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第846章 信长之野望

瀚海唐儿归 第846章 信长之野望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6 20:39:04

淀川以西二十里处,难波京大阪都已经在望。

但是一路而来,七十多里未曾歇脚的倭人大军怨气彻底爆发了。

他们鼓噪着、喧哗着,哪怕难波京就在眼前,也不愿意继续行走半步。

平日里对于武士阶层打压的恶果,此刻显露无遗。

在这长途行军以前,倭国朝廷还可以靠着忠君爱国的大旗给武士们画饼、灌**汤。

但是这场在许多武士看来,是由于上层公卿过于无能导致的三百里大行军之后,所有的忠君之情,都被消耗的干干净净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地位低下的不满,在迅速蔓延。

别说这是平安时代的倭军,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这种让人耗费大量精力的行军都会被吐槽,需要大量政工人员做安抚才能解决。

所谓‘陈老总的电报啪啪啪,小兵的脚板噗噗噗’就是那时候出现的。

可以说,作为轻步兵巅峰的解放军都受不了这种来回行军,此时的倭人就别提了,一个人起来闹,不一会就变成了全军喧哗。

而且不满很快就从行军,蔓延到了此次征召朝廷的种种错漏上,进而又再次延伸到了平日里对余武士的打压。

左大臣藤原实赖敏锐嗅到了兵变的风险,加上此刻已快到申末(下午五点),远处去探查的藤原秀乡也没传来警讯,那么就在城外让这些武士吃一顿好的,发一点赏赐再回城,问题也不大。

而且就现在这样,藤原实赖也不敢让他们就这么进城了,这么多满腹牢骚的武士都进了难波京,搞不好会做出劫掠的事情来。

于是,迤逦十余里的五万余倭军,就在距离难波京大阪只有二十多里,距离淀川大桥只有十余里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左大臣藤原实赖命负责军需的民部省官员出面支出大量白米、小咸鱼干和唐纳豆,就地开始额外加餐一顿。

同时又宣布,击败燕寇之后,人人有赏,还公布了确切的斩敌首级能得到的军功。

终于,在飘香的白米饭和咸鱼干与唐纳豆的安抚下,在杀敌立功提高地位的望梅止渴下,骚动的武士们开始平静下来。

这个时代的倭国,猪牛羊马鸟等都被禁止食用,唯一的蛋白质来源就是鱼和唐纳豆了,且平日里一般人根本吃不到。

美味又营养的食物,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确实可以起到极大的安抚军心作用。

就像小五郎,他正饿的胃里一阵阵烧心,但现在闻道了饭菜香味,本来勃发的怨气,立刻起就小了下去。

他不顾形象的直接躺倒在地上,与身边的同袍一起断断续续的交谈着,仿佛所有的力气都失去了一样。

唯一还能坚持的等待,就是期待着白米饭什么时候煮好,哪怕现在盛一点米汤来喝喝也行啊!

忽然,卧在地上小五郎突然感觉大地震颤了起来,心中警铃大作的他立刻爬了起来。

处在这个多地震的国家,连小五郎这样的郞从,都非常警觉。

不过很快,他们发现这大地的震颤不是地震,而是来自不远处。

刹那间,人人脸色大变,不知道谁开始喊,几个呼吸间,‘燕贼来了,燕贼来了’的声音,就响彻四周。

小五郎只觉得心脏都仿佛暂停了一下一样,连腹中的饥火都被压下去了几分。

无数的下司职带着家族武士到处咆哮,让他们的郞从和伴当赶紧起来列阵。

小五郎因为上次唱和和歌的功劳,被赏不用到最前面去列阵,而是被指派给了一个胖大的武僧做伴当。

兵荒马乱中,小五郎抱着武僧的挂甲,手忙脚乱的给他穿上。

大战来临的紧张,让气氛十分的压抑,小五郎甚至看见这个平日里吹嘘神力无敌,一个人就可以打杀一百个燕贼的武僧脸上,露出了害怕的神色。

剧烈的喘息声传来,小五郎偏头一看,身边的庄园主平贞秀双手正在急速抖动,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滚而下。

发现小五郎在看他,这个素来高高在上的官人,脸上竟然堆出了一个小五郎从来没见过的尴尬笑脸。

小五郎怔了一怔,这一瞬间他突然感觉这些官人,也不过是些有畏惧的普通人而已。

就在所有人心惊胆战,但还能勉强列阵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处突然传来了欢呼声。

小五郎摸头不知脑的向四周张望,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在没过多大一会,就有人过来通传,说是来的不是燕贼骑兵,而是前出为大军警戒的下野守藤原秀乡官人,因为他们打着左大臣赐予的藤野家大旗。

甚至有人言之凿凿说他看见了身穿红色大铠,威风的如同神佛一样的下野守,他们打杀了燕贼的先锋,现在是来向左大臣夸功的。

人群绷紧的神经顿时就松懈了下来,虽然一部分人脸上的神色还是有些不豫,夸功就夸功嘛,何必搞得这么吓人!

胖大武僧脸色在一瞬间就从惨白恢复了红润,转而又对小五郎吹嘘了起来,似乎要把刚才丢失的面子找回来一点。

下司职平贞秀则恢复了往日那种高高在上的官人形象,好像那个尴尬的笑脸不曾出现过一样。

小五郎开始飞快的为胖大武僧脱掉挂甲,因为他心里还记挂着马上就要煮好的哺食,紧张情绪过去之后,肚子又开始饿了起来。

只是,刚刚将挂甲脱掉,小五郎还没来得及将之卷起来,他感觉刚才略微停顿的大地,又开始颤抖了起来。

这是什么意思?所有人都开始有点生气了!

虽然你们打了胜仗,夸功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怎么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又策马跑起来吓人呢?

平贞秀心里一直为刚才对小五郎的那个尴尬笑容而暗暗懊悔,他觉得刚才丢了官人的面子,破了自己的威风。

而此刻,大地又开始颤抖,回来的骑兵又开始不讲规矩策马的时候,正好可以找回点面子。

于是平贞秀大喝一声,纵身跳上了身后装载辎重的马车,他本来是想对下面的士兵大喝几声,让他们不要慌。

可是这一跳上来,平贞秀顿时就被吓傻眼了,甚至尿意都开始上涌。

谁他妈说的是下野守他们回来了?

平贞秀脸上露出了极度惊恐的表情,因为出现在他眼中的,是从三个方向奔驰而来,在夕阳照射下泛着阵阵金光的恐怖大军。

他们仿佛天边的火云般往前压了过来,无边无际,不知道有多少人。

小五郎看着马车上的平贞秀,他还以为他这位庄园主要说什么豪言壮语,等了半天,却只见他嘴唇哆嗦,脸色比方才的胖大武僧还要难看。

小五郎正要发言,忽然听见哚的一声,平贞秀的胸口上,仿佛凭空长出来了一支箭矢似的。

随后,这位小小的庄园主,摇晃了两下,从马车上摔了下来。

而就在平贞秀摔倒的瞬间,铺天盖地的箭矢,仿佛雨点般的落下,四周响起了惨烈的哀嚎声,不断有人中箭,然后摔倒在地上剧烈的挣扎起来。

甚至小五郎还看见了好些人,身上插着四五根箭矢,但还是能跑的飞快,只是跑着跑着,就会栽倒在了地上。

箭雨越来越密集,受伤的人也越来越多,方才平静的军营,似乎在一时间就变成了地狱。

不断有人摔倒,不断有人哀嚎,有人喊着母亲或者爱人的名字四处乱窜,带起了更多的恐慌。

小五郎随着人流被挤得四处飘荡,他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也不知道该往哪去,更不知道该怎么办。

耳边全部是哀嚎,恐惧让他没有了思考的能力,连敌人都没看见,他们就已经战败了。

远处,慕容信长冷酷的下达着一道道的命令,如果从他这里看去,你就会发现,射出漫天箭雨的骠骑兵和精锐草原弓骑兵,将混乱的倭人大军切成了几块。

每一块就是六七千到上万人的规模,骠骑兵和弓骑兵们,没有直接冲阵,而是来回切割,尽量制造混乱,让恐惧的倭军顺着他们的驱赶,往设定好的范围跑去。

而每当看见某一个范围混乱到根本无法形成防御之后,慕容信长立刻大旗一挥,一千五百名身披重甲的白袍银鞍昭义郎,就会猛扑过去。

而且,这些昭义郎们不是用长槊甲骑的方式冲击,而是用骑墙冲击法。

前两排的骑兵手持易折断的长枪,后三排的骑兵手持精钢马刀,等到前排骑兵将敌军冲散之后,后排的就开始大砍大杀扩大伤亡。

这种骑墙式的重骑兵冲刺方法,是张圣人从胸甲骑兵处得到的灵感。

虽然在强强对决时并不是很好用,因为这种打法缺少了胸甲骑兵的利器-长短火枪。

所以强强对决的时候,就显得有些火力不足。

但对付这种混乱的人群,打击溃战就再合适不过了。

骑墙式冲锋而过的甲骑,就仿佛是铁刷子一般,只要‘刷’过人群,到来的死伤就是成片的。

左大臣藤原实赖在一堆藤原家的甲士保护下,也在没命的狂奔,直到大军崩溃的这一刻,他的脑子都还没有从惊慌中恢复过来。

这一趟,他犯的错误实在是太大了!

先是让来回三百里的长途行军,消磨掉了军队的士气。

然后又没给藤原秀乡足够的兵力,去确保大军安全。

最后又轻易的相信旗号,以为是藤原秀乡回来了,结果造成了大军被轻易突袭。

更重要的是,他不该在这旷野中同意生火做饭,就算生火做饭,也该扎营,而他们连营地都没有,最终导致全军很轻易的就被切割和驱散。

漫无目的的跑了快一个时辰,似乎哀嚎与呼喊都有些听不到,当然,那些让他们崩溃的铁骑,也好像没看见了。

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藤原实赖实在跑不动了,也不知道他跑到了什么地方,突然前面探路的上东门左兵卫传来了好消息。

有名将之称的从五位下、对马守、大宰府大监大藏春实已经在前面占住了一个山头,建立起了防御。

左大臣藤原实赖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人几乎要瘫倒在地上了。

身边的藤原家甲士,则赶紧架着这倭国朝廷的实际控制者,往大藏春实所在的山头跑去。

人还是太少了,慕容信长有些扼腕叹息,天气和水土不服带来的减员太严重了。

这种减员不单体现在人身上,还体现在战马身上,这次五千精骑突袭所用的一万多匹战马,几乎已经是慕容信长能找出来的所有战马了。

而且由于突袭的时间已经属于傍晚,虽然大获全胜,但具体取得了多大的战果,慕容信长也不敢很是确定。

这一夜,对于突袭的胜利方和被突袭的一败涂地者,都是一个难熬的夜晚。

因为双方都要等到天明之后,胜利方才知道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战果,战败者也才能大概知道损失有多惨重。

终于等到了天明,慕容信长在淀川边的大本营中接到了战报。

好大儿兴奋地一跃而起,大笑着走出主帅大帐,看着外面挤满的参谋军官和近卫侍从大声喊道:“敌军已破,我大获全胜矣!”

顿时,欢呼声震天响起。

原来在昨晚的混乱之中,倭国左大臣藤原实赖所部约莫有万人上下,被堵在了大阪以西靠海的一个山头上,具体位置大约就在后世倭国西宫市市区附近。

之所以能确定是左大臣藤原实赖所在,是因为他们打出了左大臣的大旗,开始收揽附近的败兵前往汇聚。

另外还有四千余人被堵在了大阪西北的宝塚山上,为首者是倭国皇室,被称为六孙王的武藏守经基及其儿子满仲。

六孙王经基就是源经基,此时还名声不显,但历史上十年后他被赐姓源,将为臣籍后,那可是开创了清河源氏,这个在日本历史上声名显赫家族的。

至于其他的倭军,昨日傍晚的大突袭引发了整体崩溃,被阵斩三千多人,自相践踏死伤者上万。

还有万余逃散的到处都是,现在还成建制的,也就是西宫和宝塚这两群了。

赫连海龙正好回来护卫慕容信长,听到倭人还在西宫竖起大旗招揽败兵,立刻就请命前去击破。

慕容信长思考了一小下,立刻就摆手拒绝了,“不急,让他把人聚拢过来,省的我们去找了。”

西宫,可以说到了这一刻,藤原实赖才觉得问题大条了,昨天燕贼骑兵的冲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而到了此时,这位左大臣也终于放下了一切不现实的幻想,将军权全部下放给了对马守大藏春实。

并且向外颁布制令,宣布立功的武士可以如同承平天庆勋功者,也就是大藏春实和已经战死的藤原秀乡那样,升到国守的高位。

但这一切,似乎来的都有点迟了,自白江口之后,荒废了快三百年的武备,不可能是几道律令就可以原地振兴起来的。

午时,大藏春实在西宫终于收揽到了一万六七千人,并且找到了没被燕贼骑兵烧毁的部分粮草,就在原地煮了一顿饭食。

藤原实赖的脸上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喜色,不通兵事的人就是这样,看着周围人一多,吃饱了饭看起来好像没那么落魄,就以为安全有了保障。

只有大藏春实等有实战经验的将官还阴沉着脸,这些倭国武士们商议了一下,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燕贼骑兵既然能打出这么高效的突击,那就不会这么粗心的让他们在西宫稳住阵脚。

唯一的解释,就是燕贼故意让他们汇聚到一起,然后聚而歼之。

此时,西宫的倭军中还有藤原家武士一千人,大藏春实武士部曲二百人,其余各地武士、勇士两千余人。

装备有挂甲四百余套、竹片甲一千套上下、毛抜太刀千余把、弓两千余张、铁矛两千余根、木矛竹弓无算,勉强还能一战。

于是在大藏春实的安排下,倭军开始在他们所在的小山头挖掘陷坑,打造拒马,意图消耗燕贼的骑兵优势。

同时不断派出信使往四方而去,希望能收集到更多的军队,特别是通知神户的小野好古和大阪城中的橘远保这两万人。

而慕容信长对此的评价是—‘太弱了!’

好大儿摇了摇头,对周围将士们说道:“倭国武备荒驰以至于此,三百万民的大国,兵将还比不上昔年贺川的泾渭乱兵和定难军李家,我等日后治理此间地方,要以此为戒。”

未正(下午两点),向训遣人传来消息,大阪城中的橘远保组织万余步骑,准备出城向西接应。

向训亲率四千精兵在城外堵截,战约半个时辰,橘远保全军崩溃,死伤数千,退回大阪城中死守不敢再出来。

至此慕容信长再不用担心被前后夹击,于是命大军列阵连环,向倭军固守的西宫一带前进。

大藏春实看着远处分红白两色,以重甲步卒为中军,轻骑兵为两翼,缓步而来的燕军,心就像是沉到了大海深处。

就从这份行军能力都看得出来,对面的精锐,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而相对于稍远一点的大藏春实,被挤到前排的小五郎等人面临的压力更加恐怖。

燕军还距离有数百步,但那整齐的脚步声,昂扬的鼓乐,闪烁着光芒的精良武器,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里压迫。

虽然隔着几百步,倭军阵前的士兵们,已经有人开始哭泣了起来,更有无数前排人希望能回到后面去。

虽然他们不敢转身就跑,因为那样肯定会被一刀砍死,但个个都撅着屁股不断往后拱,算是常规操作。

敌人还未至,倭军上下已经如同波浪一般不停的起伏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根紧绷的线,就会被崩断。

小五郎神经比一般人大条一些,他看着眼前的拒马和更远处的陷坑,心里不断的安慰自己,至少不用面对昨天那种恐怖的骑兵了。

可是,只能说他太天真了,燕军走到距离倭军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干脆就不走了。

正当倭人疑惑不已的时候,超过两千把弩被燕军端了起来。

你以为,你们守在壕沟后面,我就奈何不得你们是吧?

你又没修砦堡,就算是修了砦堡,那我大不了一百步甚至八十步再射,就你们手中那些六七斗的破弓,能跟弩箭对射?

一时间,机括的响声,精铁弩箭飞舞的声音,顿时充满了天空。

前排倭军不断惨叫着倒下,哪怕在一百五十外,弩箭的杀伤力仍然惊人,特别是倭人还排出了密集的阵型,使得杀伤力更被放大了不少。

胖大武僧终于死了,一根弩箭扎穿了他的挂甲,轻易的将他胸腹洞穿。

小五郎拿着一把破毛抜太刀,奇迹般的没被射中,但是他周围的同袍,在一片片凄厉的哭喊声中,成片成片的倒下了。

没人能忍受这种站着挨杀的恐怖滋味,大藏春实自然也知道,他只能绝望的把手一挥,命人擂响了为数不多的几面战鼓,让手下的兵士出击。

而这些出击的士兵,还要先翻越过他们自己的挖的壕沟,费力爬过去后,立刻就遭到了平射的弩箭和抛射的弓箭两重打击,顿时死伤惨重。

至于逃跑,不存在的,你能跑得过对面的燕军骑兵?

“无敌矣!无敌矣!食胆过千果然无敌矣!”

战阵之中,一员身高六尺二寸(一米九一),左手持厚背大剑,右手持精铁骨朵,身穿两层重甲的壮汉在人群中边喊边杀,状若疯魔。

只见他猛冲进平均身高只有五尺一二(一米五五)的倭军之中,面对这些只有他胸膛高的小矮子,根本不需要什么招式,每出一剑或者一锤,管他是武士还是农夫,顷刻毙命。

这些倭人连竹片甲都很少,根本防不住来自中原的精铁武器,同时他们的破铜烂铁刀,别说两层重甲,就是一层扎甲都扎不透。

赵思绾似乎陷入了一种极度疯狂的状态,他一生所求,就是无敌于天下。

可是在中原,他虽然也是个勇将,他比起慕容信长、李存惠、章成、高行周、高怀德、符彦卿、皇甫遇、慕容彦超等等,他算个屁啊!

中原起码可以排出几十上百位比他还猛的大将,甚至连他的主子驸马都尉赵匡赞,赵思绾都打不过。

所以,这个癫狂的家伙,不知道听信了哪路术士的歪理邪说,认为吃人胆可以增加武力值,结果导致被流放到了慕容信长麾下,做个猪嫌狗不爱的存在。

但是,到了此刻,来到了倭国,赵思绾终于体会到了楚霸王那种万人敌的感觉了。

不用考虑什么防守,反正没有一合之将,只需要尽情的,咔咔一顿乱杀就行。

在赵思绾的带动下,千余乞活郎的战斗力,飙升到了一个连慕容彦超看着都有点胆寒的地步。

这群充斥着颠佬、精神分裂者、反人类狂魔的集合体,真要将内心的恶魔在某个合适的场合完全释放出来,所爆发的战斗力,是十分可怕的。

只不过,赵思绾在感受着他终于成为万人敌的狂喜,海二蟹和海三虾却要哭了。

特别是放弃了巡检使爵位来搏一场更大富贵的海三虾,他完全不能相信这样孱弱的倭人军队,值得慕容大王给出大大的赏赐。

‘叮当!’有人磕飞了海三虾手中的横刀,这让他楞了一下。

对面不丁不八的站着一个身穿挂甲,将毛抜太刀举过胸前的家伙,看起来应该是个倭人勇将,至少剑术远远超过他这个白水郎上岸的傻小子。

但海三虾更想哭了,因为他知道,马上这个傻子倭将就将用他手里的烂刀来捅自己的胸口,然后再被自己左手的骨朵锤死。

这就是倭国勇将的水准,就这战斗力,能值几个功勋?

果然,又是一声清响,所谓百锻的毛抜太刀狠狠捅到了海三虾的胸口。

但海三虾只是摇晃了一下,布面铁甲的钢板,轻易挡住了锋刃,随后再次一声清响,毛抜太刀应声而折。

上东门左兵卫懵逼了,这是他们家传的宝刀啊!不知道帮他赢得了多少次讨取,积累了多少勇武的名声,但是面对燕贼一个小校身上的甲胄,竟然都破不了。

呼啸而来的骨朵已经不重要了,上东门左兵卫心如死灰,这支军队完蛋了,倭国,也完蛋了。

慕容信长很冷静,他根本那就没有过多关注战场,因为这不可能打不过。

他现在有点泪目,原来父亲还是疼爱自己的。

这海东的朝鲜和倭国,其实真跟大人说的一样,虽然偏僻了一点,但并不荒芜,人也不少,抵抗力还不强,远比去大理,去河中要好得多。

好大儿潸然泪下,多好的父亲啊!

把亲儿子坑去了穷山恶水的大理和情况复杂的河中,让他这么个养子,独占这么好的地方。

慕容信长在心里想着,他发誓一定要完成父亲张圣人的嘱托,将倭国这个高句丽,改造的比安东之地还要更心向中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