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第384章 这可真是群贤毕至了

夏州城外,攻防战还在继续,不过并不激烈。

攻的一方在等待红柳河水被分流,大型投石机等器械打造完毕。

守的一份则经验充足,加上夏州内西城虽然小,但坚固的城防和完备的防御体系,给了城内军民极大的信心。

更关键的是,夏州城中的人,基本都是平夏部李家自己人,是以还是比较齐心,应对起归义军这种低烈度的攻城,并不困难。

等罗玉儿让人带着折德扆到夏州城下的时候,张昭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谁叫他女婿、女儿、外孙在历史上那么有名呢。

杨业、佘老太君、杨延昭,这都是连续被戏曲不断加工,最后成了中华文明标志性人物的存在。

折德扆也在看着张昭,他没想到,张昭看着竟然跟他差不多大。

其实也真差不多大,张昭是后梁乾化二年生人(912),折德扆是后梁贞明三年(917)生,张昭比折德扆大了五岁。

而张昭给折德扆的第一印象,那就是‘真人主也!’

不得不说,在人的初次印象中,相貌总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此时的张昭虽然只有一米七六左右,但这身高就算是在后世共和国也不算矮了,何况在这个时候。

相貌嘛,张昭真算不上帅哥,但是脸型非常好看,是朱时茂那种一看就是正人君子的小国字脸。

这种脸型,只要五官不发生变异,最少也能得个浓眉大眼、一脸正气的评价。

此时的张昭,正在给一群将头、队正、队副、火长一类的军官讲古。

所谓讲古,实际上就是讲故事,张大王把隋唐英雄传剽窃出来后,现在又剽窃了三国演义。

对于男人,对于嗷嗷叫的武人来说,没什么比三国更合适的故事了,所谓类人群星闪耀时,三国武德充沛,绝不逊于此时武人。

而且三国流行斗将单挑,此时也流行,李存孝、王彦章、周怀德都有过着名时刻。

梁晋大战时,还发生过主将单挑,双方士兵卸了甲去围观的极端事例。

除了五代的君主大多极为不堪以外,三国和五代,在某些地方,还是很像的。

而跟士兵讲古,不是我张大王有这个瘾,而是他笼络基层军官的最好手段。

你看我韩王,从来不给指挥使以上的军官讲这些,因为中高级军官们,张昭经常能见到。

而他面前的这些将头、队正、队副、火长,都是军中的基层军官,官最大的将头才管一百人,也就是个连长。

他们没有机会经常见到张昭,更容易被人蛊惑,而在这个下克上是家常便饭的时代,他们又有搞事能力的,所以张昭非常注重在低级军官中刷存在感。

当然,也有一些小插曲,一个归义军老将认为张昭这活整不错,他也想学,然后就被张昭打发到楼兰古城牧羊去。

这会,张昭正好讲到许褚裸衣斗马超的精彩处,也不好停下来,就只能目视郭天策,让他去请折德扆坐下稍等一会。

张昭这版本的三国有个好处,那就是他军事常识不错,比起明代诸位作者完全靠想象,要靠谱的多。

不过即便如此,读者们还是纷纷表示了有毒点。

这群糙汉觉得,应该设计成两人恶斗过后,马超力克许褚。

因为锦马超是西凉人啊!这可是家乡人,出场还那么拉风,号称金吕布银马超,武力值应该设计的再高点。

他们只能允许吕布比马超高一点点,其他人都不行,关二爷也不行。

特别是李存惠觉得很有道理,这慕容信长已经把白马银枪赵子龙的形象给抢走了,那这锦马超,当就是义父量身为他打造的啊!

这会听马超只能跟许褚打个旗鼓相当,李存惠心里只觉得万分堵得慌,恨不得现在就跳进书里化身马超,三下五除二把许褚给打杀了。

张昭也是无语,这群憨货,你们讨论个屁的马超武力值高低啊!这三国明明是在说刘皇叔信义仁爱,乃是真人主嘛!

你们不赶紧喊大王就是刘皇叔,说什么马超武力值太低。

真是的!老子说从南天门砍到蓬来东路,你特么问我眼睛干不干?

折德扆听了一会,这张大王声音很有辨识度,抑扬顿挫也会控制节奏,语气、表情都恰到好处,这就算不当大王,只凭这张嘴也能过得不错啊!

听着听着,折德扆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后悚然一惊。

他看着几十上百低级军官围着张昭听讲古的样子,勐然想到了小时候,父亲也喜欢这样为他们兄弟和族中儿郎讲古,那时候他们都是这样,崇拜又孺慕的看着父亲。

将视兵如子,则兵事将如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如此上下一心,何城不克?

“好!好了!快到晌午了,赶紧去组织士兵用饭,下午是哪些要去挖河道的,完全任务了,晚上给你们加羊肉!”

又过了一盏茶时间,终于把今日份的故事讲完了,张昭立刻就把手下的憨货军官们轰走,专门来接见折德扆。

而这又让折德扆睁大了眼睛,折家的军纪可是非常严格的,围攻夏州这种战役要是折家来打,那定然是上下循规蹈矩,军法森严。

哪像现在这样,从最外面的到张昭这,都透露出一股轻松,呃!说轻松可能不也太准确,应该是一种稀松平常的感觉。

好像这归义军六万大军,并没觉得冬日围困夏州是件多么难熬和痛苦的事情。

不过,这种感觉,也不错!

对于折德扆带着的五十精通党项话和汉话的侍卫,张昭感觉还是不错的,折从远这人果然知兵,知道张昭缺什么。

此时的党项人分布很广,张昭手下虽然也有会、原、庆等州的党项人,但会、原两州的党项话和夏州的差距很大。

庆州的要稍好一点,但他们汉话水平又太低,只能勉强沟通。

而折德扆带来的这五十人,与平夏部党项话无二,汉话水平也不错,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帮助。

“此次扑来夏州,除了来谢大王赠礼以外,还可以为大王招募一些党项部族。

大王可遣百余精骑与某,某自带他们,就可以说得夏州东北罗俐、鬼人等部落来投靠。”

折家和李家同属党项人,但折家来的更早,他们南北朝时期就到了此地,属于鲜卑和党项的结合部族。

比起高宗和武周年间过来的平夏部李家,他们才是这一代的地头蛇。

历史上折家打死也不跟定难军李家合流,大概也是出于这种old

money对new

money的鄙视和不服。

但正因为折家来得早,所以别人挖不了定难军李家的墙角,但折家可以。

北宋时期,折德扆的儿子折御卿招抚塞内外契丹、党项豪酋数十,丁口十余万,安置到府州以南。

北宋朝廷从中征募,得精骑近万,把李继迁气得哇哇吐血。

唉!这大宋,但凡正常点的,不搞骚操作,十个李继迁也无了。

正要吩咐郭天策去为折德扆挑选精骑,外面来人禀告。

“大王,河东刘太傅遣人来回礼了,正在营外求见!”

“正巧了,一起去见一见!”张昭亲热的拉着折德扆胳膊,几人往门口走去。

对于折家,张昭还是有些不放心,因为历史上他们有些太听朝廷命令了。

这会让折德扆去见见刘知远来示好的使者,让他们知道,刘知远这号子的都不掺和之后,折家应该就不会不知道轻重了。

离着营门还很远,张昭一眼就看见了一位身穿青色劲装,身长如玉,声音十分清亮的小将,在跟营门的值守的军官说着什么。

他只是远远这么一看,就觉得此人不俗,不卑不亢,往那一站,就有种莫名的沉稳感。

走近一看,嚯!真是个好面皮的健儿,差不多十七八岁,要论相貌堂堂的话,估计也只有慕容信长能比得上了。头上一个简简单单的幞头,竟然让他添了几分英武潇洒的感觉。

“汝就是刘太傅使者?从河东而来?”看着这小将确实不错,张昭没摆谱,让正要唱名的侍卫噤声,自己走到营门口问道。

小将看着张昭,快速打量了一番,为人亲切、气质不俗,身边也还跟着几个气质同样不俗的军将。

正要开口请问,军官看到了张昭,赶紧一个肃揖礼,然后说道:“此乃大王亲至!”

小将大惊,赶紧下拜,“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检校刘太傅麾下马步军校柴荣,拜见韩王,太傅派小将带河东美酒二十坛,香醋四十坛,前来谢礼!”

卧槽!

张昭勐地一抖,连什么美酒、香醋,他完全没听清,就听到了一个名字--柴荣!

“你说你叫什么?”张昭连叫人起来都忘了。

“回禀大王!小将柴荣,乃是河东马步军校,今受刘太傅差遣,来大王处谢礼。”

柴荣有些疑惑,但脸上没露出分毫,仍然是单膝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拱手说道。

“郭文仲是你姑父?”张昭怕搞错了,还是确认了一下。

“确系小将姑父!”柴荣赶紧回答道。

“哈哈哈哈!快快起来!”张昭狂笑三声,跑过去一把就将柴荣从地上拉了起来。

“久闻大名啊!郭雀儿和汝养母柴氏的天作之合,我可是听闻许久了。

人说是合该郭雀儿得此良妻,我看他不但得了贤妻,还有孝顺的侄子走南闯北为他补贴家用,好福气啊!”

张昭嫉妒的眼睛里都要喷出火来了,这柴荣要是他的义子该多好,浑然没顾,柴荣也就比他小九岁。

柴荣有些懵,哪怕年少就走遍大江南北,见多识广,他也没见识过这样的场景。

一位国家亲王,拉着他的手,亲热的让柴荣联想到了某些不好方面,感觉后面有些凉丝丝的。

“今日真是好日子,两位才俊一起来到!”张昭笑着然后看向郭天策。

“去把慕容信长和李存惠也叫过来,今天老子给你们露一手,让你们尝尝一位大王的手艺。”

郭天策一听就知道,大王出动终极拉拢手段了,那就是亲自下厨,不过大王的饭食,也确实做得不错!

不过,慕容信长和李存惠的身份,让他们来,难道大王,又要收义子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