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第843章 难波京外难平波

瀚海唐儿归 第843章 难波京外难平波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6 20:39:04

大周绍明七年,三月十八,等慕容信长已经率军到大宰府登陆之后,拖拖拉拉的倭国水陆大军,方才抵达了赤间关附近。

率军前来的,仍然是十年前在就任山阳道追捕使,参与平定藤原纯友之乱的小野好古。

而在顶头上司征夷大将军藤原忠文病逝之后,这位也终于获得了征西大将军的名声。

要知道在这个征夷大将军也是可以被称为征东大将军的时代,与征东并称的征西大将军,地位也是很高的。

不过今年已经六十八岁的小野好古,并没有十年前出兵那样气定神闲了。

因为彼时藤原纯友虽然是濑户内海的海盗首领,但全部实力也不过就是战船四百多艘,武士三千多人,加上水手也不过是万人上下。

且此时的倭国虽然地处海岛,但造船能力一点也不强,平底船都不怎么玩的明白,就遑论其他了。

这也是朝廷极力压制的结果,因为此时的倭国,就是一个丐版的大宋。

自从用遣唐使达成他们的‘澶渊之盟’之后,倭国上下没了外敌入侵的顾虑,就开始大肆打压武人。

平安京的天皇和公卿大臣的想法是这样的,假使底层武士获得了大造海船的能力,那朝廷就必须跟上,不然以后就不能控制地方。

可是这造船多劳民伤财啊!有这些人力、物力,还不如征发出来大家享受享受。

所以干脆就来了个身为岛国,但是极力压制造船业的奇葩搞笑政策。

小野好古在军中混了几十年,混到须发皆白了,他自然知道燕寇和濑户内海的海盗完全不是一回事。

濑户内海的海盗不管如何嚣张,可仍然是驾驶着小船,玩的是倭国内的这一套海上规矩。

但是燕寇是从新罗跨海而来,他们能在寒冬季节将几万军队送过海峡,至少能证明他们的水师战舰高大且稳定,航海技术应该不是自己这方能比的。

于是,小野好古率领大军走到距离赤间关七十多里的左波川就不肯走了。

就他们这些平底船,到了马关海峡以西的深海中,肯定没法和燕国水师对战,还不如就在这边浅海等着。

同时,小野好古此次率领的五万水陆大军中,只有他麾下四百多艘大小船只以及上面的一万三四千水军、水手到位了。

因为倭国的水师运力不够,没法将大量的陆军也通过水师运过来。

此时的三万多陆军,还在一百多里外的严岛(广岛)附近腿着呢,为了收复西海道,小野好古怎么也要等他们到位。

于是,小野好古命令水军在左波川入海口修整之后,立刻就派人去通知赤间关的高丽人。

虽然形势已经算是很明显,但小野好古还是有些信不过这些高丽人,他思前想后,干脆下令要求高丽水军脱离赤间关以东的军港,冲到左波川入海口来。

洪相东接到这个命令之后,整个人都麻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小野好古是什么意思了。

这是要让他麾下的数千水军做诱饵,把燕贼水军都引过去啊!

因为燕贼水军要是不管,高丽和倭国水军就能合流,且高丽水军算是很熟悉慕容信长水军的作战能力,双方一情报交流后,制定出来的战法肯定更加科学。

若是慕容信长派水军追,那么高丽人又掐着马关海峡,到时候打赢了还好说,胶着状态或者没打赢的话,后路被堵还是很要命的。

思前想后两天,最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洪相东命亲侄子洪庆率一千水军和两千水手,驾驶绝大部分高丽水军战船,趁着风向从港口冲出去,一直向东去和倭国水师汇合。

左波川入海口,大约在后世日本防府市附近,此时还只是一个很简陋的小渔港,因此也停不下数百艘战船。

小野好古更不敢将所有战船都停到港湾中,要是被堵住就麻烦了。

于是,倭国的水师是散落在附近的大小海湾和海岛中的,小野好古在附近建立了简单的狼烟台用来传递信息。

绍明七年,三月二十七,午时,高丽海盗洪庆率战船百余艘,一路狂飙至左波川,小野好古在确定完全后,下令让洪庆的战船也进入左波川口。

未正(下午两点),陈诲率领的战船也到达了左波川外的海面上。

此役陈诲一共出动横海镇水军一万一千,赵延进带来的原静海制置使,现禁军静海镇水军四千。

此外还有主动请求随征的水军千余,一共一万六千人,加上水手足足三万人之多。

洪庆看着在远处天边随着波涛起伏不断向前的燕国水军,眼睛里满是绝望。

只凭现在观察,远处至少就有楼船两艘,斗舰三十余艘。

这些可都是千料以上的大船,在绝影岛海战中,洪庆可是吃够了这些大船的苦头,对面只要勐冲过来,靠浪都能把他们这些小船浪沉。

而反观倭国这边,他妈的,这都两三百年了,他们所谓的战船竟然还跟当年白江口的时候差不多。

不!好像更差了,连五百料(一百六七十吨)的战船都没几艘,这还打个屁啊!

洪庆看着身边同样冷汗直冒的副手问道:“前去联络的人回来了没有,三拨使者就一拨也没回来吗?”

副手苦涩的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全部没有回来,看来又是跟以前一样,不是被燕人杀了就是被囚禁了。”

“入他娘的!”洪庆色厉内荏的怒吼一声,脸上却有点像要哭出来了一样吗

他叫骂的同时,还把头上的幞头三两下扯掉给扔到了甲板上,这是他为了伪装成汉家子,而苦练了好久的。

“这燕王真是一点活路也不给啊!老子都愿意把那洪相东捆了交给他们,他们竟然还是不答应。”

副手看着洪庆这个准备拿伯父当卖命钱孝顺侄子,心里也很是绝望。

“燕人战船太厉害了,根本用不着咱们,所以根本不在乎咱们是不是投降,将军,只能死战了!”

“死战个屁!”洪庆飞快的摇了摇头,“倭国这么大,燕王才几万军队,某就不信他们能把倭国的山山水水都给占了。

咱通倭语,还有几千儿郎,一定有他们能用得上的地方。”

洪相东、洪庆这一支人,原是百济大族木氏后人。

而当年百济被大唐击灭之后,相当多的百济人难逃到了倭国,而且据说,倭国的天皇家族就是当年百济还强大时,王子渡海后遗留在倭国的后人。

因此洪庆这一支人多能说倭语,甚至口音比九州一带的倭人更接进平安京的倭国朝廷。

洪庆也一直深信,他可以凭借这个优势找到另一条出路。

至于伯父洪相东,洪庆对他并不认同,老头子思想僵化,竟然还想为高丽王室尽忠。

简直是昏了头了,一个百济人不懂的如何审时度势,竟然还想给高丽做忠臣,怎么想的。

小野好古紧绷着脸,看着眼前出现的庞大舰队一言不发,如果不是内心极其强大的话,他现在就想调头就跑。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没有藤原家的人来当这个征西大将军了,这完全就是来送死的啊!

陈诲站在横波号的船头,身穿显眼的锦袍,显得非常意气风发。

多少年了,当年与他齐名的林仁肇都是亲军指挥使了,他都一直在水师中苦熬。

现在终于熬出头了,征讨高丽和倭国,就是他这水师悍将一展身手的时候到。

看着远处海面立着的大大小小百面战旗,看着很威武,但承载战旗的战船却矮小的如同飘在海面上木板一般,陈诲不禁笑出了声。

这就是一场实力极度悬殊的战斗!

倭国战船大多只有一百料上下(三十多吨),载重水手、水军十几二十人。

而在自己这边,一千料以上的战船就有二十多艘,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一力降十会,今日不管风向、水流,全军并立向前,帮这些倭人回忆一下昔年白江口!”大笑声中,陈诲下达了作战命令。

此时的水师作战,并不怎么倚仗速度,因为作战的方式太简单了,主要就是两船错身的时候,用弓弩对射,长枪互捅而已,再高明一点的也就是投掷一点火油瓶而已。

至于绞车弩射击,投石机砸,拍杆击打,顺风放火船等等,那是大唐的专利,倭国还玩不起这个。

他们的水战,就是小船在海面上对射,对捅,大船靠近打跳帮战。

而这种战法,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因为起伏太大了,会导致弓弩根本没有多少威力,所以一般倭国海战都是选择在近海波涛不高的海面上,船只速度也不是很快。

当然有空的时候,他们也会抢一下顺风和顺水位。

顺风的话,射出的箭失威力更大。顺水的话船速更快,捅刺起来可以借力,甚至能把敌船给撞翻。

但是这一切,在大周战舰这边完全失效了。

别开玩笑了,你几十、一百料的小船顺风顺水来冲一千料,一千五百料的大船,那是来作战的还是来自杀的?

海面上,金鼓阵阵,大周战舰以横波号等两艘楼船为中军,定波号斗舰等为两翼,外面是大量艨艟舰为包抄,再以百艘游艇为搜捕,直接在海面上排出鹤翼阵,向着高丽和倭国水军扑去。

倭国水师的战鼓也擂响了,但随着大周舰队越来越接近倭国水军,恐怖的威压压在了每个倭人的心头上。

一位剔着光头,来自南海道尹予国的海盗直接傻眼了,他站在船头,看着自己抢到了顺风位的小艇,在大风的吹拂下,绝望的向着对面驶去。

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面对的,正是周军水师旗舰楼船横波号,在高达十数丈的横波号面前,总重不过二百料的小艇宛若一个玩具。

光头倭寇举了举手中的弓箭,但突然却升不起射箭的念头,因为他的弓箭连对面的船舷都射不到。

而横波号发现了这首倭国战船后,一阵吱呀的声音传来,绷紧的拍杆勐地砸了下来,光头倭寇惨叫一声,带头就往水里挑去。

但是晚了,动能起码有上百石的拍杆怒砸下来的威力极大,且拍杆的头上还包裹着带棱刺的铁皮。

就是这一拍,直接把这艘倭国小艇给砸成了一片狼藉,船体都差点被砸断,船上二十多倭国水手当场被砸成肉酱的就有十几人之多。

光头倭寇虽然抢先跳入了水中,但仍然被波及到了,巨大的冲击力让他一阵头晕目眩。

虽然他水性很好,还能控制他不至于沉到海里去,但是横波号上的弩手,已经注意到他了,几乎在同时间,三把弩射向了这个显眼的光头,顿时立毙。

轰!更大爆炸声响起,原来是两侧主力作战的斗舰上火炮开始轰鸣了,虽然门数不多,但打击感实在是恐怖。

在这个天气阴沉,冷风带起咸腥味的海面上,橘红色的火焰如同从地狱魔神口中喷射出来的一样,那种热武器对于冷兵器时代人类的恐怖威慑力,被放到了最大。

武器代差带来的优势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海面上五百多艘高丽和倭国的小船,根本无法伤到大周水师分毫。

而大周水师这边,士兵只需要站在高如城垣的甲板上,居高临下射击就行。

而楼船的拍杆,斗舰的火炮,更是加速倭国水师溃败的利器。

战斗从未正打到申正就结束了,也就是从下午两点打到了四点,就这么一个时辰,倭国四百艘战船中,最少被击沉了一百艘以上,高丽人的战船也没了几十艘。

之所以伤亡会这么快,那是因为陈诲用楼船和斗舰将倭国水师阵型击破之后,艨艟舰和游艇就开始分批追捕围剿,大周水师大小配合得益,将杀伤力发挥到了最大。

小野好古在远处看见,只急的眼泪都下来了,但是他也豪毫无办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全军覆没就快要到了。

但他的运气还算不错,就在小野好古要被包抄的最后时刻,海面上风浪突然大了起来,家将们趁机架起这位征西大将军,带着十几艘小船,没命的往东而逃。

高丽海盗这边,洪庆看着身边最后剩下的两千余人很干脆的把心一横。

他扔掉了所有的战舰,带着这些穷途末路的高丽武士直接上岸,准备去占据一个小庄园先安身立命再说。

申末(下午五点),战斗全部结束,倭国、高丽联合水师大小战船五百余艘被击沉俘虏超过四百艘。

高丽海盗首领洪庆弃船而逃,倭国征西大将军小野好古往东逃遁。

人数大约两万人的联合水师战死、溺毙者上万,海面上漂浮着大量破碎的船体和成片成片呈各种姿势,随着海水起伏的尸体,整个倭国海防力量,几乎损失殆尽。

赤间关,慕容信长亲自率军一万五千前来拔除这个卡在马关海峡的陆上堡垒了。

可赤间关虽然不大,但这是昔年倭国武力强盛时期,为了防备大唐从百济进攻倭国时,与大宰府大野城和水城一起修建的,因而地势险要,防备非常完全。

同时,高丽守军还有一千余人,守军首领,原高丽兵部侍郎洪相东极为顽固,守军上下也知道没了退路,因此坚决抵抗。

因此,慕容信长率军勐攻三日,竟然打不下来。

此关背靠绝壁,面朝大海,只有当面沙滩这有一小块地能展开队伍,强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过很快,陈诲在左波川口大破倭国水军的消息就传来了。

慕容信长当即命令陈诲将斗舰定波号开进马关海峡,随后用定波号上的四门三千斤火炮和三辆绞车弩勐轰,终于将赤间关的城墙轰塌了一截。

慕容信长恨急了洪相东,命赵思绾率乞活郎入城清缴。

洪相东状若疯魔,在赵思绾突入之前,就在城头杀死了他拥立的王建之子王郁,随后自己也从赤间关上一跃而下。

赵思绾入城之后,命人尽杀赤间关高丽海盗七百余人,这座卡在慕容信长进军路上的钉子,终于被拔出了。

四月初一,慕容信长留赵延进镇守大宰府,并给他留了两千人用来镇压九州岛上的不安分子,随后点起大军走水路两路,沿着濑户内海向着平安京进军。

四月初十,大军汇合备后国严岛(广岛附近),当地的备后武士稍微抵抗之后,就与备后国守一起逃亡,大军轻易占据了严岛这个鱼米丰盛之处。

不过备后国武士在逃离之前,将严岛上储藏的数万石粮食全部烧毁,慕容信长只能一边留一支军队守卫,一边命人从大宰府运来军粮辎重在严岛储存。

大坂,这座城市在日本历史上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大坂的本愿寺更是天下皆知。

大坂位于后世大坂湾偏东北处,东北面就是此时倭国的国度都平安京,正东面则是飞鸟时代的国都平城京奈良。

而且大坂实际上也是用过京字打头名字的,此时它就叫做难波京,因城中的天皇难波宫而得名。

此时,小野好古水师惨败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平安京。

为了抵御燕军,平安京朝廷显现出了难得的团结,连左大臣藤原实赖也不耍小心眼了。

他迅速请村上天皇和朱雀法皇共同出面,号召全国武士都到平安京来勤王。

同时,倭国各大家族也紧急出动,到处从领地上尽可能的拉出可以作战的所有力量。

甚至倭国的佛门,也在得了大好处高阶僧侣鼓动下,纷纷派出了大量的僧兵来助战。

大周绍明七年,四月二十,汇集到难波京的武士、僧兵和由农夫组成的足轻接近七万。

可以说,整个倭国的战力,都基本汇集到了这座城市之中,他们誓言一定要保住难波京。

四月二十二,左大臣藤原实赖率藤原家武士两千人,平安京禁军一千五百人到达。

这些人都是倭国精锐,大部分人都有一身甲的,所用刀枪弓弩也是上等,这使得汇集在难波京也就是大坂的倭国各地武士极为振奋。

四月二十四,好消息继续传来,平定了平将门之乱的关东武豪藤原秀乡、平贞盛也率四千关东武士赶到。

在倭国来说,关东武士类似中原的凉州大马、并州骁骑、幽州铁骑、魏博牙兵,淮西蔡贼这种存在,算得上是战力天花板。

这一次关东武士都来了四千,更加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输了,胜利似乎已经在望,士气顿时从水军的全军覆没中,恢复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