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零八章【东征李朝】

第一百零八章【东征李朝】

既所谓的内附辽东都指挥使司,去除附属国名义,纳为大明藩属国领土。

但此举只得到李氏朝鲜承政院都承旨:李恒福,一个人的支持,而绝大多数的李氏朝鲜官员们如;李氏朝鲜领议政:柳成龙、李氏朝鲜左议政:崔兴元、李氏朝鲜右议政:尹斗寿,等为代表的官员,皆反对李氏朝鲜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的提议。

最后在李氏朝鲜君臣内部的商议之下,决定将朝廷一分为二,既「分朝」。

一部分人继续跟随李氏朝鲜郡王渡江,其他人则在李氏朝鲜庶二子光海大君兼郡王世子:李珲,的带领下驻守在李氏朝鲜王国本土。

就这样十七岁的李氏朝鲜光海大君兼郡王世子开始受命权摄国事,担任〈抚君司〉代替其父王李氏朝鲜郡王赶赴前线安抚军心。

他表现出色,得到了许多义军领袖和百姓们的支持。

在李氏朝鲜郡王世子兼光海大君:李珲,的统治下,又收集了很多流散的抗倭军队和义兵,并且还号召全**队勤王,以图恢复李氏朝鲜八道地区。

这个举措大大的振奋了李氏朝鲜军民一心,对全国团结一致,共同打击幕府倭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8月10日,大明帝国黄河地区决口,大堤被毁坏,地方官府又修治大堤,但城外水深依旧有八、九尺,附近承宣布政使司州府县卫所东西城门崩塌百余丈。

这使得河套右翼多罗土蛮部首领:孛儿只斤·著力兔歹成台吉、河套右翼多罗土蛮部太师:宰僧,又趁机进入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宁夏卫总镇李纲堡。

当即就被明陕西提督:李如松、明大同总镇总兵:麻贵,等明将给打败,并将他们一直追赶到袄儿都指挥使司贺兰山地带。

9月初1日,李氏朝鲜正宪大夫兼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李氏朝鲜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李亿祺、李氏朝鲜尚庆右道水军节度使:元均,等将领第四次出海。

袭击了驻扎在尚庆左道庆州府釜山浦的幕府倭寇军水师。

怎奈这次幕府倭寇军队们拒不出战,而是采取了严防死守的措施,使得李氏朝鲜水师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却未能够成功拿下釜山浦,还让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痛失了一爱将~李氏朝鲜鹿岛峪万户:郑运。

另一边在9月初3日,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江浙兵团戚家军在明海门卫左参将:杨文,的带领下抵达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宁夏卫总镇。

恰好此时明甘肃总镇巡抚:叶梦熊,督造的「冲锋舟」已经建造完毕,因此苗兵、汉兵、庄浪卫土司兵们一起开始乘舟再次攻城。

同时进驻到建州女真八部地区的幕府倭寇第二军,正在四处烧杀抢掠,得意洋洋之际,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周边的扈伦海西女真部落以及兀良哈野人女真部又返回来了。

说起来女真各部还真是个奇葩的民族,别看平日里各部落之间不和睦,经常相互攻杀,但如果有异族侵略,他们马上就可以变成朋友,一同抵御外族。

虽然海西女真扈伦四部跟建州女真八部常年不合,但这一次,海西女真以及兀良哈野人女真部却帮了建州女真八部一把。

他们迅速集结各部驻守兵力,不论老幼凡是能骑马的都骑上战马,凡是能射箭的都拿起弓箭,直奔安土桃山幕府第二军右副将:加藤清正,的大本营附近盘旋着。

并将其包围,反复进行攻击。

此举导致幕府第二军的弹药,有些供给不上,从而无法抵御女真各部骑兵的进攻,只能快速突围。

混战之中女真各部骑兵射箭,让幕府第二军右副将不得不赶紧率领远征军冲出包围,往东撤退,决定渡过图们江返回李氏朝鲜王国咸镜北道境内。

9月初8日,宁夏卫总镇各卫所城门在水的浸泡下,北面以及南面城墙开始崩裂,被明军拿下南门。

接着明甘肃总镇巡抚又施反间计,招募了城中卖油郎:李登,游说叛贼宁夏卫总镇左副总兵:哱承恩,令其斩杀叛贼宁夏卫总镇总兵:刘东旸、叛贼宁夏卫总镇右副总兵:许朝,以赎罪。

之后又游说;刘、许,两位总镇总兵斩杀哱氏赎罪。

这重重反间计,使得哱氏内部互相怀疑,最后叛贼宁夏卫总镇总兵:刘东旸,出手斩杀叛贼宁夏卫总镇右参将:土文秀,而叛贼宁夏卫总镇左副总兵:哱承恩,则杀叛贼宁夏卫总镇右副总兵:许朝、叛贼宁夏卫总镇总兵:刘东旸,并且收拢其部下,悬挂首级于城楼之上,在开城投降。

9月17日,明陕西提督:李如松、四弟明广西总镇总兵:李如樟、明海门卫左参将:杨文,等明将遂入城。

叛贼宁夏卫总镇左副总兵:哱承恩,立刻前去拜见明宁夏卫总镇监军副使:梅国桢,却被明海门卫左参将直接扣留下来,并逮捕入狱。

随后明陕西提督便带兵包围了叛贼宁夏王:哱拜,一家子,吓得叛贼宁夏王自缢而死,全家点火**。

仅有叛贼宁夏王次子宁夏前卫总兵:哱承宠、叛贼养子宁夏左屯卫总兵:哱洪大、叛贼宁夏右屯卫总兵:土文德、叛贼宁夏中屯卫总兵:何应时、叛贼灵州守御副千户:陈雷、叛贼宁夏平虏守御千户:白鸾、叛贼宁夏前卫千户:陈继武,等叛贼相继被生擒。

9月20日,叛贼伪孟密宣抚使:思仁,引缅军、孟养长官使司兵马来犯蛮莫安抚使司,也让明孟密宣抚使司同知:思化,急忙内奔等练山让明楚雄府副总兵:邓子龙,出兵等练山救援。

缅军则屯于遮邀城。

明楚雄府副总兵见状直接出击,与缅军大战于控哈城,亲斩敌百余人,但明腾冲卫千户:李朝、明楚雄卫把总:岳顺,却不幸战死!缅军被逼退屯沙洲。

明军无船渡江,只能与缅军相持月余后,缅军方才退走。

10月初2日,回朝复命的明陕西提督:李如松,被明神宗万历显皇帝:朱翊钧,册封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并且允许家人世袭〈南北镇抚司锦衣卫指挥同知〉职位。

在下令让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李如松,开始提督;蓟州镇、辽东都指挥使司、北直隶保定府大宁都指挥使司、山东都指挥使司,四地军务。

并调遣了二弟明蓟州总镇副总兵:李如柏、五弟明密云后卫指挥佥事:李如梅、六弟明神武中卫右参将:李如梓、七弟明沈阳右卫游击将军:李如梧、八弟明蓟州卫千户:李如桂、九弟明德州左卫总旗:李如楠,等地明将一起前去援助大明附属国李氏朝鲜王国。

11月12日,明神宗身穿冕服十二章,亲登紫禁城皇极门面朝百官,举行「宁夏卫总镇大捷庆礼」在换上黄色常服行献俘仪式,下令将叛贼;何应时、陈雷、白鸾、冯继武、哱承宠、哱洪大、王文德,各自斩首并传告京师九边重镇。

12月初8日,就以宁夏卫总镇大捷为由,祭告宗庙和发布〈逆贼荡平布告〉传旨天下。

12月11日,明神宗赐封明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宋应昌,为「辽东总镇经略」总管辽东都指挥使司以及李氏朝鲜王**务,并与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李如松,一起率军4万3千人开始东渡,进入李氏朝鲜王国境内救援抗倭。

另外明神宗又从全国各地五军都督府,所辖的都指挥使司卫所中调集了4万4千精锐,这支军队的主要构成如下;辽东铁骑1万人、万全都指挥使司宣府镇8千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同府精骑8千人、北直隶永平府蓟州镇5千人、保定府大宁都指挥使司精锐步兵5千人、浙江都指挥使司戚家军步兵3千、四川都指挥使司5千人,做为后续部队向李氏朝鲜王国出发。

同时明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石星,又在京城发布消息,招募能说大和语的通事,毕竟大明自嘉靖二年起就断绝了与幕府的通商及来贡,故此全国之内能懂大和语之人很少。

此举却被明鸿胪寺主簿:赵士桢,府中仆人收留的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嘉兴府平湖县人士:沈惟敬,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前来应募。

当即就被明兵部尚书授封为假的御倭游击将军官衔兼通事,被送往东征大军麾下。

直到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正月初6日,抗倭援朝的明军们才顺利渡过鸭绿江,抵达李氏朝鲜王国平安西道平壤府地区。

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兼东征提督:李如松,当即就请求明辽东总镇经略兼兵部左侍郎:宋应昌,以通过假意和谈的方式,向幕府倭寇发去,用来麻痹平壤府守将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小西行长,并派出明御倭游击将军兼通事:沈惟敬,前去幕府倭寇军营中和谈。

年逾花甲之年的明御倭游击将军,孤身一人单枪匹马入贼营,他除了向幕府第一军左副将责问;幕府军队为何无故对李氏朝鲜王国进行侵略之事?

除此之外,他还与幕府第一军左副将讲和,约定双方停战五十日。

没想到幕府第一军左副将见他比较有诚意,居然答应下来了,但是明军又给什么好处呢?关于这一点明御倭游击将军则是不断忽悠,就这样双方谈判失败!只能往来递交书信继续谈。

当天晚上,小队幕府倭寇军出动了800人夜袭明军大营,惨遭明军1000名火箭手的强大火力狙击,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寥寥几十人侥幸逃生。

此举也让倭寇了解到了天军势不可挡的面目,对谈判有了些认可。

正月初8日,辽东都指挥使司关外的建州左卫女真部派遣使者来朝,一是为了向朝廷进贡,二是请求为建州女真八部抗倭死难之人求封赏,三是想替大明天子皇帝陛下分忧解难(实际上是图谋不轨)想打听点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