经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刘主任刚教育完手下,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怎么又是那個基因剪刀的专利!知道你这个专利卖的不错,可用不着来个买专利的,就发一遍报道吧!”金丝框眼镜一脸不屑的撇了撇嘴。

“喂,这里是宣传部。校长啊!您有什么指示?联系央视记者的事情啊,我已经联系过了,他们也愿意来采访,不过能不能上《七点联播》,这就不好说了!他们也要听从上级安排。

……

汇报的材料已经准备好了,投影仪也将PPT投射到了正前方的幕布上,张伟站在讲台上,目光扫向台下,会场内已经坐了不少人,但幕布正前方的几个最佳观看位,却依旧空着。

现如今,当他看到本可以分到一杯羹的研究成果,竟然屡创佳绩,连欧美发达国家的老外都说好,心中自然非常不爽。

当时的纸媒体,三天两头就有一篇爱因斯坦的故事,《读者》和《意林》每季度要不提一提爱因斯坦,都不好意思出版!

什么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弱智,爱因斯坦中学整日逃学,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等等,各种故事多了去了。

终于,一群大约七八个人,簇拥着一位老者,走进了会场。

这是一位饱经风霜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者。他的面容刻着岁月的痕迹,深深的皱纹像是农田里一道道沟壑。他的眼神坚毅而深邃,透着一股执着。一头花白的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理,显得格外精神。身材不高,但身姿挺拔,总是给人一种坚毅不屈的印象!

见到这位老者到场,会场内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他竟然来听我的汇报了!这一趟还真没白来!”张伟不由得心潮澎湃起来。

张伟立刻抖擞精神,准备大干一场。

“人都到齐了,张伟老师,咱们开始吧!”

张伟点了点头,然后清了清嗓子,便开始做起了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的学术汇报。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剪刀!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张伟,来自清华大学生物科学系。基因剪刀这项新技术,便是我率领团队研发出来的,并且已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相信在场的很多领导和专家,都已经看过我的粗浅之作了!”

张伟自我介绍完毕后,现场几乎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本以为讲台上看起来只有二十岁的小伙子,是个主持人,却没想到竟然是今天的主讲人。

“看起来好年轻啊!感觉比我带的学生年纪小,有二十岁出头?”

“他就是研究出新基因编辑技术的人?这怎么可能?年纪也太小了吧?毛都没长齐呢!”

“我本以为能研发出基因剪刀这种技术的,最年轻也得是四十多岁,怎么是个二十岁的孩子?”

“我看过那篇论文,第一作者的确是叫张伟,看来这项成果应该就是他做出来的。而且我觉得清大应该不至于骗人吧!”

“肯定是清大少年班培养的呢!那些十五六岁就读完大学了,二十岁都做了好几年科研了。”

“这么年轻就能做出世界领先的成果,不愧是清大啊,果然是天才汇聚!”

众人低声讨论着,也忍不住低声叹了一句:“这么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

讲台上,张伟已经开始介绍起了基因剪刀技术。

这些研究杂交水稻的科学家,全都有生物学的工地,基因剪刀技术对他们而言并不难理解,所以张伟简单的介绍了几页PPT,大家便对基因剪刀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然而对于张伟来说,光是介绍基因剪刀技术还不够,他还要讲一下,基因剪刀技术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

只见张伟按下电子激光笔,PPT进入了下一页。

“接下来,我要着重说一下,基因剪刀技术对于杂交水稻的研发,能起到哪些重要的作用!”

“咦?”

“嗯?”

“呵呵!”

张伟此话一出,现场瞬间响起了一片嘈杂的叹声,虽然都是些语气词,但无不带着质疑与不屑!

现场的这些,可都是杂交水稻的专家,其中不乏有好几个是世界顶级的,要是到了东南亚那些种大米的国家,能被当成国宝供着的那种。

不夸张的说,要说对杂交水稻的研发,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这些专家敢说世界第二,没有人敢说世界第一!

就算是美国研究水稻的专家,到了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所,是龙也得趴着,是虎也得卧着!

当着这么多世界顶级杂交水稻专家的面,张伟竟然敢去谈杂交水稻的研发,这摆明了是在鲁班面前班门弄斧嘛!

一瞬间,会场内不少人都用一种轻蔑的目光望向张伟。

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你是个专家,这一点我们承认。

可是在杂交水稻方面,伱有什么资格在我们面前装大尾巴狼?是谁给你的勇气?简直是狂妄自大,不知道天高地厚!

科学研究,隔行如隔山。像这种研究分子生物的人,整天泡在实验室里,怕是连农田都没下过吧?

水稻幼苗和韭菜,你都未必能分得清楚,还好意思跟我们讲杂交水稻?

老者身边有人更是轻声问道:“这个基因剪刀技术,他已经讲的很明白了,要不然今天的汇报会,就到这里?”

老者却摇了摇头:“先别急,既然把人家请来了,人家也准备了汇报材料,不妨听听他会讲些什么。”

……

讲台上,张伟继续展示下一张PPT。

“通过基因剪刀,科研人员能够精确地在水稻基因组的特定位置进行编辑,包括引入新的基因、消除某些基因或修改特定的基因序列。

所以我认为,基因剪刀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水稻基因组的精准修饰,以改善水稻的性状和提高其抗逆性。

接下来我举如下几个例子,假设水稻的某个基因会使得水稻在干旱条件下容易受到损害。我们可以利用基因剪刀,精确地剪切这个不利的基因,并可能替换为一个更具抗旱性的基因版本,从而增强水稻在干旱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产量。

假设有一种病害对水稻产量构成严重威胁,如白叶枯病,我们可以修改水稻中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增强其对该病害的抵抗力。

再比如在产量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基因剪刀,可以改良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的光合面积或提高光能转化效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编辑水稻的基因,改良水稻的株型,使稻穗更加丰满,粒数更多,水稻的产量自然就增加了,亩产一千公斤不是梦!”

张伟喊出亩产一千公斤这个口号,顿时令现场响起了一片骚动声。

杂交水稻亩产一千公斤,是整个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梦想。

但是在2005年,普通的杂交水稻在试验田里的亩产,也不过800多公斤。

袁隆平院士亲自主持研究的超级杂交水稻项目,也是到了第四代的Y两优900,才超过了一千公斤的亩产量,而那时候已经是2014年了。

此时还是2005年,水稻亩产量距离一千公斤还有很大差距,听到张伟画出“亩产一千公斤”的大饼,老者也忍不住有些动容,没办法,这张饼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讲台上,张伟继续说道:“除了产量之外,基因剪刀也可以用来改善稻米的口感、营养价值和贮藏性能。我们可以编辑与稻米淀粉合成相关的基因,改变稻米的质地和口感,可以让大米吃起来更加松软,也可以更有嚼劲。

可以通过修改与稻米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相关的基因,来提高稻米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占比,这样生产出来的大米,就更具有营养价值。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基因剪刀,增强水稻的耐冷性,只要修改与水稻耐冷性相关的基因,就能使其在低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和结实。这将有助于扩大水稻的种植范围,提高寒冷地区的粮食产量。

我们还能优化水稻的植株结构,通过编辑与水稻分蘖和株高相关的基因,可以培育出分蘖力强、株高适中的水稻品种,这样可以让水稻更加适应密植和高产的栽培方式。

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基因剪刀,实现水稻的无融合生殖。只要剪掉与减数分裂相关的基因,那么F1杂交水稻的种子可以克隆自身,产生遗传上与母本完全相同的后代,从而避免了传统杂交育种中F2代性状分离的问题。”

随着张伟越讲越深入,现场也逐渐变得鸦雀无声。

原本那些不屑的表情,渐渐的变成了惊讶,随后又变成了震撼!

张伟说的这些,有的人压根没想过,而有的人即便是想到了,也从来没有想的这么有深度!

像是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等因素,现场有不少专家都曾经想过。

改善光合作用,改善植株结构,改善口感等等就鲜有人能想到了。

最关键的是张伟最后说的那一点,利用基因剪刀实现杂交水稻的无融合生殖,现场是真的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这一点!

但对于杂交水稻而言,这偏偏是最重要的一点!

种子是农作物的根本,所有针对农作物的研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好种子。

然而杂交水稻的育种,几十年来始终都无法绕过性状分离这个问题。

杂交的性状分离这个概念,初中生物课本讲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时就讲过,当时课本里用豌豆来举例。

有的豌豆开红花,有的豌豆开白花,其中红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开红花的豌豆与开白花的豌豆杂交,结果第一代全部都开红花的,因为红白相结合,只能表现红色的显性性状。

然后将这些豌豆花自行授粉,等到第二代豌豆,会四分之三开红花,四分之一开白花。因为会有四分之一完全是白花的隐性性状。这种现象就是性状分离。

性状分离放在杂交水稻的育种上,就意味到了第二代育种,就会出现一批与第一代不同的性状,也就会有部分种子跟第一代不同,从而使得种子的整体质量变差。

而且随着育种代数增加,性状分离现象会越来越多,种子的质量也会越来越差。

要不然现代农业,都是要从种子公司买种子呢。农民自己育种,种出来的农作物只会一代不如一代。

不是因为种子公司为了赚钱故意使坏,而是过不了生物学这一关!性状分离决定了农民自己育种,质量会越来越差。

而张伟所提到的使用基因剪刀,解决性状分离,从而让水稻实现无融合生殖。

如果能成功的话,等于是解决了杂交水稻最大的一个难题!

这可是杂交水稻的核心问题,自从杂交水稻诞生之日起就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无数的科研人员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

如今,张伟却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先不说这种方法最后能不能成为现实,单说有这么一种方法,就已经算是杂交水稻研究的重大突破了!

此时现场众人望向张伟的目光,跟几分钟前完全不一样了!

你是优秀的分子生物学家,我们承认!但万万没想到,你对杂交水稻,也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不说别的,就这个解决性状分离的办法,你就有资格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装一次大尾巴狼,而且我们还得扮演哈士奇,配合你的表演。

本来以为你是跑到鲁班面前班门弄斧,不知天高地厚。

可你没说自己是墨子啊!

大家都是农工巧匠,谁也不比谁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