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第895章 圣文神武天下武功至极(下)

“啊伊拉哦.。”

洪亮悠长的古兰经吟唱声,传遍了巴格达全城。

着名的萨马拉大清真寺那呈螺旋状的马尔维亚宣礼塔上,无数身着黑袍的阿訇肃穆的看着远方,最开始的古兰经吟唱,正是由他们发起的。

肃穆中饱含宗教韵味的吟唱声越唱越高,城中听到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或站或跪坐,口中跟着虔诚的吟唱。

而在这些吟唱声中,一面面黑色旗帜,导引着一眼看不到头的军队,缓缓开出了巴格达外城。

苏丹阿力木站在皇城的尖塔上,目视着如同黑色洪流的军队远去,眼睛里满是担忧。

因为他知道,这一仗所要面对的敌人,比之前他遇到过的任何敌人都要可怕。

而他的这个认识,在很久之前还并不存在。

因为他进入巴格达的苏丹阿力木看来,波斯那边的桃花石征服者他们的突厥仆从骑兵们,已经被波斯喂得饱饱的了。

他们甚至连抽出一支两三万人的军队,前来试探下哈姆达尼王朝的深浅都做不到。

作为一位自小成长与大部落贵族家庭的苏丹阿力木来说,这种情况他见得多了去了。

能豁出一切去拼命的穷横者,在得到大量财富和美人之后,很快就会失去进取之心的。

苏丹阿力木甚至觉得,先保持低烈度战争态势,等他们腐化两三年后,就可以开始试着接触。

再经过两三年的就接触,确定他们完全腐化之后,就可以开始挑动波斯人出来闹事了。

到了最后,这些征服者不是被自己支持的波斯本地人推翻,就是皈依了天方教然后被分成一大堆小封臣。

说不定,未来他们还能成为拱卫巴格达的古拉姆重要来源呢。

但是,没等苏丹阿力木的美梦做上多久,波斯那边的桃花石征服者突然就鼓噪了起来。

这才不过两个月,他们就击破了大多数大食人在扎格罗斯山脉上设立的大小砦堡,打通了从扎格罗斯山脉到两河平原的通道。

扎格罗斯山脉,就是伊朗和伊拉克交界处的大山,历来是屏护伊拉克所在的两河平原之关键,地位类比中土的燕山山脉。

不,它比燕山山脉还要重要!

因为中土的燕山山脉没了,只是少了屏障。

但伊拉克没了扎格罗斯山脉不但是屏障没了,还会为进攻者提供一条快速通道。

这条通道就是卡伦河,此河从扎格罗斯山脉上奔腾而下注入波斯湾,除了最上游河水湍急不能通航以外,中下游绝大部分河段都能通航。

这就为从扎格罗斯山脉上来的军队,提供了极为方便、快速、省时省力的运输通道。

可以说,此山一失,整个两河流域都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巴士拉、巴格达等城,比北宋都城-处于旷野上无险可守的东京开封府还危险。

阿力木苏丹本来是想彻底安定了两河平原后,再去想法在扎格罗斯山脉上建立防御体系的。

毕竟他是来重新控制一个七百多万人大区的,不可能说拿下就拿下,现实逼得阿力木苏丹只能先稳定伊拉克。

同时,在原本的扎格罗斯山脉上还有大小数十砦堡和十余封臣镇守,这些人都属于刚刚退出巴格达之布韦希家族的德莱木人。

阿奇木苏丹以极大的忍让,豁免了德莱木人布韦希家族的阿亚德.道莱,还把巴士拉和胡齐斯坦让给此人。就是希望他能安抚住扎格罗斯山脉上驻守的布韦希家族封臣,控制住这条山脉。

当然,最开始的阿亚德.道莱是完成了这个任务的。

但很快,所有人都低估了布韦希家族沙阿-阿杜德.道莱与十万大军一起战死所带来的大恐怖了(他们并不知道阿杜德.道莱被俘,都以为已经战死)

布韦希王朝精锐的一朝丧尽,让扎格罗斯山脉上的大小德莱木人封臣,患上了极其严重的畏汉心里。

在没有来自巴格达的强力支援情况下,他们并没有哪怕一丁点能守住山脉要塞的信心。

且阿亚德.道莱这个人的能力,完全不能和被俘的阿杜德.道莱相比。

他从巴格达带走了天量的财富,却舍不得拿出多少来分给扎格罗斯山脉上的守卫者。

同时还借口现在当权者是苏丹阿力木,将为这些守卫者提供补给的责任给推到了巴格达。

这简直是在自寻死路,他让扎格罗斯山脉上的守卫者要面临强大的桃花石征服者威胁不说,连原本可以从巴格达获得的好处都断了。

恰在此时,张贤景率军赶到,在吕端的建议下,他立即以安苏(曼苏尔)的名义发出消息。

声称桃花石人绝不谋求在巴格达建国,自己是来为几百年前到桃花石去求援的萨珊波斯复国的。

号召这些可以说是波斯人的德莱木封臣们反正,跟着曼苏尔去巴格达推翻哈里发穆提和苏丹阿力木,恢复波斯王国。

同时,军队也立刻行动,对愿意加入兴复萨珊的给大大好处,不愿意,毫不留情的予以讨伐,甚至是屠杀式的进攻。

是以,没过两个月,整个扎格罗斯山脉上的情况就完全改变。

各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几乎都没经过多少战斗,就被吓破胆只想保住家族,或者真心希望到巴格达去当大贵族德莱木人封臣给投献出来了。

阿瓦士,作为胡齐斯坦的省府,更是卡伦河从扎格罗斯山脉上冲到两河平原后的第一座坚城,阿瓦士兼顾了省府和要塞两种功能,勉强算得上是一个边境要塞了。

但,阿瓦士的攻城战,虽然看起来激烈,但实际上并不激烈。

因为攻城的主力,是从河中来的萨曼波斯军和在呼罗珊以及波斯本部征召的仆从军。

最重要的是,张贤景从中土带来的憾山都新三都装备的火炮,根本就没有露面。

这是杨继业的谋划,围点打援嘛,自古以来都是兵法中以逸待劳,强者以寡精之兵击敌众弱之旅的不二选择。

杨继业还没到两河平原,就已经打听清楚了,巴士拉和巴格达都是人口大几十万,既富庶又是文化中心的巨城。

据说光是巴格达城中的智慧城就藏书百万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包。

今年三十一岁的杨继业,可以说是张周朝廷年轻一代经验最丰富的统帅了。

他很清楚,像是巴格达和巴士拉这样的城市,就如同历史上大唐的长安一样,看着城高墙坚,护城河深如渊,内外左右数个城中城层层叠叠,但实际上根本守不住。

因为这种接近百万人口的大城里,满是脑满肠肥的大贵族豪商,他们根本拿不出一点守城的勇气,小算盘打的比谁都多。

哪怕就是城中商贾和小市民,也跟别处的完全不一样。

平日头颅高高昂起,真要到了拼死一搏的时候,反而不如其他小城和乡野间百姓果决坚韧,这是巨型豪富城市的通病,全球都一样。

杨继业相信,如今控制着巴格达的阿力木苏丹和统治巴士拉的阿亚德.道莱,心里也清楚这一点。

于是他一边命人在卡伦河沿岸修筑后勤转运堡,一面围住阿瓦士假意猛攻,就是要将敌军引来,就在这里消灭他们。

事实也如同杨继业预料的一样,巴格达的阿力木苏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他如果坐视阿瓦士这样的要塞陷落。

就只能在敌人推进到巴格达时。

上策将巴格达付之一炬后退到叙利亚坚守。

中策拱手相让,以求用巴格达的富庶满足敌军的胃口。

下策就是打巴格达守卫战,然后大概率全军覆没。

但巴格达这样富庶且具有极重要意义城市,阿力木苏丹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无法承担这三种后果中的任何一种,是以他只能出兵。

而巴士拉的阿亚德.道莱就更没选择了,不提布韦希王朝被打崩,他母亲、姨母、姑姑被抓走的仇恨。

这巴士拉到阿瓦士只有两百里,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他也无路可退,阿瓦士一旦陷落,阿亚德.道莱就只能等死。

于是,甚至在阿力木苏丹派名将侯赛因.本.卡基和小查干尼统帅大军到之前。

阿亚德.道莱都已经几乎将所能行动的军力搜刮一空,将全部财富运到巴士拉西南的乌姆盖城。

随后领兵前进到距离阿瓦士只有四十多里的一个小山包上,竖起大旗,为城中的守军打气。

杨继业见状,立刻命石守信抽调数千相貌类似汉人的各族民夫混在数百汉军中,按披甲一半的比列,在三千敌烈无甲弓骑兵的护卫下前去进攻。

阿亚德.道莱的巴士拉军怎么也算是正规军,其中可有不少布韦希家族的近卫,当然不是这些大部分是民夫军队能对付的。

石守信也明白杨继业是要干什么,当即只发挥出五成的指挥水平,硬是看着这近万人步骑和巴士拉军鏖战两个了时辰左右。

打到最后,民夫们实在扛不住了,被打的狼奔豕突,在敌烈部轻骑的保护下狼狈逃回。

这一场,损兵千余,丢失甲胄百余套,战马数百匹,算得上是一场惨败。

阿亚德.道莱全程参与了战斗,他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不单是因为他击败了桃花石军,还因为他基本‘摸清楚’了桃花石军的战力。

骑兵战力不凡,但多是从草原上征发的突厥语族群,披甲率低了些,无法做到甲骑那样一锤定音。

少量甲骑和大量桃花石步兵确实装备精良,其中的精锐战斗力非常强劲,几次都差点以几百人将自己打崩。

但大部分步兵都是征召兵,甚至有大量河中人冒充,战斗力很一般。

这个印象,完美符合了大食人此刻,对于突然出现的桃花石帝**队之刻板印象。

既这些桃花石人战斗力是非常强悍,但波斯和大食离他们太远了,导致他们只能用少量本土精锐驱动大量仆从军作战。

只要击败了桃花石人的精锐,仆从军们根本不会为他们死战。

狂喜的阿亚德.道莱与将军们得出这个结论后,立刻就把此次缴获的甲胄、战马,战斗的经过和预测,全部派人去分享给了刚刚离开巴格达不远的侯赛音.本.卡基和小查干尼。

这使得侯赛因敢于率军快速朝阿瓦士推进,拉长了补给线,增大了警戒的难度。

杨继业见计谋奏效,立刻下令义弟顺义侯赛尔柱亲自率数百精骑,带着数百投靠的波斯骑兵,前往北面开始侦查巴格达大军的情况。

大周乾元五年,公元966年,五月十七。

顺义侯塞尔柱从北面传来消息,哈姆达尼王朝苏丹阿力木调遣大军十一万,民夫十余万,由大食名将侯赛因.本.卡基为主帅,小查干尼为先锋,遮天蔽日自巴格达而下。

其中主帅侯赛因.本.卡基,出自着名的卡基家族,常年与苏丹阿力木搭档征战,其巅峰一战,是在十二年前的马尔阿什。

此战爆发于哈姆达尼王朝和拜占庭帝国之间,拜占庭摄政王巴尔祖斯亲提十七万大军前来进攻,哈姆达尼王朝的阿力木苏丹也率十二万大军亲征抵御,并命侯赛因.本.卡基为左面军主将。

侯赛因.本.卡基在这一战大放光彩,以劣势兵力连破拜占庭数个主力精锐师(一万人),在此战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他甚至在战场上差点击杀了现今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的父亲,拜占庭名将巴尔达斯.福卡斯。

而被称为小查干尼的阿布.阿里.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本.穆扎法尔与其父亲老查干尼,原本都是萨曼波斯的呼罗珊总督。

强盛一时齐亚尔王朝和早期快速扩展的布韦希王朝,都是被他两父子击败的。

小查干尼此人,甚至还是已故萨曼波斯埃米尔纳斯尔二世的大忠臣。

二十几年前,张鉊以奇袭的方式攻陷康居(布哈拉),使得纳斯尔二世死于儿子哈米德之手后,小查干尼就在呼罗珊组织大军,企图回师康居城为纳斯尔二世报仇。

但当时小查干尼正在跟布韦希王朝和萨法尔王朝的联军作战,等他抽出手来的时候,张鉊已经率军离开,哈米德已经坐稳了埃米尔之位了。

这种情况,再加上纳斯尔二世欲在循例派聚居的地区强推实业派,导致河中人多不支持他,使得小查干尼的军事行动失去了大义和号召力。

他在呼罗珊引起一小部分动荡后,迅速被哈米德派遣的军队击败平定,小查干尼干脆心一横,投靠到了布韦希王朝这边。

不过布韦希王朝的统治者并不信任他,小查干尼于是再次跑路,润到了很欣赏他能力的哈姆达尼王朝。

此人纵横呼罗珊,辗转多个势力之间,军事能力相当优秀。

而由这两人统兵,也可以看出哈姆达尼王朝,确实是精锐尽出,把能拿得出手的,几乎全部拿出来了,举国也就剩下了几个军团在西面防御拜占庭帝国了。

赛尔柱骑在一匹河西龙马上,看着远处旌旗遮天蔽日,还在缓缓吟诵古兰经的军队,嘴角微微上翘,一句傻哔脱口而出。

这位历史上赛尔柱突厥的开山老祖,名字成了东罗马听了都要抖三抖强大帝国国号的勇猛将军,此刻内心却充满了对义父大皇帝张圣人的崇拜。

你问赛尔柱怎么不恨张圣人派兵攻灭了克里克部?开什么玩笑,赛尔柱现在感激还来不及呢。

没有克里克部被俘虏到中土的经历,他能受到这样良好的教育,他能有如今的成就,他能娶到皇太子敦煌郡公的亲表妹?

更重要的是,他怎么能知道六法宗才是世界真理,义父无上天乃是尘世真主,他赛尔柱怎么能成为佛子之一?

更何况,克里克部到了中土又没被虐待,他的父亲在仙境一般的神都洛阳享受生活,姐姐妹妹都嫁给了大周的大贵族们。

族中勇士都加入拔悉密万户这样的天可汗近卫万户,成了天可汗的雄鹰。

这样的待遇,让赛尔柱把生命奉献出来都没问题,哪还会恨!

“韦应彪,你带三十骑过去,对面人少就打,人多就引到某这来,咱们得让这些傻哔的最后五十里,走的艰难无比!”

赛尔柱脸上露出一丝阴笑把手一指,而他身边的韦应彪,则是乾县韦氏五彪中的老五。

他随王扈征时不过才十四岁,但成长速度比火箭飙升还快,今年不过十七岁,但已经是整个极西五省汉军中都着名的骑将了。

十七岁就当了将虞侯,上次大封封臣的时候,张贤瑀还特意下教,不让韦应彪受封。

这可不是打压,而是韦应彪要青云直上的标志。

只有这种前途极其光明的,才会由大王出面不让他受封,就跟后世宋明有大才者绝不会尚公主一个道理。

韦应彪把手一拱,立刻就带着本部三十骑前去了。

果如赛尔柱安排的这样,巴格达大军出三五十骑前来驱逐他们,结果连面都见不到,就被韦应彪等射杀。

若是出动三五百骑他们就边战边退,等到这数百敌骑距离大军远了之后,韦应彪一发烟花,就能把埋伏好的赛尔柱数百骑召来,轻易打杀了这些大食骑兵。

打到最后,大食人为了驱逐这些骑兵,不得不步骑并进,将防御范围大大拓宽,用严整的队形和龟速进军,来抵消无止无尽的骚扰。

他们要是敢不来驱逐或者不龟速前进,韦应彪等甚至会下马手持两石多的强弩,直接抵近射击大军,端的是无赖至极。

而越靠近西征汉军,这种阻力就越来越大,不但赛尔柱带着韦应彪等来了,蜀国大王张贤太,辽国大王张贤炅甚至带着西平堡陈阿虫之子这样的天下最精锐骑兵-西凉铁骑、河陇大马前来阻击了。

一时间,从巴格达军后勤重镇乔费尔到阿瓦士这块一百里路上,光是参与阻击的周军轻重骑兵都多达一万余骑。

他们在张贤太、张贤炅、耶律休哥、耶律奚底、赛尔柱等新一代骁勇骑将的带领下,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时而分散扰乱,时而集合猛打,将巴格达军骚扰的行如龟速、举步维艰。

而在精锐骑兵迟滞巴格达军的时候,杨继业留大舅哥折御卿率三千军留守阿瓦士城下,围堵出城的阿瓦士数千守军。

他自领大军,穿过用炸药炸出一条大道的山口,不管阿瓦士城,前去进攻阿亚德,道莱率领的巴士拉军。

杨继业麾下的极西五省行营军共有六万三千,除了镇守波斯本部和呼罗珊的人以外,所有的汉人健儿基本都已经征发出来了。

算张贤太带走的七千精骑,折御卿留守阿瓦士的三千人,以及保护后勤线的几千人以外,还剩五万人上下。

而他的敌人,阿亚德.道莱的巴士拉军约有三万,位于周军西南,已经在被杨继业命名为小孤山的山包上修建好了砦堡,做好了防御。

侯赛因.本.卡基的巴格达军约有十一万并七八万后勤保障人员,自西北的乔费尔正迤逦龟速而来。

想来这两军的战略,一定是想要两面夹击正‘疯狂围攻’阿瓦士的周军。

其中人数最多的巴格达军自西北来切断周军归路,并进行正面决战。

西南面人少而精锐更熟悉地理的巴士拉军,则负责骚扰和奇袭。

但现在反过来了,巴格达军还未到,周军就先行动了起来,先给巴格达军上了一套残废术。

至于原本的奇兵巴士拉军,自然现在就要把他解决。

五月二十九,周军在杨继业的率领下,以极快的速度行军,先锋一万人只用了半天就步骑合并跑完了六十多里的路程,剩余的四万人也在一天内到位。

阿亚德.道莱在小孤山上看着远处周军甲光耀日,阵型如遮天之翼快速而来,冷汗簌簌而下。

他的三万人中,只有一万人是原布韦希王朝驻守巴格达的近卫,其余都是临时征召的神战者,战斗力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强大。

他突然发现,甚至是可以确定,现在他看见的这支军队,与十余日前来攻击他的那支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现在这支军队只看阵势,都是百战精锐。

一股上当的感觉在阿亚德.道莱脑海里盘旋,他甚至很想马上就舍弃小孤山上的阵地逃回巴士拉,现在没这么干,完全是靠最后的意志在死扛。

但他麾下的军官们可不这么认为,小孤山高四百多米,周围树木基本都被砍伐一空。

山西侧有数条河流经过,取水不难,山上依托古城砦堡林立,称得上易守难攻,怎么也能抵挡一段时间,坚持到巴格达大军前来。

但,这些,在杨继业眼里,那都是垃圾!

因为他手里有专业操弄火炮的憾山都凤鸣厢都,携带五千斤神威大将军铜炮三门,三千斤的更有六门,完全不怕什么砦堡。

说干就干,杨继业命石守信、党进二人为先锋将,各选八百勇士披三层甲,待到夜色将黑,命士兵将火炮运至小孤山下。

根本不需要多干,只要将砦堡外的巴士拉军赶回砦堡中,然后火炮猛轰,瞬间就能将坚固的砦堡给砸出几个大洞,或者把本就不坚固的土墙直接轰塌。

做完了这些,石守信和党进立刻就率三层甲勇士,从破损处冲进去,然后基本就没有悬念了。

六月初四,已经被火炮轰鸣快吓傻的巴士拉军,承受不住这种剥洋葱式的失败了,阿亚德.道莱汇集了还能战斗的一万余人从西面突围。

然后毫无悬念的,当他们死伤惨重的冲出重围后,等待他们就是一万精锐草原骑兵。

此战,阿亚德.道莱以下百余将官被杀,三万大军被阵斩六千余人,全军覆没。

而在杨继业歼灭巴士拉军之时,侯赛因.本.卡基率领的算上民夫、辅兵的二十万大军终于到达了阿瓦士。

他们的战场视线被周军骑兵掐断,到了距离阿瓦士不过四十余里的地方,才得知周军已经全军出动去攻打阿亚德.道莱的巴士拉军去了。

侯赛因.本.卡基急的手心冒汗,虽然他一路来杀伤了数百周军骑兵,但根本没法摆脱这些骑兵的骚扰和遮蔽,是以并不能马上向西南机动过去救援巴士拉军。

而且侯赛因心里,也暗暗有些察觉,这很可能是周军的围点打援了。

“异教徒们放弃阿瓦士,前去进攻巴士拉军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他们把后路留给了我们,只要我们掐住阿瓦士,再命各地紧守城堡,去年全国大旱存粮不多,今年夏粮还未成熟,看谁撑得住。”

小查干尼把淡紫色的眼珠一愣,立刻想了一个毒招,至于这个毒招下要死多少伊拉克人,他是一点都不在乎的,死光了才好呢。

侯赛因也觉得这个计策不错,但用手指了指远处折御卿率领的三千人,这三千人正好坚守在能穿过阿瓦士的山坡通道处。

小查干尼冷哼一声,“萨拉尔放心,桃花石异教徒们不过数千人,安能挡我二十万大军。我只需一万精兵,就能歼灭他们!”

然后,小查干尼信心满满的a了上去。

半天后,他请求增兵一万。

一天后,侯赛因等不及了,再次命令霍姆斯省总督哈桑亲自领兵一万增援。

这截小小的通道,三万人已经是能参与进攻的极限,再多就摆不开了。

折御卿大笑,因为他这三千人,是憾山都内厢都前厢都混编而成,绝大多数军官从五岁起就开始练习各种战阵杀人术,一半以上有兵将有武阶官。

虽然他们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但绝不是短期可以战胜的。

果然,三天后,当银白底三辰旗和银白底金日普照大旗都出现在了大食军眼中之后,折御卿依然率领两千人屹立在山坡上,简陋土墙上的三辰旗和银白底周字大旗,还在高高飘扬。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侯赛因.本.卡基放弃了继续进攻据险而守的折御卿,将全部军队收缩到了阿瓦士城以西以北。

他打通了和城内的连接,将差不多二十万人摆在了这方圆十数里的战场上。

这支主要由哈姆达尼王朝士兵组成庞大的军队中。

有属于广义大食人范畴的各部落贵族重甲士和甲骑,他们戴着有护鼻的铁盔或者裹着有丰富大食元素的缠头,手中拿着数丈长的尖矛,有些人还拿着用来防御箭矢的圆盾。

身上则穿大量圆盘甲、镜甲以及少量穿着东罗马式扎甲,这是哈姆达尼家族的核心武力,由王室成员和大量封臣及其子嗣组成。

人数最多的,则是身穿锁子甲和皮甲,身侧挂着箭矢,手里拿着长枪、大斧、短锤的高加索古拉姆。

哈姆达尼王朝的地盘在叙利亚,征召不了多少突厥语族的古拉姆。

因此叙利亚和伊拉克西北靠近高加速山区的蛮族,就成了哈姆达尼王朝优秀古拉姆的来源。

比如库尔德人和后世卡禄山的车臣大胡子,就是这种蛮族。

至于轻骑兵,大多数由征召起来的贝都因人充当,少部分是早先征召的突厥语族草原骑兵。

其中甚至有一定数量身穿东罗马式皮甲的骑兵,他们是在历次战争中被俘的俘虏军以及雇佣兵。

其他地位更低下的辅兵,则由各个边缘族群组成,白的、黑的都有,以刚刚发生内乱逃到阿拉伯地区活命的库希特人为主组成。

而张周这边,重甲步卒和重甲骁骑其实跟大食人差不多,都是由核心人群,既汉人组成。

轻甲骠骑兵则大多由归化汉人组成,包括大量河陇地区被划分为汉人的各族人,高原上的吐蕃人,内地的党项、沙陀、粟特人等组成。

轻甲或无甲弓骑兵则大多由草原上的契丹、阻卜、敌烈、乌古、拔悉密、萌古、荼扎剌人组成。

当然也不完全就是这样,比如耶律阿不里之子,辽国大王张贤炅麾下的重步兵中就有大量的女真悍卒。安国大王张贤瑀麾下的重甲步卒中,也有大量党项横山步跋子组成。

不过,虽然双方大军完全到齐,但激烈的战争并未马上爆发。

大食军还是在试图卡住周军看起来并不牢固的补给线,周军的骑兵也开始了更大规模试图切断大食军补给线的动作。

但在双方都严密防守的情况下,作用并不明显。

就这么互相拉扯了快二十天,天气已经开始变得让人难以承受起来,双方也明白靠小动作不可能赶走对方之后,大战才开始提上了日程。

大食人占据着一定的主动权,所以主帅侯赛因主动做出了变阵,他开始召集民夫,挖掘从阿瓦士到重要后勤补给点乔费尔的运输壕。

一旦这条运输壕建好,就能在极大程度上抵消周军骑兵不断骚扰带来的威胁,这就是一个信号,让周军进攻的信号。

但杨继业不为所动,他知道,假如他现在就出动去进攻,那么大食人在决战打不过后,还是有可能退往乔费尔等城坚守。

只有让大食人付出更多,沉没成本高到他们不能接受以后,才是决战的最佳时刻。

侯赛因见杨继业不为所动,知道遇上了高手,但他不知道杨继业哪来的那么大的信心,一定可以击败他这二十万大军。

于是侯赛因一面命大军做好决战准备,一面继续让民夫挖掘运输壕。

六月二十二,中东地区此时的天气已经能最高达到三十四五度了,十余万被强制抓来的民夫,在这种天气下还要挖掘运输壕,因而死伤惨重。

乔费尔城和阿瓦士的居民没被周军杀死,但却有大量亲眷死在了工地上。

一时间民怨沸腾,周围数个城池的民众都已经憋到了极限,加上转运粮草带来的高昂成本,士兵在前线的苦熬,连身在巴格达的阿力木苏丹都忍不住发来了询问的诏令。

成本足够大了!侯赛因要是敢退,等待他的命运一定不会太妙。

而在张周这面,接近三十天的对峙和炎热,也已经让军心开始浮动,决战的机会,已经到来。

六月二十五,杨继业以张贤景的名义教令全军,承诺进入巴格达后三日不封刀,除了巴格达皇宫以外,所有金银全部赏赐给官兵们,顿时士气大振,动员下达到了最基层的士兵心里。

杨继业趁热打铁,命各军抽调勇士,以张周宗室第一名将小黑熊张烈朝为先锋,精选重甲步卒八千并轻甲弓弩手一万前出大阵,直接前去攻击二十里外,位于阿瓦士西面的大食军中军。

这种看上去似乎是自寻死路的打法,让侯赛因摸不着头脑。

观察半天,他确定这一万八千周军离开主力,几乎没有骑兵护卫,完全是孤注一掷的往他大营而来,于是立刻抽调五万步骑发动了进攻。

张烈朝一点也不怕,他出来就是当磨盘的。

他这一万八千人中,其中七千人来自憾山都,最擅长火炮战法的凤鸣厢都也在这里,合计两千斤以上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七门,数百斤的武威大将军炮四十门,轻便的虎蹲炮、九节炮、大抬杆枪八百多杆。

这份火力,在此时称得上旷古烁今,完全可以给大食人一个大大的惊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什么叫降维打击。

小查干尼领军在最前面,一个月前进攻折御卿的战斗让他颜面尽失。

三万人围着三千人打了五天竟然没有打下来,自己损失接近三千,才不过打死对面数十人,打伤数百人,十几比一的战损比,太丢人了。

不过此战,他非常有信心,这些桃花石人竟然抛弃了最有威胁的骑兵,用一万八千步兵来冲二十万大军,真是不知道死活。

强行压下了心中那一点点事出反常必有妖的警惕,小查干尼做出了最完美的部署。

他命三万五千步兵从正面分三个方向直推,一万余骑兵从两翼直插腰部。

而且为了尽量放大战果,小查干尼还准备让桃花石人暴晒一个白天后在傍晚发动进攻。

不过小黑熊张烈朝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一万八千大军在前一夜突然摸黑行军,前进到了一片山林中,并且迅速击溃了小查干尼放在这里的两千先头部队。

这下,周军有了树林可以乘凉,小查干尼的计划破产,他只能在清晨就发动进攻,要是再不进攻,这支桃花石军就要直接顶到他脸上了。

六月二十八,微风从波斯湾送来了阵阵清凉,正是作战的好时机。

小查干尼亲率主力三万五千人,从三面排阵而来,大食军也是非常擅长使用弓弩的,因此战斗双方皆是以弓弩攒射开场。

卯时正(六点)小黑熊命党进率军抢占高处,以四千弓弩手居高临下射击大食军。

大食人虽然也擅长使用弩,但那是在西方而言,在东方,他们只能算小弟弟。

双方甫一接触,大食军在训练和装备上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他们七千余人进攻党进四千人,还被射的死伤惨重不断后退。

小查干尼见状,立刻开始快速增兵让弓箭手上前来,既然质量比不过那就用数量来弥补。

他准备让持大盾的重甲兵上前掩护,弩手顶到最前面,弓手则在后面抛射。

党进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就等着大食军把大盾立起来,因为他的阵中藏了数门用马车拉着的几百斤炮和十几门虎蹲炮。

大食人把大盾立起来,减缓了速度,严密了阵型,正是火炮轰击的最好对象。

橘红色的火光,声震四野的爆炸,在这其中隐藏的,是极为恐怖的破坏力。

十几斤的弹丸在火药的剧烈推动下,仿佛魔鬼打出的拳头那么可怕,不管你穿了多少重甲,一旦挨着就是骨断筋折,一颗炮弹,就能在人群中打出一条血槽。

大食军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这种武器,很多大盾手都惊慌扔掉了大盾想往后面跑去,进而直接把他们掩护的弓弩手露了出来。

然后,更恐怖的来了,马拉的威武大将军铜炮换成了数量更多的虎蹲炮,石弹被换成了霰弹。

鸽子蛋大的弹丸在人群中疯狂扫过,一炮就是一大片人被打倒在地。

那情景,就真如地狱一般,满地都是碎肉和碎骨骼,红色、白的、青黑色的。

有孤零零的头颅被爆西瓜一样爆在了地上。有各种躯干的碎片被击中后摆出各种诡异姿势。还有肚子已经爆开,但人还未死去者在地上哀嚎。

武威大将军炮破甲,虎蹲炮输出,然后弓箭两轮重甲士冲上去砍杀,敌军溃散。

等敌军集合起来以后,这套操作又开始重复。

大食人的骑兵则更惨,他们的战马更无法适应火炮的剧烈爆炸声和短时间的恐怖杀伤,往往还没冲到近前就被打散。

小查干尼绝望的徒劳指挥着,每一次的接触,带来的都是溃散,五万人攻击一万八千人,步兵一碰就碎,骑兵连碰都不敢碰。

主帅侯赛因终于知道这些桃花石人的倚仗了,他们发明了一种可怕的火药武器!

此时的大食人可不是神棍,反而是此时最有文化的族群之一,所以侯赛因当然知道这是火药武器而不是什么法术。

但可惜的是,他根本无法应对,只能命令小查干尼撤退。

只是小查干尼一撤退,周军就追上来了,他们追击来的很快,让小查干尼这五万人无法摆脱。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了晚上,直到黑暗让所有人都看不清楚之后,战斗方才结束。

侯赛因知道,这一仗,他估计是打不赢了,小查干尼这五万人的遭遇,就将是全体大食军的遭遇。

果然,第二日清晨,周军又开始了前进,还是骑兵影影绰绰的到处都是,步军不断向前拱,一直拱到距离大食人的前线辎重堡垒只有五六里的地方。

决战终于打响,退无可退的大食人主动出击,侯赛因.本.卡基倾巢而出,他重新调集了六万人,将他的亲卫都送到了第一线,意图吃掉张烈朝这一万八千人。

肃穆的古兰经传遍了战场,无数身穿黑袍的阿訇在尽力为勇士们打气。

在宗教的鼓励下,大食骑兵们狂热的奔向了他们的敌人,他们的战马也略微习惯了这巨大的爆炸声,开始变得有勇气冲击了起来。

战斗打到未时末(下午三点),双方都死伤惨重,所有人都在高温中拼劲了最后一点力气。

大食军将张烈朝军打得后退数里,前军一片混乱,但总是无法击败他们。

时间进行到申时正(下午四点)属于大食人的回合,结束了。

周军大部终于赶到,骑兵队伍也完成了迂回,霎时间攻守易型,退无可退的大食骑兵在周军骑兵打击下不断被歼灭,贝都因人的尸体铺满了阿瓦士城以西。

骑兵部队被基本压制以后,绝望的大食军在阿瓦士城以西开始集结,他们利用修建好的工事顽强抵抗。

但这些工事,根本不是杨继业累死数百民夫,从中土拖到伊拉克的五千斤神威大将军炮的对手。

侯赛因.本.卡基见状,只能绝望在再次将军队集合起来,他们往后退了五六里,放弃了阵地。

因为大食人看出来了,周军火炮的移动速度很慢,只要自己退得快,就能让对方的火炮跟不上大军。

但这么一来,火炮是避免了,但大食人也彻底来到了旷野中。

杨继业的战法很简单,当大食人集中起来的时候,就用火炮配合弓弩猛打,一旦大食人想要移动军阵避开火力,骑兵就开始冲锋。

大食人为了防止骑兵冲锋就又只能集结对抗,但此时,神臂弓、武威大将军炮、虎蹲炮、九节炮、大抬杆枪又上阵了。

无法快速机动的步兵阵地,就是最好的靶子,他们只能被迫再次调整位置。

就这样,大炮打完骑兵冲,骑兵冲完大炮打,反反复复直到大食军崩溃,完全无解了属于是。

战斗到第二日未时初(下午一点),大食人近二十万人完全崩溃,先锋大将小查干尼在冲锋中被虎蹲炮打成了肉泥,霍姆斯省总督哈桑等高级军官在乱中被斩杀。

大食军主帅侯赛因.本.卡基率数千骑兵提前溃逃,虽然他熟悉道路,但最终还是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小城纳西里耶被追上。

绝望中,这位哈姆达尼王朝名将与其子并心腹将军数十人涉水渡河想要保命,张贤太立刻率数十精骑沿河追杀,将他们一一射杀在了河中。

大食军,全军覆没。

大周乾元五年,公元966年,七月初十,历时接近两个月的大战终于结束。

大食人二十万大军几乎被全歼,双方追逐超过四十里路,被斩杀的大食人超过六万,十数万人被俘,只有少量逃得性命。

七月十三,战败的消息尚未传到巴格达城,西方药师光王佛、安国大王张贤瑀,蜀国大王张贤太,辽国大王张贤炅,就率一万精骑冲到了巴格达。

苏丹阿力木惊骇以极,他想要杀死哈里发穆提后撤退,结果人老成精的哈里发早就躲了起来,阿力木苏丹只能带领百余近卫一人三马仓皇逃往叙利亚。

巴格达,陷落!

张贤瑀大笑着把手一挥,“让安苏(曼苏尔)派人进城安抚民心,这座城就是他的了。”

呵呵,这会就把巴格达交给安苏,事情肯定这么简单处理的,这不过是张贤瑀的拖延之计。

一万人想要控制七八十万人的大城,很难做到不发生混乱,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把他们安稳住,等大军到来后再慢慢宰割。

七月二十,周军大军到齐,开始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了巴格达城。

然后,杨继业兑现了他的承诺,只不过不是三日不封刀,而是有区别的杀戮。

凡是不利于曼苏尔傀儡统治的大食大贵族、有力量的反抗者、宗教人士通通被处死,七天内处死了超过五万人。

随后杨继业命士兵们分区搜刮,总计从城中掳走青壮美妇三万多名,金银锦帛以及各种财货价值九百多万贯。

至于牲畜、粮食、农奴、车架等无边无际,不知道被带走了多少。

大食人几百年的积蓄,全部被抢走了。

而在这之前,张贤景遵照父亲张鉊的指示,将巴格达、巴士拉两城所有的书籍以及学者,不管是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只要是除了宗教方面的文字都全部装车运走。

总计运走了书册超过一百一十万册,各类大学者千余人,巴格达的智慧之城几乎被全部搬空。

张鉊可不会学蒙古人攻陷巴格达后那么暴殄天物,这时候的巴格达,这时候的大食,文化上可是有很多独树一帜地方的。

当然,同时被运走的,还有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全族三百余人。

至此,这个原本可以和大唐并称的巨大帝国,轰然倒塌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明天还有最后一章,本书就完结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