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第735章 封狼居胥

瀚海唐儿归 第735章 封狼居胥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26 20:39:04

封禅是一个词,但实际上是两个仪式。

按照唐代学者张正义的说法,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通俗的说,封是祭祀皇天,禅是祭祀后土。

封于高山上举行,随后禅就在高山之侧,寻一小山举行。

历史上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上之后,也立刻进行了禅姑衍山的仪式。

我张圣人这漠北一仗,当然不能跟冠军侯打的匈奴漠南无王庭相比,但张鉊却要操办的比霍去病封狼居胥、禅姑衍山更加隆重。

因为霍去病破匈奴时,乃是汉朝至强时刻,他只需要封禅二山,在匈奴人祭天的地方,以华夏礼仪祭天,以此展示大汉之威,摧毁匈奴人心中的信仰就可以。

但张鉊此时,自安史之乱起,国家沉沦二百年,文臣失去了风骨,武将失去了荣耀,小民朝不保夕,节帅、国主甚至皇帝,也活在时刻有身死国灭的危险之中。

二百年的混乱,特别是引起这二百年苦难的始作俑者乃是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胡人。

其后回鹘军队助剿之后,又在关中、中原大肆劫掠,吐蕃人还曾打进了长安。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让被这苦难折磨了两百年的汉人开始反思,他们觉得,大唐执行的兼包并蓄策略是不是错了?

他们回想,我们给了这些胡人荣耀,引导他们走向了文明,让他们从相对贫瘠的昭武九姓之地,到富庶的中原安家。

我们将自己人都很难得到的荣耀和地位,毫不吝啬给予了这些胡人,他们却反过头来毁灭了我们的国家,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这是不是太过优待纵容导致的?

二百年的痛苦,必须要有一个发泄口,必须要给个理由。

历史上赵宋夺不回燕云十六州之后,于皇帝的默许甚至推动下,将问题完全归结于了唐朝的民族开放和兼包并蓄之中。

之后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从皇帝到百姓,从朝堂到民间,整体的风气,彻底走向了保守。

既然开放最终的结果是吃亏,那我们就不开放了,自己缩起来和自己玩。

虽然不能说唐朝的民族政策就没错误的地方,但那并不是主因,不能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开放和兼包并蓄的风气。

安史二贼确实是胡人,但契必何力、阿史那思摩、李光弼、高仙芝他们也是胡人,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所以,宋时对于唐时政策反思,完全走入了误区,成了单纯的发泄口。

其对于中国风气的破坏程度,与苏穗宗在苏共二十大上做的报告,完全可以相提并论。

一个把二百年的痛苦,完全归咎于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

一个把苏联的问题,完全归罪于慈父,否定了慈父绝大部分的贡献,只抓住一个点不断放大,直至上升到人身攻击。

两者都对自己的国家甚至文明,产生了极其严重,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客观的说,此时对唐朝政策产生的这股怨气,并不是赵老二及之后的赵宋皇室弄出来的。

甚至都不是赵宋一朝的文官弄出来的,他们最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质上,还是从汉到唐,中原王朝解决草原威胁问题的总失败导致的。

这强汉盛唐都失败了,你能指望后来人还有多少心气,继续去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努力,更别提赵二哥从来就不是一个意志力坚定的英雄圣主。

但在这个时空,历史多了一个选择,这个多出来的选择,就是我张圣人。

张鉊很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他要用征服大漠草原的威风,用把如日中天契丹击落的威风,用他十六年积攒起来的威望,在此刻担负起,自汉唐以来再一次解决草原问题的重任。

所以这次封禅,必然是要隆重无比的。

绍明三年,公元948年,十月初九,张鉊下达诏令,命辽国庄庙厉皇帝耶律德光二子,耶律璟和耶律罨撒葛前往皮被河城。

同时命已经到达燕然山附近的黠戛斯万户大都护李归忠,尹丽万户大都护仆固奉德,乃蛮万户大都护阿罗闍,拔悉密亲卫万户大都护阿史那啜。

西阻卜卢山两部安抚使鲁震、卢山郡夫人玉丽孜,立刻启程前往狼居胥山。

其余耶覩刮、达里密、北阻卜、乌都奇亲卫千户、敌烈四部、黑车子室韦、突吕卜室韦、铁骊、白达旦部等草原部族大小酋首,也被命令随行。

十月十一,张鉊于从征的军队中,精心挑选了八千步骑。

里面有憾山都、亲军、禁军这样的张周主力,有各地巡检司、府县兵抽调的辅兵,有河陇的征召健儿,有各部的扈从骑兵。

当然从西海、松潘、康定三府来的吐蕃、诸羌骑兵,南唐和吴越的牙兵牙将都在其中。

至于剩余的数万军队,属于漠西四万户的跟张鉊走,其余分别有蛮熊、黄英达等率领,分路开始退回长城内。

十月十二,张鉊命李存惠带曹延嗣,也就是原甘州回鹘仁美可汗与曹议金女儿所生的药罗葛景明,率一千骑先行出发,去往狼居胥山选定封禅的具体山脉。

并按照张鉊的要求,最好是先汉冠军侯封过的那一座山脉,然后要按照礼制于封处垫土筑台,禅处动土除地。

十月十五,张鉊亲自率军,一路急行军从捕鱼儿泺赶到了狼居胥山下。

当然得快点,现在的漠北雨雪天越来越多了,再不快点,大雪降临,就是有棉衣也扛不住了。

狼居胥山其实是一整个山脉,而我们,也就是中国人常指的狼居胥山,是狼居胥山脉的主山峰。

先期为大军前站的李存惠和曹延嗣,很快就找到了这座主山峰,因为它太过显眼了。

并且此时的阻卜人,也有在此山祭天的习惯,在他们之前,回鹘人,突厥人也有这个习惯。

呼呼的北风,吹来了一小片一小片的雪花,张鉊身着一件带有兜帽的素白僧袍。

这种僧袍在海青流行之前,是南北朝时期常见的僧人服饰,非常类似后世基督教的传教士袍,现在是六法宗传法僧的标配。

我张圣人前天晚上就到了这里,随后在用一帐帐篷做成的静室之中,斋戒焚香,静思祷告了一天一夜。

同时,张鉊在静室中祷告的时候,室外数百僧众,也在颂唱六法宗的四大经义。

等到张鉊打开静室的门帘,穿着素白僧袍出现的时候,外面已有数百僧众,不知道从何处来参拜他的牧民,起码足足有两三千人之多。

看到他出来,僧众们跪坐颂唱‘南无无上大慈大悲大圆满转轮法王’,信徒牧民们五体投地参拜。

张鉊把双手一伸,两个从西阻卜人中选出了侍女,立刻垂头上前,将张鉊身上的素白僧袍取下来,随后更是把张圣人脱得赤条条的。

一丝不挂的张鉊缓缓走向身后的一个水泡子中,用狼居胥山下的净水洗涤身上的尘埃,待清洗九九八十一次,也就是象征性搓洗一段时间之后。

由拔悉密亲卫万户大都护阿史那啜带来的拔悉密侍女,手里捧着中原皇帝的衮服上前,为张圣人穿上皇帝衮服。

这是有讲究的,脱下僧袍,穿上衮服,就象征的张鉊身份的转变。

相应的,看到张鉊穿上衮服,六法宗的僧众们立刻就起了身,只是肃立两旁。

一个身穿宦官服饰的内侍高声喊道:“皇帝登乘舆,诸臣工、赤子伴驾。”

话音刚落,立刻旌旗高立,鼓乐大作,文臣武将,诸部酋首、八千伴驾勇士,近万牧民开始汇集,人海如波涛起伏,都把目光投向了正登上乘舆的张鉊。

耶律德光二子耶律璟和耶律罨撒葛在乘舆前,以手牵乘舆座驾为导引,车队缓缓向狼居胥山而去。

行到狼居胥山东南一个小土包上,张鉊走下乘舆,按汉地规矩,燔柴祭祀昊天上帝,随后带诸臣工、兵将一千五百人等狼居胥上。

在狼居胥山上,李存惠与曹延嗣,早已筑好了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的登封坛。

张鉊登上登封坛,亲手将记录张周历代家谱的玉碟书埋藏在台下,并诵读由李昉起草的祭天文。

这一套工作做完,周围文臣武将三呼万岁,对张鉊行三跪九叩大礼,张鉊则弯腰过膝以空首礼还之。

这样的场合,少不了要发表一番演说,这在历代封禅中是没有的,但张鉊封禅的目的,就是要提振人心士气,延续汉唐以来的政策,自然要破格。

“这是先汉冠军侯封禅之地,昔日他在这里击破匈奴,使漠南再无王庭,丰功伟绩,为后人称颂千年。

吾相信,再有千年,冠军侯的事迹,也照样会被万民称颂。

自上古时起,戎狄胡虏,就是我中原华夏之民的腹心大患。

两汉治边患,以强对强,以暴制暴数百年,杀的匈奴不敢南顾。

但终汉四百年,并不能说,就此解决了北地边患。此法,譬如上古治水时的堵塞之法,终不能解决问题。

等到大唐,太宗文皇帝有鉴于两汉故事,以极大的胸襟,承八方来朝的雄风,改两汉单纯以暴制暴之法,视胡汉如一。

但最后诸君都知道,这塞外人中,虽有契必何力、李光弼那样的忠臣,也有安史二贼那样的悖逆凶残之辈。

此法譬如大禹治水之疏,只可惜胡虏反复远胜洪水涨落,是以终是功败垂成。

及至今日,想来诸位心里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以暴制暴的堵,行不通,兼包并蓄,视之如一的疏,也不行。

这天下,到底要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解决匈奴之后有突厥,终是延绵不断的问题。

今日我等封与狼居胥,可谁知道若干年后,就在此山南北会出现何等种族,再给我们的子孙,带去无尽的麻烦。”

张鉊的话,引起了汉地文臣武将的沉思,但是在他右边的一片草原大都护、高原宣慰使、松漠都护,脸色就不是很好了,更有些忐忑。

于是,说道这里,张鉊话锋一转,看着这些非汉人,有些感同身受的说道。

“草原上的百姓,也是要吃饭的,他们也想和汉人一样,过好日子,朕心里是清楚的。

这呼呼北风,九月就开始吹,一吹就是六七个月,冻死了牛羊,冻死了百姓,苦寒如此,犹如地狱,百姓们自然想要寻一好地方过日子。”

一众大都护、都护纷纷应和,乃蛮万户大都护阿罗闍更是含着眼泪说道。

“无上天果然是知道咱们的。草原上只能放牧,稍有天灾就活不下去。这数以十万、百万计的百姓为了口吃的,就只能做些腌臜事,实在是苦的没法了。”

张鉊挥了挥手,让阿罗闍起来,随后再看着一众汉臣说道。

“而这就注定,不管是堵还是疏,都解决不了问题,用堵不可能将草原百姓杀光,用疏,也不可能全部感召。

想过好日子的草原百姓总要南下,虽然但咱们打他们,杀他们,都是应该的,谁家来了山贼土匪不打。

可是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只要他们没吃的,总会南下。

然后,就又是一个汉唐循环,又是一个天塌地陷。

但,朕之所以能为中国之主,又为塞外诸族拥戴,就是头顶之苍天,天命朕来解决这个难题!

是以,朕习先汉世宗武皇帝之以暴制暴,承大朝太宗文皇帝兼包并蓄以外,还有一引导之法!”

话说到这,张鉊停顿了一下,这就是为了给这个番汉臣属一个心里的缓冲期,他们所有人都看向了张鉊,都想知道这导引之法是什么。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皇帝的威望有多么重要了,张鉊这番话,直接把自己当成了汉武帝、唐太宗以来,解决草原问题的第三人,还自称天命让他来解决此事。

甚至可以说,他张圣人认为自己比汉武帝、唐太宗还要厉害,因为这两解决草原问题的办法,被我张圣人认为是失败的了。

而要知道,汉武帝虽然文人圈风评一般,唐太宗有玄武门污点,但就到目前来说,这两位加上始皇帝,就是皇帝中的天花板了。

你要赵大,赵二这样的过来说这番话,哪估计都说不完,就会被臣属给轰下去,或者说他们脸皮再厚,也张不开这口。

这话到现在,也就以一老仆起家,在契丹入中原,人心惶惶之际力挽天倾,现在又封禅漠北的张圣人,有资格说了。

而且所有人还会耐心听完,并期待他给出解决这个千年无解难题的办法。

“朕时常在想,金山以西,有无数的富庶之地,为什么咱们走到西海(里海)就不走了呢?

那些长鼻黄发,多须多髯的蛮人,如同戈壁里的沙子一样多,他们难道不是最好的牧奴吗?

西海以西,光是朕知道的,就有钦察人、马基克人、巴什基尔人、保加利亚人、可萨人、罗斯人,日耳曼人,数以千万计,为什么我们不去征服他们?”

“无上天,西海以西太远了,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和牲畜,根本走不过去。

就算走过去了,也是几代人的事情,到时候该饿死的,还是饿死了。”黠戛斯万户大都护李归忠喊道。

张鉊把手一挥,“为什么要带着女人和孩子一起去呢?

咱们可以骑上战马,穿上铁甲,拿上弓箭,让男人们先去,去征服那些连皮甲都没多少的蛮子,再把女人和孩子接过去享福不行吗?

不要说没有战马,因为本尊有,不要说没有铁甲,本尊也有,本尊还有粮食,还有强弓硬弩,还有无敌的铁骑,这些都可以支援给你们。

让每一个草原上的儿郎,都成为本尊的爪牙,用他们勇武把不肯臣服者如同野草一般砍倒,夺取他们之所有,肥壮的牛羊、美貌的妻妾都将是你们的。

本尊在此允诺,只要聚集在卍字旗下,每一个草原上的勇士,都至少可以拥有一个大大的村庄,一百个强壮的农奴,十个美丽的妻妾,牛羊将多的吃不完!

让草原上的骑士、高原上的武士、松漠中的勇士与汉地的豪杰们一起,咱们不再自相残杀,一起去西边征服蛮夷,这不好吗!”

拔野古斯跪了下来,他膝行到张鉊面前,“大慈大悲的无上天,这是佛,为虔信者准备好的未来吗?”

张鉊点了点头,“这就是佛陀的旨意,西海以西的西牛贺洲,有数不尽的蛮夷需要征服和教化,大洋以东的东胜身洲,有金山银山等着我们去捡拾。

每一个虔信者,都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都能成为贵人!”

燥热和躁动,在每个草原、高原、松漠部族首领的脸上浮现了出来。

还是那个道理,如果一般人来提这个话题,那所有人都会嗤之以鼻。

但当这个话,是从现世神 草原可汗 中原皇帝口中说出来的,那就是上天的旨意了。

而一片汉臣也懂了,这所谓导引之法,其实就是祸水西引。

朝廷出钱出粮,甚至还可以出精锐军队,用六法宗武装草原上的不安定分子,让他们去西边给那些蛮子当老爷去。

只要形成定制,每一二十年导引一批走,让草原上的人口,一直处于一个低水平。

这样草原上广阔的草场,足以给牧民相对好的生活,他们就不会南下,也没有能力南下了。

李昉突然恍然大悟,他明白皇帝为什么要让他帮助六法宗编撰经义了,这是要把中原的礼法道义,包装在六法宗的经义中,以此潜移默化达到化胡为汉的作用。

同时,皇帝还在推动往西去的夏君夷民,想来以后,西面的一堆夏君夷民小国,就是往更西去的草原勇士之军需补给站,是他们与中土文化上相连的归乡。

这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啊!什么叫视胡汉如一,这就叫视胡汉如一。

因为从今以后,草原上、松漠中就没有胡人了,胡人在西边的西牛贺洲。

李昉都要迷醉看了,他知道皇帝的这个操作很难,但只要操作好了,你说什么?名留青史?

别开玩笑了,这是最低的待遇好吗?这要立庙祭祀的好吗!

“朕说过,当视胡汉如一,这不是开玩笑,因此自今日起,草原上就没有胡人了,因为胡人、蛮夷在西牛贺洲,在东胜身洲,诸位臣工,可愿助我?”

张鉊这话,则是对一众汉臣说的。

李景达突然觉得异常羞愧,在他们兄弟还想着蝇营狗苟的时候,绍明天子的眼光,已经高到他们无法企及的地步了。

沉虎子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这种为解决天下大事而奋斗的感觉,不可能是一个割据政权能给的。

所有人上前一步,单膝下跪,叉手应喏,“臣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鉊大笑三声,走到了祭坛左下角,中国人祭祀嘛,还是封这种祭祀上天的仪式,贡品中,肉食自然是少不了的。

张鉊亲手持刀,将祭祀的大块牛肉,一刀一刀切割下来。

他把第一块肉,出人意料的递给了李景达,“雨师应该知道,咱们汉人,自古以来就是要讲究大一统的。

春秋战国数百年分裂,乃有秦汉。魏晋南北朝数百年对立,便出隋唐。

今自大朝衰微,也乱了二百年了,咱们也该一统了。

回去告诉你兄长,朕连漠北草原都能征服,若要提兵南下,尔兄弟早就宗庙不保,让他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李景达双手接过牛肉,当场就捧着这块带血的烤牛肉啃了起来,脑袋重重一点,“圣人但请放心,臣回去之后,立刻就劝兄长纳土归降。”

第二块肉,张鉊切给了沉虎子,“伯常把这条肉给吴越王带回去,告诉他,明年到东京来一趟。”

随后张鉊想了想,又切了一小坨,“这个给胡进思,希望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第三块肉,张鉊切给了西海、松潘、康定的一众首领兵将,特别是论波仁,张鉊拉着他的手说道:“青塘高原上的事,朕等着你们的捷报。”

论波仁兴奋无比,跪下将肉举过头顶,“臣相信,无上天的慈悲之光,一定会让朗达玛的子孙幡然悔悟的。”

这三块肉分完,张鉊命人抬上来一口巨锅,他亲手将祭祀的肉剁碎,随后放入锅中煮成了一锅肉汤,跟着上山的千余人,人人有份。

随即,他还将祭祀的美酒,倒入了登封坛左侧的一条小溪中,随行的八千勇士,数千牧民,都欢天喜地的痛饮这山溪之水,欢腾声远达数里之外。

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