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夏商之际革个命 > 第267章 二贤赴水

夏商之际革个命 第267章 二贤赴水

作者:知北you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1:29

第267章 二贤赴水

莘伯单叹口气:“父亲有我们兄弟四人,老四早夭,剩下三个,可三弟叔春又被大牺勒死在战场上,现在我们兄弟四人只剩下我们二人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现在只有你能救我了大哥!大哥,你得帮帮我呀,至少把我藏起来……”

“藏?往哪里藏?这里是大商的地盘,大商的天下,你能藏一时,能藏一世?总会被发现。”

“那、那可怎么办哪?”载师木又哭起来。

“现在你唯一的活路就是走,赶快走,离开大商的疆土,走得越远越好!”莘伯单说:“你是我唯一的弟弟了,我当然不能把你交给君上,可要把你留在有莘,让君上知道,不但你活不了,整个有莘都得受连累!”

“知道,我知道,可我现在孤身一人,怎么走啊?”

“好吧,你虽然做事荒唐,可我也不能不念兄弟之情,哥帮你,帮你最后一次,以后你好自为之!”莘伯单说。

莘伯单连夜拨调了一批族人、仆从三十多家,有四百多人,其中包括一百军卒,又调了车辆马匹、财物,组成一支队伍,交给载师木,让他赶快走。

载师木喜出望外的同时,哪里敢再多呆一分钟,拜谢了大哥,带着队伍栖栖遑遑地亡命而去。

他出了有莘就向北跑,经过考虑,是要和逃亡的夏人方国一样,北渡济水、黄河,去投奔淳维,因为自己的“好朋友”二王子祉秀和曹彦在那里。

他倒是没白跑,两年多之后,终于和一些逃亡迁徙的夏人方国一起在西北找到了淳维。

这时淳维已经在西北重新建立了国家“下土方”,作了都邑,自称“夏后”,号令有夏诸国和大商作对。

淳维还不错,好生接待了他,也封载师木为“伯”,帮他建立了一个小国,仍然叫“莘”,莘伯木就是这个莘国的第一任国君。

但是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被商人不断地征伐,也被当地的野蛮部落侵扰,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苦逼日子,刚逃亡迁徙到北或西北的有夏诸国开始大概都是这样。

后来几经辗转迁徙,这个莘国到了今天陕西省合阳县东南的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一直延续到西周,《诗经?大雅?大明》里说殷商末年周文王“缵女维莘”的“莘”,就是指这个地方。

所以这个莘国,是东方有莘氏之国西迁的一个分支小宗,有人把这个莘当成夏代的有莘,那是不对的。

****

另外两个是两位大贤人务光和卞随。

商国在灭夏之前就一直旱灾持续不断,连续了五年,民众年年都得抗旱救灾。灭夏之后,商汤就带着大臣们到处巡查,视察旱情,直到抗旱工作。

伊尹发明的“区田之法”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他又和大匠彊等人改造了人工蹬塌的木轮水车,建立了灌溉体系,使商的农业生产能保证正常进行。

这天,商汤巡视到一条河边,看着眼熟,就问:“这里予一人好像来过呢。”

这次给他驾车的是登恒,回答说:“君上当然来过了,这里是稠水,有个贤人住在这里,叫啥来着……”

“卞随啊!”商汤脱口而出,他想起来务光和卞随这两个所谓的“大贤人”了,心里突然一阵的憋。

“对对,是姓卞。”登恒说。

“打听一下,卞随住哪里,我们去拜访一下。”商汤说。

一打听,当地土人说卞随先生住在稠水边上的一片竹林里。

商汤就带着人到了那片竹林,在竹林边上就听见一阵叮叮咚咚的琴声,潺缓悠扬,悦耳动听。

商汤下了车,带着众人进了竹林,果然竹林中又两件茅屋,一圈篱笆。

在修竹之下,一个人正在精神专注地抚琴。

商汤也不打扰,就立在篱笆外面听着,直到一曲结束,才说:“卞随先生,久违了!”

卞随抬起头一看,一身王袍的商汤,以前见过,不由地皱了眉,连招呼都没打。

商汤也不在乎,走过来主动行礼,表示对圣贤的尊重——这可很给面子了。

卞随站起来,仍旧皱着眉,勉强还个礼:“商侯大人远道而来,不知有何吩咐?”

登恒说:“喂,我说贤人,您在这里不看新闻联播、不看微信公众号啊?还商侯呢。现在都改朝换代了,是商朝,以前的商侯,现在是商武王,大商朝的天子!”

卞随愣住了:“有夏亡国了?”

“啊,是啊,亡了。”

卞随看看商汤:“那君上来……”

商汤恭恭敬敬地说:“卞随先生是著名的贤人,以前在伐夏之前还来请教过,受益匪浅。现在予一人终于灭夏成功,忝居天子之位,心里老是觉得自己不称职。治理天下,还得象卞随这样的大贤人才行啊,所以予一人这次来,就是想请卞随先生到景亳去,把天子之位禅让给您,让您来做大商朝的天子呢!”

此言一出,卞随顿时满脸紫胀,一屁股坐在竹席上,呼呼地直喘粗气:“君上伐桀的的时候来找我谋划,必定认为我有反心;战胜了桀之后又来让位于我,必定认为我是个贪婪的人。可怜我卞随生于乱世,本来只想求个心安宁静,可没想到无道之人不断地来骚扰,来侮辱我的德行,我不想再多听一句了。君上如果没有其他事,您请便吧!”

商汤仍然很恭敬:“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打扰打扰,告辞告辞!”

等商汤他们走出院子,往大路上走的时候,却见卞随从篱笆院里走出来,快步走到稠水边上,一纵身,噗通跳进去了。

商汤吃一惊,急忙让登恒等人去看看。

很快,登恒等人回来了:“君上,那位大贤人卞随,应该叫随便才对,他就这么随便地跳水死了。水流得急,尸体都没看见。”

商汤摇摇头,叹口气。

之后,商汤又来到了庐水贤人务光的家。

务光正在那里练习他的“薤书”自得其乐呢,商汤来了,照旧是行礼,寒暄。

务光说:“商侯到小人这里来,又有何见教?”

登恒又说:“喂,我说贤人,您在这里也不看新闻联播、不看微信公众号啊?还商侯呢。现在都改朝换代了,是商朝,以前的商侯,现在是商武王,大商朝的天子!”

卞随也愣住了:“有夏亡国了?”

“啊,是啊,亡了。”

卞随看看商汤:“那君上来……”

商汤说:“凡是大事,都是有智慧的人来谋划,有武力的人来完成,仁德的人来掌控,这是古之道也。先生为什么不跟予一人回景亳,即天子之位呢?”

务光一听,瞪着眼睛看着商汤,嘴唇哆嗦着,半天,才说:“废掉君上,这是不义之举;战争杀人,这是不仁之举;人犯其难,我享其利,这是不廉之举。”

商汤急忙说:“先生别误会,其实予一人是很尊重推崇您的……”

“我听古人说:‘非其义者,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践其土’,何况是推崇我啊?在这个世上,我实在是不想当个‘活久见’了,君上还是快走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商汤听了,也没发怒,笑了笑,行礼告辞。

商汤走后,务光越想越窝囊,满心地愤懑。

很快,有个土人来告诉他,商汤也去过卞随先生那里,卞随先生跳稠水死了。

务光一听,叹口气,咬咬牙、跺跺脚,到了庐水边上,抱起一块大石头,一纵身跳进水里,自杀而死。

——就这么着,夏商之际两个著名的大贤人全死了。

有人把这事儿告诉了伊尹,说两个大贤人死得太可惜。

伊尹听了笑了:“隐居山林,不为君主所用,不为天下谋利,不为人民谋财,无益于世间,再有才能,再有德行,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活着死了都一样,没什么可惜的。”

弄死了两个大贤人,商汤这里还是犯愁,因为大商照旧是旱,农业收成不能保障,忧心忡忡的。到了夏初,旱情更严重了。

有人来报告说,这几年肥遗蛇就一直出现在太华山下,这种蛇出现,就预示着旱灾不会消减,只能越来越严重。

商汤让巫师占卜,最后的结果是必须君主亲自到桑林里去祭祀祝祷,才能消除旱灾。

结果国中谣言四起,说是商汤灭夏惹怒上天,神灵怪罪下来了,而且谣言越传越广,闹得沸沸扬扬。

商汤勃然大怒,发起狠来,在朝堂上告诉群臣:好吧,既然说是因为予一人伐灭了有夏而上天惩罚,就惩罚我一个人好了。我们去桑林举行祭祀,就把我当牺牲,放在燎祭的柴堆上烧,如果上天要惩罚我,就让我烧死;如果上天不惩罚我,就得降雨。

伊尹等群臣听了,大惊失色,都跪地叩头,苦苦相劝;商汤的拗脾气发了,坚决不同意,非要这么搞。

没办法,群臣只好去做准备。

商汤自己沐浴斋戒,剪了头发,磨掉手指甲,乘着白马素车,在群臣和民众的簇拥下,去桑林祭祀。

纴巟夫人哭得死去活来:这个天哪里可能下雨,丈夫必定要被烧死了,那可是天下万国之主啊!是哪个天杀的给君上出的这馊主意……

在桑林的祭坛那里,商汤亲自主持祭祀,行礼祝祷,祷辞是:“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余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然后命令把牢牲都放在燎祭的柴堆上,自己坐在中间,下令点火,完成燎祭。

伊尹、仲虺、有虔、湟里且哭哭啼啼地亲自抄起火把,把柴堆点燃,柴堆四周火起。

群臣百姓就跪在柴堆的四周,哭嚎不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