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夏商之际革个命 > 第001章 湾聚异事

夏商之际革个命 第001章 湾聚异事

作者:知北you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4:11:29

第001章 湾聚异事

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尚书·多士》

***

夏朝人的生活无非都是这样。

当湾聚的社鼓隆隆敲响的时候,四周乡遂聚落也是社火点点,犹如满天的繁星。不仅社坛四周都是熊熊的庭燎大炬,就是在附近桑林里的空地上,也是一堆一堆明亮的篝火。

社祭是全村人最重要的祭祀,也是一次盛大的节日。

村民都围绕在社坛四周,跪拜行礼,看着本村的巫师献牺牲、颂神、祝祷,之后就在单调的社鼓声中开始了热烈的狂欢。

这时候,是青年男女的天下,她们列着队伍,围着熊熊的篝火热烈地唱歌、舞蹈,女孩基本上是本村的,可男子们却大部分是周边村聚的。

湾聚女孩队伍的领舞是聚尹(村长)伯能的女儿,叫阿采。

阿采长得不漂亮,皮肤黑黑的,却长了一副极其窈窕曼妙的好身材,而且跟着有莘国的舞巫学了一手好舞蹈,她从15岁就开始参加社祭,今年都19岁了,一直就是湾聚女队的领队。

随着有节奏的社鼓声,人们有节奏地拍手、跺脚,用出吃奶的劲头喊着:“嗨!嗨!嗨!……”

女孩们就拼命地甩着长发,更加疯狂地舞蹈,男孩们则围着他们如痴如醉。

舞蹈间隙,男女们就互相调笑、戏谑,互赠礼物,很多手牵手奔向燃着篝火的桑林深处……

夏代比较遥远了,即使是夏代末期也距今有3600多年,总与现在不同。

那时候没有工业污染、没有假冒伪劣、没有食品添加剂、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塔,也没有二十四小时热水的家……,在这相对纯净的环境里,人们的生活却有点单调乏味。

大城邑里的人还好,在乡村郊野的“野人”们,都严格秉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原则,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起床、做饭、吃饭然后出门去耕作、渔猎、采集、桑蚕,太阳快落山时必须赶回村子,关闭村口大门,做饭、吃饭、上床睡觉,基本没有点灯的习惯,除非有祭祀之类的大事。

现在过年是大节,可古代过年远比不了社祭的欢乐隆重,就是年尾祭祀完了点个灯炬,也是无事可做,众人守着,称为“守夜”,看着门外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听着村外此起彼伏的野兽嚎叫,只能闲扯淡聊天。

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如何吃饱肚子,二是如何多生孩子。

第二点大家尤其感兴趣,所以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们的好身材、聚尹的禽兽行是聊得最多的话题,可谁要是说曾经偷看过小寡妇洗澡,立刻就会受到尊敬。

湾聚这个村子就是这样。

这个村子不过百十户人家,几排破草房子,村子四周为了防备野兽袭击,拉了一圈儿木头栅栏,下面糊了一些泥当墙——这就算是一个“城”。

现在看来这城小得可怜,可在夏代算是个大村落,“聚”是当时人群聚居的最小单位,也称“酂”,周代又称“里”,秦汉以后称“村”或“村落”。

湾聚这个村的人来源古老,据说是黄帝大臣力牧之后,是有莘国的属地。

有莘是个很古老的部族,它本来的位置,在今天济宁市的西南,正在古伊水向南拐弯的地方,和东北同样靠近伊水的三鬷为邻。

商初的时候,有莘迁徙到山东省曹县莘冢集西北,还有一支跟着夏人西迁,到了陕西合阳,也就是周文王“缵女维莘”的莘国。

三鬷则被商汤灭掉之后,迁到了今定陶附近。

湾聚距离有莘国的都邑也就是十几里地,和其他村子一样,靠渔猎农作过日子。

之所以称“湾”,是因为它坐落在古伊水向南流的拐弯处,当地人叫“湾子”,就是湾子村。

这个是古伊水,不是后来伊、洛的伊水(伊河),而是古代的泗水,又叫“流沙”,发源于山东省蒙山南麓,经泗水县、曲阜市,到兖州市附近又转而南流,最初是又东流入海,后来改道入淮。

泗水是上古时期东方的一大巨浸,其主流是南流的一段,是虞夏时期的西境的标志,所谓“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就是虞夏时期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流沙。有很多人以为《山海经》的“流沙”是西部的沙漠瀚海,那是绝大的误会。

村外就是农田,再往东、东南一点,就是一座小土山,或者说是小土丘,当地人称为“桑山”,上下四周覆盖着大片的桑林。

虞代的时候,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桑蚕业已经比较普遍,到了夏代就更不必说,可是桑林却有另一个更大的作用,什么呢?是他们举行社祭的地方,更是男女自由恋爱的场所。

那时候的人们都迷信,祭祀鬼神,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祭社,那可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参加祭祀的活动称为“观社”。

各种祭祀仪式完毕之后,青年男女不管认识不认识,通过游戏、舞蹈、对歌、聊天,只要看着对眼,唠得来,就可以一起到桑林里去谈谈,然后……

这种情况叫“尸女”,“尸”是陈列的意思,“陈列美女”,那意思大概……我就不解释了,呵呵。

这种事情,一直到春秋战国时代还盛行,《墨子·明鬼下》说:“燕国有沮泽,就象齐国有社,宋国有桑林,楚国有云梦泽一样,都是男女聚会和游览的地方。”是被当时的风俗允许甚至是提倡的,从上到下都好这口儿。

比如春秋时期鲁庄公到齐国去观社,为什么?齐国美女多啊!结果《左传》就评价他“非礼也”,就是不合乎礼法,为什么?你懂的。

上面说了,因为那时候人口很少,韩非子所谓“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们盼望的就是多繁衍人口,战天斗地才有力量,才更易于生存。

那时候各国都有这种桑林,并隆重祭祀高媒神女娲,以祈求多子多福。

聚的最高长官就是聚尹,也就是村长或村主任了。

三代时期的“尹”就类似今天的“长”,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称“尹”,级别有大有小,“大尹”、“令尹”的级别相当于国家总理,“聚尹”只相当于村主任,就象今天的部长、省长是“长”,乡长、村长也是“长”,可级别差距很大。

当时的聚尹为了区别,都加上村名,比如湾聚的尹就叫湾尹,辛聚的尹就叫辛尹,就这么称谓。

* * *

湾尹叫伯能,也是名副其实的能人,带领全村发家致富奔小康,日子也仅仅是比其他村好一点,仅这好一点,就受到了全村人的拥戴。

但是他自己很郁闷,有一妻二妾三个老婆,自己也很努力,可一直没孩子。

就在他开始怀疑自己无能并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天降喜讯,他最小的老婆怀孕了,生了一个女儿,因为是采桑的时候在桑树下就生了,所以给孩子起个名儿叫“采”,叫她阿采。

阿采长得不是很漂亮,皮肤是很健康的褐色,或者说“黑”,但有颗善良的心,还有一副绝好的身材,以此来证明上天是公平的。

到了15岁的时候,她也开始参加“观社”、“尸女”,开始几次,还没什么。

今天的社祭狂欢完毕,她又交上了新的男朋友,一个真正的小黑脸,也不强壮,非常精明强干的样子,而且特别会唠,阿采被迷住了,二人携手进入桑林。

在和男朋友“忙”完之后,阿采两种“舞蹈”连续跳,累得够呛,就在桑林里睡着了。

她开始做梦,梦见一只浑身金光闪闪的大乌鸦,嘴里叼着一根桑树枝飞到自己头顶,盘旋了一圈之后,突然把桑树枝丢下来,正落在自己身上。

阿采一惊,一激灵醒了,看到树缝隙间透下来的皎洁月光,都半夜了,急忙起身回家。

那时候没TT也没毓婷,自然现象无可避免。从做梦这次桑林之会后不久,阿采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把这事儿告诉了父亲湾尹,全家人都大喜,虽然不知道播种的那坏孩子姓什么,当然他们知道这绝对和隔壁老王无关。

阿采还特别把自己做的梦告诉了父亲,她认为,自己怀孕,一定是和那只金毛大乌鸦扔下来的桑树枝有关系。

那时候人们特别迷信,对梦有一种天生的神秘感,他们认为做梦就是一种预兆,预兆做梦的人解释不了,就有专门的占梦人来给解梦,连王室宫廷里都专门设立占梦的官职,后世就留下了一堆的《占梦书》。

阿采做的这个梦,湾尹就认为很特别,一定预兆着什么,所以就专门去找村里的唯一的巫师,也是唯一的知识分子巫用来解解梦,算算吉凶。

不过巫用经常算不准,那时候人们务农,对天气很重视,经常找巫用去算,他十次有九次都算不准,所以人们都叫他“无用”。

可他毕竟是村里唯一的巫师,查个日子、算个吉凶、举行社祭的时候那套仪式还得靠他。

到了巫用的家里,却发现巫用鼻青脸肿,抽抽噎噎的。

湾尹还没开口,巫用却哭起来,要村长做主。

湾尹奇怪,问:“发生了什么事儿?”

“湾尹大人,老巫被村里的愣头青孟力给打了。”巫用哭哭啼啼地说:“这家伙一直不尊重知识分子,胳膊上刺着纹身,还喜欢半夜在村子里瞎逛,属于黑恶势力,您得管管。”

“你是不是又没算准?”

“没有啊。孟力来找我算算一件事情能不能成,我就用石子给他布卦算了,说他的事情一定能成,因为会有多个贵人相助。”

“那不很好吗?”

“可他算的是他老婆能不能怀孕啊。”

“那你是该挨打,也不事先问问人家要算什么。”湾尹说:“正好,我女儿怀孕了……”

“啊……这事儿和我无关啊大人!”

“滚尼玛蛋!谁说和你有关了?她做了个梦,你给算算吉凶。”

“你女儿已经……怀孕了?”巫用把“已经”二字着重强调。

“是啊。”

“真的?”

“真的。”

“你确定?”

“你Tm能不这么多废话吗?当然确定。”

“那我就放心了。”巫用摸摸发青的眼窝,问:“你女儿做的什么梦?”

湾尹就把阿采的梦境说了。

巫用听完,又拿出一把石头子儿来,先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个图形,类似八卦图之类的,嘴里念念有词地祝祷了一番,一把撒出去,石子在图形上散开,然后盯着石头子儿看。

突然,巫用惊叫起来:“湾尹大人,这事儿不妙啊,这可是大凶之兆,您女儿肚子里的孩子,不吉利。”

“怎么回事?你给详细说说。”

巫用急乎乎地说:“乌鸦本身就是不祥之鸟,它衔着的桑树枝也不好,‘桑’者,丧也,这孩子的出生,必定会导致一场大祸事。这卦象上就显示,将来这个孩子,不仅能丧家,还能丧国……”

湾尹吓一跳:“你他妈不是胡说吧?”

“可……卦象上这么说的……”巫用底气不足,侧着身子,准备躲避随时可能打过来的直拳或摆拳。

“对了,巫用,我听说邻村的辛聚的巫弋是你的徒弟,可他比你算得准。你算天气从来没准过,而他算天气从来都很准。”

“哎哎,湾尹大人,他哪里会算什么?他连起卦都不会。”

“那他怎么算那么准?”

“他都是先来打听我发布的天气预报,然后给翻过来,我说下雨,他就说是晴;我说有雾霾,他就说刮风……”

湾尹一听,顿时放心了:“那么,你算的大凶,肯定就是大吉了,我这个外孙,将来一定是个比我还能的能人!”

“哎……也许……”巫用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可是这次巫用却真的算准了,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算准,也是最后一次算准。

就在阿采要分娩的时候,湾聚发生了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连着下了几天大雨,伊水暴涨,暴涨之后就是决口泄洪,浩荡的洪水退去之后,有三个村民照旧背着网罟鱼篓,踏着泥泞,准备到伊水去捕鱼。

他们有说有笑地走在河边,突然几个人都站住了脚,眼睛也瞪圆了——分明看到一条大鱼躺在河边的泥地上。

大鱼足有一丈长,象一条小鲸鱼,满身金鳞,红色的尾巴,嘴上有两条长须,额头上亮闪闪地带着几颗金星,应该是一条巨型金鲤鱼,它搁浅了,四周还有不少泥坑,据估计是想跳回水里蹦跳留下的痕迹,可最终没能成功,反而筋疲力尽,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拍打着泥塗,两腮用力的鼓着,发出“呼哒”、“呼哒”的声音。

三个渔民尝试着想把这巨鱼搬回村,可搬不动,于是,三个人就脚不沾地蹿回村中,找湾尹伯能,报告了情况。

呼啦一下,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涌到伊水河边,围着这条他们从来就没见过的巨鱼看热闹,大家都由衷地发出惊叹,好大、好漂亮的一条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